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一、現代醫學對人類健康的貢獻

對人類健康來說,現代醫學有三大貢獻。一是有效控制瞭如傷寒、天花、鼠疫、霍亂、痢疾、瘧疾等對人類生存威脅極大的急性傳染病。二是通過手術和介入治療等手段使無數的人起死回生。三是通過對疾病的控制和治療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一百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足三十歲,而今,人類平均壽命已達七十歲以上。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二、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先做兩點說明。第一點,本人在此沒有批評我們的醫院和醫生的意思,現代醫學的問題和侷限在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我國衛生部官員及國內外著名醫生和科學家的談話和文章中曾反覆提到,本人只是做了歸納而已。第二點,人類的歷史有上萬年,而現代醫學的出現不過幾百年的事情。現代醫學正處於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過度的初級階段,就像一位頑皮的少年,自然有不少缺點和不足。少則幾十年,多則上百年,現代醫學的種種缺陷將不復存在。

下面談談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1.誤診率高

我國誤診率高達30%至50%。病房為40%,門診為50%。小病誤診為大病,無病誤診為有病,在醫療界是司空見慣的事。誤診延誤了患者病情,增加了病人及其家庭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也是我國醫療糾紛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誤診率高既與醫生的醫術有關,也與現有醫療檢測手段不完美有關。一般來說,知名醫院、知名醫生的誤診率要低於不知名醫院和不知名醫生。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2.部分疾病查不出病因

據統計,目前尚有7千餘種罕見病找不到病因。因不知病人所患何病,醫生拿不出治療方案,只能遺憾地看著病人死去。一位19歲的女孩連續多日發燒40度,醫院始終未在女孩血液內發現細菌和病毒,也未查出其他病因,女孩發燒到19天去世了。其實,人類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線粒體功能下降和基因受損所致,由於現有的檢測手段觀察不到細胞受損的情況,所以無法對某些疾病做出診斷。只要增強線粒體功能,修復缺損的基因,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很好的治療。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3.藥物的毒副作用較大

藥物的毒副作用又稱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服用阿司匹林會導致胃部和牙齦出血,甚至腦出血。服用他定可引起肌痛和肌溶解。安眠類藥物可導致頭暈頭疼和成癮,某些心血管藥物會造成出汗、心慌、呼吸困難等症狀,抗精神病藥物可造成嗜睡、呆滯和神經性中毒等。西藥的毒副作用大部分在藥品說明書中已經列出,我國缺乏對中藥的(含湯藥和中成藥)毒理性研究,所以我們很難在中藥的說明書裡看到不良反應的條文,有的說明書在談到副作用時就以“尚不明確”敷衍病人。然而,某些中藥的毒副作用比西藥還大,可致癌致死。

在我國,每年約有二十萬人死於門診輸液。藥液裡含有不溶解的微小顆粒,容易造成微小血管的堵塞,部分中老年人拍的顱腦磁共振片顯示有一片小白點,檢查結論是:顱內多發缺血灶。出現該症狀的一個原因,就是輸液導致的顱腦內微細血管堵塞。此外,經常輸液還會導致血管變脆變薄,容易破裂,造成腦出血,危及生命。在我國,每年還有約三十萬人死於住院期間藥物的毒副作用。用於治療疾病的某些藥物的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往往比疾病本身還要大。我的一位同學因肺部炎症在當地一家有名的三甲醫院打了一個月激素,竟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多次入院搶救。另一位同學為了醫治咽喉炎症在嗓子裡打了一針,炎症消了,副作用是說不出話了!藥物的副作用因人而異,總的說,在老人小孩和體弱者身上更容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4.過度醫療

過度治療是指超過疾病實際需要的診斷和治療行為,包括過度檢查和過度治療。德國記者尤格,布萊克寫了一本名為《無效的醫療》的書,該書認為約有20%至40%的病人接受了無效的治療。這位記者所指的無效治療,就是我們說的過度治療。過度醫療問題在世界各國普遍存在,在我國尤其嚴重。先看過度檢查

