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有句经典台词:钢琴有88个琴键,音乐是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绵延的城市应有尽有,却唯独没有尽头。”

物质化时代,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房子、车子、金钱、名与利……物欲无边界,我们坠入更为空虚的世界里,却更加痛苦不堪。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吗?拥有就等同于幸福吗?内心的虚空我们该用什么来填满呢?

《极简》这本书的作者乔舒亚·贝克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越简单,越丰盛。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01 什么是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是关于给予什么,而不是带走什么?它竭力倡导对我们最有价值的生活,并清除任何阻碍我们获得它的东西。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少,即是多。

马克·吐温曾说:

你整个生命中有两天最为重要,你出生的那天,以及你明白自己为什么出生的那天!作者还加上了第三天:你舍弃一切阻碍和干扰,决定全身心地追求个人目标的那一天。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02 极简物品

喜欢的衣服,买买买;李佳琦推荐的口红,OMG,赶紧剁手;别人推荐的书,立刻下单……

结果呢?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一堆衣服穿过一两次就压箱底了。口红过期了、书蒙灰了,也不见得翻过一次。

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买买买”的声音包裹着。商场里,会员积分、限时特优、诱饵定价等充斥眼球;街道上、建筑里无处不在的企业标识、社会名流推荐。五花八门的物品、屏幕上的闪动一次次刺激着我们的购买欲。我们每个人都要认清并抗拒消费主义的诱惑,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在,从而获得一种美好的解放 。

如何做到极简物品呢,这里提供4个小技巧:

1️⃣ 买东西时记住“三我”原则:我需要,我适合,我喜欢,只买最合适最好的

2️⃣ 买东西时用“搬家炸裂法”,如果现在搬家,问问自己是否会带走它

3️⃣ 定期整理,扫除,把买了很久却没用过的东西清理出来,重复的物品只留下最好的

4️⃣ 看过的书、没穿过的衣服等可以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赠与他人,在给予中变得更加慷慨,修炼感恩之心。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03 极简工作

“忙”是现代人的工作常态。

曾任宝洁中国零售渠道销售总监,有着12年人才培养高管经验的汤君健老师却说,“忙”是分两种的,一种是“内卷化忙碌

”,一种是“自趋式忙碌”。

“内卷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一个组织,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像卷心菜一样,原地卷自己,看似忙碌无比,但却停滞不前。

很多人就陷入这种“内卷化忙碌”里,工作忙到加班加点,忙到没时间去陪家人、去学习,忙到没时间去想怎么提高效率。如此循环,被锁死在永无止境的忙碌里。

“自趋式忙碌”,指的是不再被动接受,而是自己驱动自己去做事,去优化的一种状态。这类人能够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学会给工作做减法,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还给自己留出充电学习的时间,加快成长速度。

学会极简工作,舍弃无足轻重的琐碎小事,专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才能从杂乱不堪、重复忙碌的工作状态中解脱出来,投身到有意义的工作中,满足自己最大的热情。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04 极简社交

前段时间,黄磊因有“两幅面孔”被骂上了热搜。

《向往的生活》的一期节目中,蘑菇屋来了一堆选秀明星,但黄磊一个都不认识,于是他只能尴尬但又不失礼貌地点头微笑打招呼,然后躲进厨房做饭,还对何老师感慨:今晚你们玩,我就先睡了。

而当他的多年好友老狼来了时,黄磊表现得异常兴奋,酒过三巡,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因为我跟你们不熟,我也没必要和不熟的人瞎掰扯,所以你们进来和我打招呼,我也没那么热情。但老狼来了我就不一样了,我就开心了。”

网友抨击黄磊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尊重没什么名气的流量小生。我倒觉得黄磊的“减法”社交人生好爽呀。没什么交集的人,就不用费心思去讨好,对好朋友就不一样了,喝酒唱歌,唠唠嗑,多幸福。

有段时间,我频繁地加入各种社交圈,参加线下聚会,对每一个人都笑脸相迎,主动加我的人一律通过,还在社群里手动一个个加人,想着链接到更多的人脉,拓展交际圈,可当看着社群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满屏的朋友圈广告,我却发现遇到的人越来越多了,真心的朋友却越来越少了。

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如果你合群,就会消失。

每个人都有必要去合群,但不是要去合所有的群。

放弃无营养、无结果的社交,转而去维持真正对你重要的关系:家人、朋友、导师、客户。打一通电话、写一封信,或者是单纯的陪伴。极简社交,我们才能享受深度链接带来的更多充实感和幸福感。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05 极简信息

  • 看到好文章,果断收藏;
  • 看到别人推荐好书,赶紧加购下单;
  • 看到朋友圈推荐好课、社群,赶紧去买;
  • 看到有人在群里分享学习资料,默默地保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储备的这些东西却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屯得越多,你反而愈发焦虑。

上面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呢,如果符合2条以上的话,说明你得了“信息松鼠病”了。

什么是信息松鼠病呢?就是像松鼠喜欢拼命囤积大量坚果一样,很多人喜欢拼命地囤积各种有用的信息,然而并没有卵用。

信息爆炸时代,囤积不是目的,使用才是王道。“信息松鼠病”如何治呢?很简单,就三个字:断舍离。

  • 断——拒绝新的,学完有的

要学会放弃,不要盲从跟风,不要怕错过。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最缺的是对于有用信息的获取及整合。

  • 舍——定期清理,盘点资源

微信收藏夹、千聊、网盘里的东西该清的清吧;

微信里的僵尸粉,闲聊灌水的社群该删的删吧;

相信我,你不必拥有那么多东西。东西屯着是没用的。

  • 离——从网络信息化中抽离出来,给自己创造阅读和思考的空间

比如比尔·盖茨就会经常性地从日常工作中抽出一个礼拜时间,仅仅是为了阅读和思考;顶级投资人张颖呢,则喜欢在工作之余去徒步、骑摩托车。

你也可以试着每天抽出时间,置身于无网络的环境中,看书、钓鱼、跑步、游泳、独自漫步、冥想等,从中找到自我和价值。

《极简》|越简单,越丰盛

极简生活,是减法,更是加法。

通过极简物品、极简工作、极简社交、极简信息,我们拥有了更少压力、更少焦虑、更少比较,拥抱了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金钱、更多满足感、更多幸福感。

越简单,越丰盛。

愿你我过上拥有更少的生活,拥抱更富足的人生。


我是小倩,怀孕六个月的宝妈,从教五年。让我们一起读书、写作、享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