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但我的月老估计还在沉睡至今还没给我好好牵个线。逢年过节的,总是被七大姑八大姨催问“啥时候能带个对象回家呀?”想脱单?找个靠谱对象。俗话说姻缘天注定,对于姻缘不好的朋友,我们不妨去浙江天台的“隋代古刹”国清寺求个姻缘,说不定回去就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古树绿丛掩映之中,有一溜杏黄壁墙,上书“隋代古刹”四字,醒人耳目。寺门在壁墙转角一隅,朝东而开,斗拱承托歇山顶,不甚高大,似与大户民居墙门相仿,无隆盛宏伟气派但端庄而朴实,热烈而亲切。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寺内是一派雄浑的景象,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一个浩大的建筑组群,却是不对称的别样布局。没有皇宫华丽隆盛气派,多有民间平实自然之感。殿房形态各具,抑扬交替,富有节奏变化;建筑群与群间,亭廊阶道相连,柳暗花明,曲径通幽,禅房花木。寺中观音殿、罗汉堂、山门、照壁、弥勒殿、药师殿等建筑,尤其是复建于清早期的建筑为官式建筑,弥勒殿和雨华殿为单檐歇山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是典型的南方厅堂建筑。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国清寺有隋梅一株,在大雄宝殿右侧,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据考证,隋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黛褐的躯干,虬曲的枝干,1400来年的阅历,隋梅一定听过《法华经》的颂扬,一定悟过智者大师“三千空烦恼”、“三千得解脱”的道义,一定懂得“一心三观”的无上妙法。枝枝叶叶都渗入了千年的经文,染上了千年的香火。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报恩塔在观音殿西邻,建于1985年9月,高约3米,塔顶为黄铜宝顶,紫铜瓦盖成,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塔体为吕岩。呈四方形,正前方为日本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碑名,另三面各嵌有黑底金字的经文,台基也为吕岩铺成。寺内外多长松巨樟,寺周五峰环峙,双涧绕流,景色清幽秀丽。寺庙内不同角落形制各异,独自成景。

山门外各建筑物——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代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它们顺地势安排,没有一个相互平行,也没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处,却显得和谐协调。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寒拾亭掩映在千年古樟下,勾起你对“和合二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的回忆。眼前是幽谷密林,佛光塔影,令人刹那间超越红尘。千年隋塔,高出层林,昂首挺立;七佛塔列成一行,恭候四方客人的来临。穿亭而过,两旁排列着合抱粗的古樟,有的树龄已达五六百年;成行成片的古樟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生机勃勃,引来百鸟筑巢,松鼠嬉戏,更有樟木香与寺内不绝的香火透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浓香,足以净化红尘中俗人浮躁的心灵。

隋塔位于天台城关镇东北6里。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受菩萨戒而建造的报恩塔。唐会昌法难受损,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修葺。残高59.4米,边长4.6米,六面九级,为浙江最高的古塔之一。系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遭火焚毁飞檐斗拱,形成四周的空洞。“十里松风九里泉”,从国清寺旁沿古道北上,一路青山夹道,层林叠翠,松风送爽,泉声萦耳。

浙江这座寺庙有求必应,真正清修的佛门圣地,不妨来求个姻缘

门票免费,中午素斋2元每人四菜一饭,茶寮免费普洱饮酌,没有烧香求签等消费提示,完全没有商业化气息,真正感受到了佛门清净地的氛围,国清寺是一座让你对佛教产生亲近感的寺庙。不妨来此处求个姻缘,说不定回去就能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呢。

创作不易,看过留痕,还请您动动手指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