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稍有歷史或者軍事常識的人都曉得,成為俘虜是戰爭中的軍人最不願意遇到的情況。因為做了俘虜,就意味著人格不被尊重,就意味著失去尊嚴,進而遭到侮辱乃至被處死都是司空見慣之事。而放眼全世界,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對待俘虜最為人道的軍隊。解放軍的俘虜政策是:對於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敵軍官兵,不殺害,不虐待,不侮辱,不沒收私人財物,尊重其人格,對傷病予以治療,給予人道主義待遇,並在適當時機予以釋放或遣返。

但是在這一政策的實際執行過程中,長期存在著優待俘虜和寬待俘虜兩種提法和做法。關於優待俘虜,在部隊官兵中引發了一些議論乃至不滿。不少戰士提意見說,我們辛辛苦苦打仗,流血犧牲,到頭來憑什麼抓獲的敵人的待遇比我們還要好?為此,新華總社於1948年8月4日專門發文指示,對於俘虜只能稱“寬待”而不能稱“優待”,不應待遇他們比我們自己的戰士更好,故不應稱為優待,以免誤會。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其實關於這一點,毛主席早在1937年10月25日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談話時,就已經明白無誤地指出過。毛主席明確提出,八路軍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是:第一、官兵一致的原則。第二、軍民一致的原則。第三、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原則。

我軍堅決貫徹毛主席關於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爭取了幾百萬國民黨軍隊起義、投誠、接受和平改編,以及放下武器投降。一方面有效地瓦解了敵人的力量,一方面有效地壯大了人民軍隊的實力。無數國民黨俘虜兵經過教育改造,成為了人民軍隊的主要兵力來源,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恩來同志在1949年4月指出:“我們的戰士有很大部分是俘虜過來的,稱為解放戰士,有的部隊,解放戰士竟佔百分之八十,少的也佔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平均約佔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通過執行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的政策,使得數百萬解放戰士參加了人民解放軍,他們的加入,壯大了人民軍隊的實力,為加速解放戰爭的進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世人公認的。那麼,在對外戰爭中,這一政策還有沒有用?還有沒有必要執行?事實勝於雄辯,我們來看一看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的幾個典型性例子。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1979年2月18日,在河口方向作戰的13軍39師116團,於偷渡紅河成功之後,向越軍縱深發展進攻。2連奉命奪取敵人嶽山防禦體系的中心支撐點387高地。越軍憑藉險要地形和堅固工事,以及密集火力點負隅頑抗。連隊在攻佔了兩道塹壕之後,進攻受阻,戰鬥陷入膠著狀態。這個時候,2排5班長李永伍在貓耳洞裡抓獲了一名20歲左右的越軍上等兵。

山達用戰前學習的戰場越語喊話,對俘虜說:“諾松空葉(交槍不殺)”、“宗堆寬洪毒兵(我們優待俘虜)”。俘虜明白了山達的意思,先後向他提供了三個暗堡和一個60迫擊炮陣地的位置。從而為2連殲滅越軍一個連,攻克387高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1979年2月22日,在朔江地區還擊越軍的廣州軍區41軍122師346團4連,在朔江北山抓到一名負傷的越軍,給他包紮傷口,給水他喝,給飯他吃,同時宣傳寬待俘虜的政策。期間得知此人名叫鄧春江,是越軍346師246團的一個參謀。他主動交代了山頂上一個對我軍威脅很大,但又一直未被我軍發現的一個高射機槍陣地。

掌握這一情況後,4連立即組織2個排從兩翼迂迴面,迅速摧毀了這個不易被發現的越軍陣地,繳獲4挺高射機槍、1挺輕機槍、1挺重機槍、3具火箭筒、1門60迫擊炮,從而有效地減少了我軍的傷亡,保證了朔江公路的暢通和安全。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1984年4月28日,昆明軍區14軍40師119團完成收復662.6高地地區的作戰任務後,就地轉入防禦。2營戰士肖坤立第二天在119號高地俘敵1名。帶回陣地後,官兵們拿代言片給俘虜看,給他包紮,吃乾糧喝水,使這名越軍逐漸消除了恐懼心理。後來,越軍縱深炮火向2營陣地進行報復性射擊。

由於工事還沒有修復改造完畢,2營的處境極其危險。李志福營長通過翻譯,親自給這名俘虜宣傳政策做工作。俘虜隨即在我軍繳獲的越軍部署圖上指出了一個160迫擊炮陣地和一個82迫擊炮陣地的位置。從而為我軍炮兵摧毀越軍炮陣地,有效減少了部隊傷亡起到了關鍵作用。

究竟是優待俘虜,還是寬待俘虜,同外軍作戰有必要這樣做嗎?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我們的勝利不但是依靠我軍的作戰,而且依靠敵軍的瓦解。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政策作為我軍政治工作三大原則之一,有助於減少我軍傷亡,有助於擴大戰果,有助於打勝仗。因此,無論是國內革命戰爭還是對外反侵略戰爭,都是必須認真執行的。有些人一提到俘虜就喊打喊殺,一個不留,莫非是以為自己比毛主席還高明?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