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推崇老子,卻一上來就把老子寫死了,莊子和老子究竟啥關係?

老子與莊子合稱“老莊”,一般都認為這就代表道家的思想。

在《莊子》裡面,有一種寫作的筆法叫做“重言”,借重古人的話,來發揮他自己的思想。

讓人驚訝的是,莊子所借重的古人,排名第一、運用最多的,竟然是儒家的孔子,大概因為當時孔子已經名滿天下;

排在第二名的,才是道家的老子,莊子稱他為“老聃”。

《莊子》裡最先出現老聃,是在《內篇》的《養生主》這一篇。

一上場,就是老聃死了。

他一個朋友秦失來哀悼他,到裡面去之後,喊了兩聲又跑出來了。

老聃的學生不太滿意,就上前問他說:

“你不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朋友來弔喪,哪裡有號幾聲就跑出來的?”

秦失就說了:“我原來以為老聃是悟道的,後來才發現未必如此。

因為在靈堂裡面有老人家很傷心,哭得好像死了兒女一樣;有年輕人很傷心,哭得好像死了父母一樣。”

這代表老聃生前對老人、對年輕人,都非常好、非常照顧,他們才會那麼傷心。

代表老聃已經入世太深了,落了許多形跡,不能夠擺脫這種人間的束縛。

所以秦失對老聃有些意見。

這段故事也可能莊子虛擬的,但不管怎麼樣,代表莊子對於道家思想有一種非常純粹的要求。

莊子比老子晚了大概200年,他欣賞、肯定、推崇老子的思想,並加以引申發揮,做得非常好。

莊子把老子推崇為古代的“博大真人”,這在他討論各個學派的材料中,是最高的一種稱讚。

那麼,將能夠發展老子思想的莊子,與老子對照一下,會有什麼樣的心得?

我們要談以下三點:

01 莊子的立場

首先我們要說,莊子確實是很清楚地屬於道家。

莊子在《大宗師》這一篇裡,提到“道”是什麼?

他用了四個字“自本自根”,就是自己為本,自己為根。用這四個字描述老子的道,非常精準。

老子說“道”是“先天地生”,代表是最早的;同時它又“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這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道是永恆的,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同時具有超越性以及內存性。

莊子在《知北遊》中談到,“道”是無所不在的,這等於肯定道的內存性;

而“自本自根”當然是肯定了道的超越性。

至於老子說的“道德”的“德”什麼意思,《莊子》裡面的界定更清楚。

莊子說,“德”是萬物得之於“道”者,萬物從道所獲得的各自的本性。

像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立場,所以莊子屬於老子思想的發展,這一點沒有問題。

02 莊子如何應用老子的思想

我們簡單從四點來看:

第一,談到與自己相處,莊子強調“與自己要安”。

“安”這個字是關鍵,就是任何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都要安心接受。

莊子不止一次說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看到很多事情發生了,你無可奈何,就安心接受它,作為自己的命運。

聯繫老子的話,在《道德經》第二十章,出現了七個“我”。

老子特別強調,我跟別人都不一樣。

比如說,“俗人昭昭,我獨昏昏”,別人都顯得很聰明,我看起來昏昏沉沉的;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別人都很精細,什麼事情都看得很清楚,我看起來好像什麼都不懂一樣,有點笨笨的。

老子在說什麼?就是我與自己要安。

別人情況怎麼樣,其實不必在意,我只要能夠安於自己的生命裡就好了。

第二,“與別人要化”。

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

“外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跟別人相處若無其事。

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同塵”這個成語就,就是來說明道家的特色的。

“和光同塵”就是“外化”,在人群裡面不會鋒芒畢露,甚至不會製造差異。

而“內不化”,代表我的內心完全不受干擾,不受影響。

為什麼可以“內不化”呢?

因為我的內心悟道了。

悟道了之後,還有什麼需求呢?還有什麼要在乎的呢?

