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讲了明清之际,朝贡体系发展到顶峰之后呈现出的特点和趋势: 。

不想点开看的也没关系,这里我们直接进行一下总结:原本清帝国对于周边非主流文化区域的管理,大致分成几个层次,表明它们与中华帝国亲近远疏的不同,比如"藩部",有蒙古、西藏等,归理藩部管理,清政府会派大臣驻扎其地;还有"属国",比如高丽、越南、缅甸就属于这一类,中原王朝与其维持着一种朝贡关系。

作为宗主国,中原王朝不会干预藩国内部事务,更不会无端对藩国动武。藩国对宗主国寻求政治保护,一旦藩国遇到了什么外部危机,或内部纷争不可化解,方才请宗主国介入,宗主国只是在履行一种道义责任,本质就是儒家理想中的"王道政治"——你有困难了,我帮帮你,我也不想要你的国家,你的人民,只是尽一下做老大的责任。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16世纪的清朝和部分朝贡国

仔细想想,这种关系对中国本土而言其实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就像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里说的一样:中原王朝也不派代表常驻其国都,不移民,也不鼓励通商,更不干涉其内政,简直是得不偿失。这种"王道政治"的理想,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冲击下,终于全线崩溃。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殖民主义西来

中西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元时期还有兴盛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有郑和下西洋,有葡萄牙人东来并在香山澳定居,那时候明朝皇帝就已经用上了自鸣钟。康熙爱做数学题,雍正喜欢戴眼镜,还经常让传教士给自己画像。中西交流通常意味着物质交换带来的金钱和新鲜有趣的洋物件儿,但是,谁能想到文明之间发展的位移居然给相对隔绝的东亚世界带来千年未有的变局和挑战呢?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转折点,同样也是朝贡体系的转折点,一种新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关系体系正从海面上缓缓升起,她将要取代东亚这种传统的、地域性的朝贡体系。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雍正名言: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主权国家开始发展,资本主义兴起,然后经历了商业革命、重商主义、贸易自由诸阶段发展后,其内部市场迅即饱和,内部资源也随着新技术、新的工业手段的发现而渐趋枯竭。向海外寻找资源,开拓市场,成为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特别是随着航海技术和蒸汽机技术的突破,海外殖民也成为早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个趋势。英国、荷兰、法国,都在这个时代建立起自己的东西印度公司。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图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总部

在1793年,英国率先向清政府施压,要求与中国通商,遭到了乾隆皇帝的拒绝。为了平衡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严重危害了中国的利益,50年后,中英之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20年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两次战争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中国被迫开放了市场。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鸦片战争时英国人拍下的中国儿童

但是利益的攫取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到了19世纪80年代,简单的"市场准入"已经难以满足英美法俄诸国。

从越南开始

法国对越南的觊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1787年,法国传教士百多禄代表阮福映和法国政府签署协议,用峨港海域的昆山岛和其它岛蜗换取法国的军事援助。在西山朝灭亡之后,法国的势力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越南的朝堂。虽然在后来的明命时代,越南和清朝重新建立了宗藩关系,朝中亲西方的大臣和景太子一脉的势力遭到了清洗,但是早在18世纪,法国的势力就已经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之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越南阮朝的建立者阮福映

但法国真正着手对越南进行实质性的占领,还是在1858年与中国达成《天津条约》之后。1859年,法国军队占领西贡,之后不久又相继兼并了南部诸省,拥有对越南南部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中越之间的宗藩关系受到严重影响、挑战。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越南 图

1874年,法国政府与越南当局在西贡订立和亲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法国表面上承认越南独立,实际上是将其降为法国保护国。对于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的这个条约,清政府当时无力也腾不出手来干涉(1871年日本入侵台湾,到了1874年,中日两国在协商签订条约中;还是1874年,同治帝死了,大清国丧)。

在越南脱离宗藩,成为独立国家的这个事件当中,清政府就面临了一个伦理上的难题。原本宗主国承担了对藩邦的保护责任,但是清政府此时已无力奉行宗藩体制下的"王道政治",无法履行保护的责任。因为在西方近代"霸道政治"的逻辑中,越南问题是势力范围的争夺问题,究其本质而言是利益问题,与清政府"王道政治"中"率有道伐无道"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那么清政府是否有必要为安南这一附属国不惜与法国这样的西方强国开战呢?剑桥中国史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清廷决策层激烈的心理活动:

荣誉要求捍卫一个朝贡国,可是畏惧心理却不允许它去和一个西方头等强国打仗。

《剑桥中国晚清史》

事情在波折中发展,1883年上台的法国新政府野心勃勃地制订了新印度支那的远征计划。中法关系进入紧张状态。原本达成的82年和谈的期望落空了。法国的反复使中国内部的主战派热血沸腾起来。清廷决定以武器弹药支持黑旗军,并从云南、广西调正规军五万人入越作战。

