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臨床病例:

患者,女, 40歲,兩年前因口渴、多飲、多食、消瘦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患者平時很注意控制飲食,按時規律用藥,血糖控制良好,無不適症狀。兩個月前跳槽到一家新公司,工作壓力很大,經常熬夜加班。最近,她老是感覺心慌、出汗、動不動就發火,雖然飯量未減,但人卻明顯消瘦,多次檢查血糖也不太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隨後患者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結果查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

1、甲亢和糖尿病關係密切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甲亢和糖尿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關係比較密切。兩者都屬於代謝性疾病,症狀上也有相似之處,如多食、消瘦等等。甲亢可以引起糖尿病,也可與糖尿病並存。

一方面,由於甲狀腺激素具有胰島素拮抗作用,由於甲亢病人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顯著升高,使得胰島素的降糖作用被大大削弱,故可引起血糖升高,這種由甲亢引起的糖尿病屬於“繼發性糖尿病”(因果關係);另一方面,甲亢和糖尿病都與家族遺傳有關,而導致這兩種病的基因缺陷常常發生在同一對染色體上,以連鎖的形式遺傳給後代,因此,甲亢和糖尿病可在同一個患者身上並存(疊加關係)。

2、糖尿病合併甲亢的臨床表現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當糖尿病人發生甲亢時,患者糖代謝紊亂及“三多一少”症狀會明顯加重,同時,還會表現出一些甲亢的症狀,如心慌、手抖、怕熱、多汗、易飢餓、體重減輕、腹瀉、情緒急躁等等,有的患者出現心律不齊甚至心房纖顫,比較特異的體徵是突眼和甲狀腺腫大。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3、如何發現糖尿病合併了甲亢?

當糖尿病患者病情突然惡化,“三多一少”症狀加重,並出現用糖尿病無法解釋的心慌、怕熱、出汗、手顫、煩躁、失眠等症狀;或者病人雖然血糖控制良好,但仍有明顯的乏力、消瘦、多食、易飢症狀;或者血糖控制較好且無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但有不明原因的心動過速;患者直系親屬中有甲亢患者或者患者本人以前曾經患過甲亢。凡有以上情況,要特別留意是否合併了甲亢,及時作甲狀腺功能(FT3、FT4、TSH)測定,以進一步確診。

反之,對於甲亢患者,如果經過正規治療後,消瘦、乏力、食慾亢進等臨床症狀無好轉甚至加重者,也要及時檢查血糖,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糖尿病合併甲亢的患者應在積極治療甲亢的基礎上,兼治糖尿病方可收到滿意的療效。

(1)飲食治療:糖尿病與甲亢同屬於消耗性疾病,因此,兩病並存的患者,由於消耗明顯增加,因此,飲食控制不宜過嚴,要適當增加進食量,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質的食物。此外,患者還要注意限制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等,以免使甲亢加重。

(2)運動治療:由於甲亢病人本身就處於高代謝狀態,因此,運動量要比單純患糖尿病者相應減少,且不能太劇烈,防止過多消耗能量,致使甲亢加重。

(3)甲亢治療:對於糖尿病合併甲亢的患者,首先要把甲亢控制好,這樣不僅可以緩解病人的高代謝症狀,而且有助於降低血糖,有些患者(如甲亢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的血糖甚至可隨之完全恢復正常。注意:與單純性甲亢相比,糖尿病合併甲亢患者的抗甲狀腺藥物用量應大些,療程應長些(1~2倍)。如果患者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可以採用放射性131碘治療或甲狀腺次全切除手術。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4)降糖治療:輕者可選口服降糖藥治療,重者則需採用胰島素治療。口服降糖藥一般選擇胰島素促泌劑或a-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藥物及胰島素增敏劑(如文迪雅)則須慎用,因前者會加重病人的消瘦,後者可能會加重甲亢病人的突眼、脛前粘液性水腫等,其原因可能與胰島素增敏劑可引起水鈉瀦留、眼球后脂肪組織增生和自身免疫加重有關。由於甲狀腺激素具有拮抗胰島素的作用,因此,糖尿病合併甲亢的病人降糖藥物的用量通常比單純患糖尿病患者要大。隨著甲亢的好轉,血糖也會隨之好轉,需注意及時減少降糖藥的用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糖尿病合併甲亢,應當如何診治?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與百萬糖友交流,或在蘋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載“大糖醫”,瞭解更多糖尿病資訊,獲得醫生專業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