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江蘇省不屬於鼠疫自然疫源地

近日,北京確認接診鼠疫患者的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引發人們高度關注。難道這個已經基本消滅的“頭號”傳染病又“捲土重來,死灰復燃”了嗎?

省疾控:江苏省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
省疾控:江苏省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

據研究顯示,歷史上我國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鼠疫流行,隨著人們對傳染病的認識和控制,中國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局的統計顯示,近十年來我國鼠疫的發病數和死亡數整體呈下降趨勢。

省疾控:江苏省不属于鼠疫自然疫源地

鼠疫主要在齧齒動物中循環進行,形成自然疫源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教授俞東征指出,我國主要有四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構成最大的威脅,它們是內蒙古中部和西部地區的長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內蒙古東部地區是達烏爾黃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我國西部地區旱獺鼠疫自然疫源地;我國南方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按照齧齒動物和蚤類的分佈特點,目前江蘇省不屬於鼠疫自然疫源地,而且鼠疫可防﹑可控﹑可治。

鼠疫是什麼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傳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等特點,是WHO規定的國境檢疫傳染病,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甲類傳染病。

病原體

鼠疫耶爾森氏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兩頭鈍圓的短小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是一種強毒力病原體。

傳染源

鼠疫主要在齧齒動物中循環進行,形成自然疫源地。齧齒動物中主要是鼠類和旱獺,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桿菌,因而成為重要傳染源。

造成人間鼠疫流行的傳染源主要為:

1. 患有或死於鼠疫病的各種動物,如旱獺;

2. 動物體外寄生的跳蚤;

3. 鼠疫病人。

傳播途徑

1. 蚤叮咬: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

2. 人-人傳播: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

3. 通過剝食染疫動物,引起腺鼠疫和敗血症鼠疫。

人群易感性

人群對鼠疫普遍易感,無性別年齡差別。

鼠疫是可防可治的。

關鍵要注意:

1. 避免接觸自然疫源地野生鼠類、旱獺等動物;

2. 避免接觸病死的齧齒類動物;

3. 與鼠疫病人保持一定距離;

4. 接觸鼠疫病人或自然疫源地的齧齒類動物後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時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情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