1884年3月,为数五万的清军在北宁附近与一万六千人的法国军队正面遭遇。一打,输了。经过和谈又毁约,备战又再战的反复,清政府取得了谅山大捷,在越南境内获得了战略优势。然而,此时中国的西北边疆和东南海疆同时陷入危机。

西北方向,沙皇俄国乘新疆叛乱之际,"主动帮助"中国从叛军手中"收复"了伊犁地区,但历经10年却并不归还,而且索要高额赎金及大片土地。东南方向,日本加快了吞并琉球的步伐,此时悍然宣布将琉球撤蕃立县,改名为冲绳,下一步的野心就是朝鲜和中国台湾。东北,近在肘腋的朝鲜,离北京最近的属国,也因为日本的入侵而陷入了混乱,80~90年代正是清政府和日本在朝势力激烈角逐的时候。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列强瓜分中国图

为了更好地应对朝鲜问题和西北边疆的危机,清廷在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乘谅山大捷的机会争取和平。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在天津签订条约,中法战争至此结束。根据这项条约,中国承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所有条约,法国则撤走在台湾的军队;中国不必向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然而中国对越南的宗主权至此彻底丧失。

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琉球被称为蓬莱、瀛洲等,与中原王朝有着历史悠久关系。早在公元1372年,也就是朱元璋时代,琉球就隶属于中国。到了18世纪,期间五百余年一直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奉中原王朝正朔,使用汉文,按时进贡,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非同寻常的宗藩关系。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琉球亡国

但是日本一直对琉球虎视眈眈。1608年,日本萨摩藩就入侵琉球,迫使琉球有了双重属国的身份(即同时成为日本和中国的藩属国)。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1872年,日本迫使琉球使用日本年号,否定中琉宗藩关系;1875年,明治政府禁止琉球向清政府朝贡;1879 年,日本政府废藩置县,将琉球王国变为日本的"琉球藩";1881年,无力援手的清政府被迫放弃了对琉球的宗主权,中琉朝贡关系就此结束。

随后就是深深影响并改变了中国国运的1894年,这一年,是天干地支纪年的甲午年。中日就朝鲜问题爆发了"甲午战争"。战后签订《马关条约》,废除了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宗藩关系。

中国认明朝鲜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故凡有亏损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马关条约及其附件》)

由于西方侵略势力的不断侵夺,缅甸、越南、暹罗等清王朝的朝贡国逐渐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后起的日本也将琉球和朝鲜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内,朝贡体系终于全线崩溃。让人叹惋的不是逝去的"天朝上国"的荣光,而是朝贡体系崩溃之后,中国国家周边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晚清著名外交家王之春在谈及周边态势时,有这样一段话,非常有见地:想要稳固的边疆,不能没有藩属国(在现代国家话语体系下,应该改为亲华政权和势力),以往清朝边境有越南、缅甸、泰国和老挝可以屏藩中原,海上有朝鲜和琉球作为前哨。后来缅甸被英国夺走了,泰国也依附英国,老挝陷于列强势力之间,无法自主,这三个国家都无法指望了。越南也岌岌可危(那时候是岌岌可危,后来命运同上面三个国家一样)。

浅谈19世纪殖民主义西来和朝贡体系崩溃

东亚政区图(部分)

琉球被日本侵占了,朝鲜在甲午战争后陷于俄国和日本的争夺之中,也没啥用了,孤零零地只剩下一个中原王朝了,生存空间不可避免地将受到挤压(原文:固边者不可不恤藩,以藩服即边疆之屏障也。国朝边藩有四:曰安南,曰缅甸,曰暹罗,曰南掌;海藩有二:曰高丽,曰琉球。缅甸见侵于英,国势日蹙;暹罗依附于英,朝贡不如;南掌介于旋落之间,已有不能自存之势。是三国者,无庸高论矣。安南屡为法人所侵削,现虽割地求和,而西贡不复,动静堪虞,势亦岌岌矣。......琉球既为倭人所灭,夷为县鄙,幸此案至今未结,尚有转机。......高丽历遵圣教,恪守藩封,而北逼于俄,南迫于倭,式微之叹,几不能免)。

回顾历史,我们不由得畅想,如果当时清政府没有"宗藩自主",而是凭借对藩属国的影响力,适时将先前的宗藩关系转化成正常的国家关系,那么有地缘因素让中国得地利之先,说不定周边国家到今天还是中国坚定、紧密的盟友。可是清政府没有先见之明,在重重危机之下也没有能力来斡旋。说到底,历史何来假设?

明清朝贡体系的概述系列到此终结。

参考文献:

《晚清二十年》by 马勇

《繁荣、危机与衰落》by 陶继波,那日呼

《夷夏之间:1842——1856清政府对西方外交的研究》 by 何新华

《琉球朝贡崩溃的历史分析》by 王凯伯

《朝贡与册封——1802~1885之间越南和中国关系研究》by 裴辉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