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木匠誰是蚌埠工匠第一?原來還有這個故事

蚌埠一帶工匠排行是以竹、木、泥、石等為序,共敬祖師魯班。但這種序列卻是經各工匠“盤道”,分輸贏而定的。相傳舊時有一年陰曆七月二十,各工匠在東郊魯班廟趕燒香會,敬祖後“抬石頭”聚餐,席間“盤道”論起工匠排行先後。

因竹、木兩類工匠人多勢強,各爭首位自然是爭論的中心。

篾匠、木匠誰是蚌埠工匠第一?原來還有這個故事

木匠先開口:“做個大桌四方方,放在堂屋正中央。”篾匠接上:“削雙筷子圓又方,放在你的脊樑上(指桌面),好酒好菜我先嚐,剩菜湯水落在你身上。”木匠憤憤不平:“篾匠的鋸把還要木匠做!”篾匠對答:“做鋸把下料先劃線,劃線纖子還是篾匠削給你的。”木匠依然不服:“反正你離不開木匠。”而篾匠卻說:“鋸把我用竹竿做。”

篾匠、木匠誰是蚌埠工匠第一?原來還有這個故事

果然如此,蚌埠篾匠所用鋸把一般都是用竹竿自制。依照這種“盤道"結果,篾匠排到各工匠之首,木匠第二,泥瓦匠因此石匠行大人多,佔老三,餘下類推。其實,竹在木前的排列還另有原因的。從口音效果而論,木在竹前,“木竹”說法正合了“母豬”一詞的諧音,是為犯忌,且也不如“竹木”聲調響亮。至於篾匠鋸把自己用竹竿做,那是因為他們主要用於截料,用途簡單才能如此。

有趣的是,舊時在蚌埠討飯的乞丐卻可對各匠之首的篾匠直呼“師兄”,橫行各行各幫。據說是因他們乞討用的竹板為篾匠所贈。在篾匠街,乞丐上門只需對篾匠叫聲:“師兄,來個響的。”篾匠即放下手中活,為他鋸二片竹片鑽眼送去,似有江湖兄弟之情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