:病人沒說幾句話,醫生就埋頭給開了彩超、b超、ct、核磁共振等厚厚的一疊檢查單。住院的病號明明剛在別的醫院做了各種血液化驗和檢查,醫院非要病人花數千元重複做一次。過度治療:西方國家醫生處理冠心病的態度是,能用藥物控制的絕不安放支架,能安一個支架的絕不按兩個。我國醫院的做法儘可能地多放支架。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就說過,在我國有50%的支架不靠譜。2000年至今不到20年時間,我國心臟介入手術增加了30多倍。2010年北京一家醫院一次給一位70多歲的病人裝了11個支架,因支架過多,阻塞了血管,病人次日死亡。在利益驅使下,有的醫生變著法給病人多安支架。同款支架有長短兩種,價格相同,長的3公分,短的8毫米。有的病人明明放一個長支架就可以,醫生卻放了兩個短支架,多賺一個支架的錢。瘋狂的支架源於十倍的暴利。有的醫生每年靠做支架收入幾百萬元。關於過度輸液:2009年,我國各醫院輸液總量為109瓶,13億人平均每人8瓶。過去服藥幾十元能治好的感冒,現在要輸幾千元的藥液。關於過度使用骨科器械:關節痛,醫生要給換十多萬元的進口人工膝蓋;不小心磕碰一下出現了輕微的骨折,明明可以用石膏或者木夾板固定兩三個月就可康復,卻非要給病人動手術裝上進口的五六萬元的鋼板、鋼抅。再看
對癌症和 icu病人的過度治療:醫院利用癌症後期患者家屬窮其所有救人的心理,先手術,後放療化療,再免疫療法,拼命用最貴的藥。最後人財兩空。住進icu的生命垂危的病人每天要花一兩萬元,對癌症晚期和病人來說,醫保僅能報銷基本費用,那些價格昂貴的效果好的藥物全靠自費。病人在醫院呆上一個月,自費花銷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元。癌症晚期病人和生命垂危的病人成為醫院的唐憎肉。醫療的市場化和以藥養醫是造成過度醫療的主要原因。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5. 無法治癒各類慢性病

人們一旦患了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關節炎等慢性病,醫生就會對我們講,這病是終生的,只能控制不能治癒。比如治療冠心病的藥物有上千種,無一種藥物能治好這個病,其中四百中藥還會加重冠心病症狀。再比如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有幾百種,而糖尿病患者和死於糖尿病併發症的人卻越來越多。出現這些現象的一個原因,是治療慢病的方式有偏差。如高血壓和冠心病的致病根源是血液粘稠、血管內皮的炎症和斑塊導致血管硬化和血管狹窄。根治的方法就是消除血管內皮炎症,溶解動脈斑塊,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終止或逆轉動脈硬化。而醫生的做法是讓患者服用倍他樂克、消心痛、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這些藥物的作用只是擴張血管,臨時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藥物一停,病症立馬復發。就如家裡後院有一堆垃圾,夏季來到,蚊子蒼蠅紛紛飛入屋內,根除蒼蠅蚊子的辦法就是將垃圾運走,把後院打掃乾淨。醫生醫治慢病患者的思路就像往垃圾上面噴灑藥物而不是將垃圾運走,因此無法徹底消滅蚊子和蒼蠅。

各類慢病患者由於多年患病,心情緊張,情緒壓抑,相當比例的患者在原病基礎上又得了焦慮症和抑鬱症。舊病未愈,新病又來。病人及家屬苦不堪言。本人的體會。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種慢性病。比如心腦血管老年病人同時患高血壓、糖尿病、胃病、關節炎等等。為了控制病症,就不得不每天服用多達十幾類藥物,如阿司匹林、瑞舒伐他定、倍他樂克、胃復安、嗎丁啉、氨糖、格華止等。這些藥物單獨服用即可產生難於耐受的副作用,如阿司匹林可導致出血、他定導致肌痛頭痛、胃動力藥造成心律不齊等等。如加在一起服用,毒副作用則不直大了多少倍。許多病人在治療期間死亡,大部分不是死於疾病本身,而是死於藥物的毒副作用和不當的治療。

現代醫學體系的缺憾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方國家幾次大規模醫生罷工事件中意外地凸顯出來了。醫生罷工期間,當地死亡率下降了20%至50%。調查結果顯示:死亡率的下降與醫生罷工日期的長短成正比。例如在加拿大曼尼濤省醫生罷工兩週,死亡率下降為20%;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醫生罷工3周,死亡率下降為30%;在以色列醫生罷工85天,全國死亡率下降了50%。這些數據表明,當醫院停止用藥和不當治療,部分病人反而能活得更久,或者說這些患者的病症不會進一步惡化。

現代醫學的五大缺憾

總的來說,在現代醫學體系幾百年的歷史中,尚未研製出一種在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對各類慢病既有預防作用,又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的藥物。

現代醫學的上述問題和不足已經引起我國最高層領導的重視,十九大報告就要求,今後幾年醫院將下架部分藥品,由功能性食品取代。看來,功能性食品作為現代醫療的有益補充,已成為國家全民大健康戰略的重要一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