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 燃脂!想減肥,這些都是必考知識點

在“年年減肥年年肥”的慘痛經歷中,誰還不會幾個“卡路里”“基礎代謝”“增肌”這些聽起來很專業的名詞?

不少人認為知道了幾個名詞,就掌握了減肥“終極大法”,於是,在“減肥就是要控制熱量攝入”的理論指導下,“卡卡計較”食物熱量,在“減肥就是要燃燒脂肪”的觀點影響下,穿上暴汗褲暴走……但是,一頓操作猛如虎下來,除了筋疲力盡,並沒有瘦多少。

出汗≠ 燃脂!想減肥,這些都是必考知識點

感覺“太難了”有沒有?或許,只是因為你掌握的減肥“知識”不一定對。

知識點一:只攝入基礎代謝熱量不可持續

稍微有點常識的“減肥黨”都知道,除了遺傳因素及病理性原因,大部分肥胖是由熱量盈餘造成的,人體攝入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就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於是,記錄食物熱量的APP成了標配。

那麼,減肥吃夠基礎代謝的熱量,或者說長期低熱量飲食能成功減肥嗎?

答案恐怕是:不行。

事實上,人體每日總能量消耗分為三個部分:基礎能量消耗、食物生熱作用以及身體活動能量消耗。

其中,基礎能量消耗決定了人體能量最基本的需要量,它對生命存活起了一系列重要的作用,如體內細胞功能、蛋白質合成等。它佔據了每日能量需要的60%—75%。

出汗≠ 燃脂!想減肥,這些都是必考知識點

基礎能量代謝率的準確概念是指在中性溫和的環境中,清晨醒來,人體處於消化吸收後狀態(即消化系統處於非活動狀態,需要至少隔夜12個小時禁食),正常呼吸並完全放鬆(平躺,沒有任何外部肌肉運動)時人體單位時間內(一般是每分鐘或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面積散發的熱量。

基礎能量消耗則是用基礎能量代謝率乘上時間係數得到的,但人們通常習慣將基礎能量消耗說成基礎代謝率或基礎代謝。

出汗≠ 燃脂!想減肥,這些都是必考知識點

知識點二:出汗與卡路里消耗沒啥關係

說到減肥,很多人的第一感覺無疑是大汗淋漓。確實,當你揮汗如雨運動完一稱,確實體重減了,於是,裹著保鮮膜、穿上暴汗服跑步的不在少數,彷彿流出的是汗水,也是脂肪。

然而,出汗真得是在燃燒脂肪嗎?真相讓人失望。大量出汗後體重下降只是身體裡的水分減少而已,和脂肪沒多大關係。

那是不是出汗就跟減脂一點關係都沒有了呢?也並非那麼絕對,對同一個人來說,如果在同樣的環境中運動,那麼運動的強度越大,運動時間越長,往往出的汗也越多。

也就是說,排除環境和個人因素的話,出汗量是跟運動強度、運動量成正比的。而一般來說運動量大些,減肥的效果也會好一些。

所以,出汗不是判斷這一次的運動是否達到減脂效果的標準,但還是可以作為一種輔助的參考來和其他指標一起判斷你今天的運動強度是否足夠。

出汗≠ 燃脂!想減肥,這些都是必考知識點

知識點三:脂肪永遠不能轉化成肌肉

關於減肥,還有一種美好的願望,如果能將身上的脂肪轉化成肌肉就好了,既減脂又增肌,完美。

但令人悲傷的是,這不可能。

脂肪和肌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相互轉化的關係。肌肉是組成人體的一種組織,根據分佈部位及肌肉特徵,分為三種,分佈在各組織器官及骨骼表面,每一塊肌肉與支配肌肉的神經、營養肌肉的血管、分隔包裹肌肉以及連接肌肉與骨骼的結締組織一起,共同構成一個器官。

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釐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一般人的肌肉佔體重的35%—45%。

脂肪呢,實際上它分為好多種,比如磷脂、甘油三酯、類固醇、糖脂等。在自然界中,最豐富的是混合的甘油三酯,在食物中佔脂肪的98%,在身體裡佔28%以上。

肌肉的基礎成分是氨基酸,是由碳、氮、氫、氧四種原子拼搭而成的。而脂肪裡只含有碳、氫、氧三種原子。這兩種物質就類似蛋白和蛋黃,是不可能相互轉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