這就是莊子從老子學道之後,再進一步發揮了。

第三,“與自然要樂”。

說到“與自然要樂”,在老子筆下的“自然”事實上是“自己的樣子”;

而在莊子筆下的“自然”,已經是我們所見的大自然或自然界了。

莊子的與自然要樂,就是所有的一切順著它本來的樣子去,就沒有問題了。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最後一句,說“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自身的規律不斷髮展,“各復歸其根”,然後就“天長地久”。

莊子在這一方面發揮得相當多,到最後甚至肯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之間的萬物充滿無限的美妙,但它不需要去說話,因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讓人得到快樂。

第四,“與大道要遊”。

莊子的《逍遙遊》膾炙人口,但是你要真正去遊的話,並不是身體、心智,而是精神去遊,因為道是無所不在的。

這就像《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說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大道像氾濫的河水,你不能分它在左邊還是右邊,到處都是道,道是無所不在的。

而道又是平平淡淡的,就像《道德經》第三十五章所說“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莊子從老子裡面得到的啟發,非常具體。

“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這四句話所掌握的,是跟那種太重視社會以及人間各種規範的想法的一種對照或者反動。

這樣去面對人生的各種處境,很明顯是一種“為道日損”的心態。

減法之後再去減,到最後牽涉到智慧的覺悟。

在事實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而在價值上,都是人在做判斷,更是相對的。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莊子受老子的啟發。

03 莊子的創見

首先,莊子認為古人最高的智慧,是覺悟到四個字:未始有物。

意思就是,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存在過。

因為真正存在的永遠是道,而萬物生生滅滅,怎麼能說是真正的存在呢?

所以古人的智慧達到最高的境界,就是他能夠悟道,知道萬物其實都是可有可無的,是偶然存在的。

這是最根本的一種見解。

其次,人的修煉應該“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莊子談到人的修養方面,用了“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這樣的話。

形如槁木,就是身體修煉得像枯槁的木頭,不再有任何本能、衝動、慾望;

心如死灰,就是人不再起心動念了。

這時候人並不是不活了,反而是身心都經過修煉之後,讓心放空,整個生命放空,然後讓精神可以呈現出來。

而精神,主要來自於對道的覺悟。

這聽起來不就是《道德經》講的“致虛極,守靜篤”嗎?

莊子把這種虛、靜造成的一種精神狀態,稱為“真君、靈府、靈臺”。

這都是莊子非常精彩的創見。

第三,莊子談到悟道時,更強調個人,而不是統治者。

老子所說的“聖人”,指的是悟道的統治者;

而莊子談到悟道的時候,更強調悟道的個人。

你不要再想去統治別人,但是你個人可以達到精神上逍遙自在的境界。

莊子還為此特別用了四個詞來描寫悟道的人,就是“真人”“神人”“至人”“天人”。

“真人”代表他是真實的,因為他的生活完全符合道的規律;

“神人”代表他的表現神妙無比,效應讓人驚訝;

“至人”的“至”代表最高的境界;

而“天人”的“天”代表符合自然界的規律,可以跟自然界的發展合而為一。

這四個名稱都是相通的,都是指悟道的人。

莊子在強調,今天需要的是悟道的個人。

個人要怎麼做?要好好管理自己的生命。

老子強調悟道的統治者,因為當時只有兩個階級,統治者與被統治者;

統治者要負全部的責任,因為只有他悟道,才能使整個社會穩定。

而到了莊子的時代,情況更為混亂,更為複雜。

這時候你還要求統治者悟道,簡直是“緣木求魚”,怎麼辦呢?

只有個人去努力吧,你個人可以悟道,達到一種心靈上的最高境界。

總結前面幾點,我們可以這樣說:

莊子是繼承老子思想最精準的一位學者。

他把老子的道完全理解,並加以發揮,這種發揮是非常合理的一種推廣。

所以一般講道家,就把“老莊”並稱,是非常合理的。

事實上,《莊子》對於後代的影響,可能遠遠超過《道德經》。

因為《莊子》中有各種寓言、重言,還有隨機應變的卮言,讀起來真是非常精彩的。

我們對老子的思想有一定理解後,再去欣賞莊子的著作,會覺得更容易,收穫也會更多。

傅佩荣:推崇老子,却一上来就把老子写死了,庄子和老子究竟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