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出了问题,除了做肠镜和胃镜外还能做哪些检查?

用户2303725107862


随着近些年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新的检查方式为临床所用,在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中,就有内镜、B超、CT、核磁等各式各样的检查。根据题主的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补充一下,消化系统的各个脏器分别适合进行哪些检查。

消化系统检查概论

在正文开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构成的:自口腔开始经咽喉、食管、胃、小肠至大肠组成了消化道的主体,负责运输摄入食物和排泄体内废物,多数都是空腔脏器;而唾液腺、胰腺、肝脏和胆囊等器官通过其内分泌作用参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这些器官也被学者们称为消化腺器官,多数为实质器官。

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主要分为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内窥镜检查,医生会根据不同脏器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检查的手段,从而一针见血的发现问题所在。那么下面我们就按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对应着消化系统的器官来简单的归纳一下:


常见的消化系统辅助检查


内窥镜

内窥镜的优势在于能够最直接的观察空腔脏器的内部结构,直观的发现病变所在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胃镜、肠镜、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是消化系统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手段。对怀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常规应做胃镜检查,而肠镜检查顾名思义主要检查的是结肠和直肠。


一般对怀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优先做胶囊内镜的检查,小肠镜由于操作复杂,费用较高,常在怀疑有小肠病变需要取病理或进行处置时才考虑使用。



消化系统的内窥镜检查还有一个比较不为常人所知的,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英文简写ERCP。ERCP是通过十二指肠镜在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丝来进行造影、取石等一些列操作,是胆胰疾病的重要诊疗方式。


CT/MRI

CT和MRI在消化系统的应用不如其在其他系统的广泛,CT和MRI主要对于肝脏、胰腺等实质脏器的诊断有很好的的效果,由于胃和大、小肠等都是空腔脏器,因此在临床很少通过CT和MRI去诊断这些疾病。

CT和MRI在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肝癌和胰腺癌上有很强的能力,对较大的胆囊、胃、小肠、结直肠肿瘤也有一定的诊断能力。



B超

B超最适合的检查部位就是肝脏和胆囊,作为一种操作简便的方式常作为肝胆疾病的筛查性检查,能够较早的发现这些实质脏器的异常。

与此同时,B超还可以辅助对肝脏、胰腺等脏器完成穿刺活检,在取病理的过程中起到定位引导的作用,以免穿刺针对周围脏器造成损伤。

由于胰腺是“躲在”胃的后面,因此B超对于胰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能力有限。


消化道造影

在没有内窥镜检查前,消化道造影(也就是俗称的钡餐等)是胃肠道疾病的首选检查,现在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有时会被用于因身体原因无法行胃镜检查的患者。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胰淀粉酶、肿瘤标记物、胃泌素、便潜血等。

肝功包括胆红素、各种转氨酶、转肽酶等,主要是对肝胆系功能做出初步的评价;胰淀粉酶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肿瘤标记物常被用来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监测;胃泌素是一种新兴的作为胃早癌的筛查指标;便潜血是胃肠道早癌或进展期癌症的筛查指标。


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有关于消化系统的辅助检查,它们每一种检查都对应着与其相适应的症状或部位,像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神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表现和所述的病史来决定检查的手段,根据检查结果来对患者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做出决策。

ps:有些朋友肯定会说了:医生除了开检查啥都不会!其实你以为以前的“大牛”名医们不想拥有现在这样先进的诊疗配套设备吗?正是为了更准确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和诊断,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才有着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开发研究先进的医疗设备。毕竟谁也不想因为省钱,或者省事,把自己的病情给耽误了,这是所有医生都不愿看到。


五号医生吴昊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好回答的,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告诉你,除了胃镜和肠镜,还可以做哪些检查。

首先,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和组织

消化系统包括了食管,胃,小肠,结肠和直肠,还包括了肝脏,胰腺,胆囊等参与消化功能的器官和组织。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很多,例如胃肠炎,胃溃疡,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痔疮,肝炎,肝癌,胰腺炎,胰腺癌,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等。

除了胃肠镜还有哪些检查

胃镜和肠镜是确诊胃和大肠疾病的最主要措施,胃镜和肠镜可以看见详细的病变,还可以去病理活检,早期的病变还可以在胃肠镜下做治疗,所以胃肠镜十分重要的手段。但是,胃肠镜是有创的检查,有一定的风险,而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有部分人不能耐受检查。就有人提出来,除了胃肠镜,还能做什么检查,可以替代胃肠镜。

除了胃肠镜,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东西,叫做胶囊内镜。胶囊内镜就像一个胶囊那么大,胶囊内镜有一个摄像头,吞下去之后,借助胃肠蠕动,通过不间断拍摄,所获取的消化道腔内图像被同时传给信号接收系统,最后再被上传到工作站,医生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从而发现消化道有无病变。

胶囊内镜的优点是没有痛苦,而且可以检查小肠的病变,胃肠镜都不能看见小肠病变。缺点就是不能取活检,更不能做治疗,但是胃肠镜可以,所以,胶囊内镜不能完全替代胃肠镜检查。


普外科曾医生


我们常说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肝脏、胆囊、胰腺。

对于胃肠道的疾病,曾经很多次很多人介绍了胃肠镜的优点,可以直观的了解食管胃和结直肠的全貌,可以观察黏膜有无炎症溃疡,有无先天畸形,有无肿物(同时可以内镜下取活检,明确性质),并且一些小的息肉腺瘤,可以做内镜下的治疗。但是,由于胃肠镜检查是有创检查,受检查者体验不好,比如胃镜时的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结直肠镜检查时的腹胀、腹痛等不适。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做该项检查,也才有了题目中的疑问。

当然,除了胃肠镜检查外还有其它的检查手段。

比如,上消化道造影(钡剂),可以了解食管/胃黏膜问题,在X线片上,可以观察到溃疡的大概形状,或者可以发现较大的肿物(X线片上呈充盈缺损的表现)。

比如腹盆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这两个检查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对于胃肠道的小病灶,不如胃肠镜检查敏感。一般胃肠肿瘤大于2CM或者肝胆胰腺的占位大于1CM,多数是可以发现的,但这两个检查属于影像学检查,可以给出大概的判断,确诊还是依靠胃肠镜活检或者经过超声或者CT引导下的肿物穿刺,明确病理性质。

其它常用的检查,比如超声在消化道中的应用不高。主要是胃肠道中含有大量气体,会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度。但是在肝脏等实性脏器中作用很大。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十二指肠以上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腺、舌下腺)、肝脏、胰腺。小消化腺则散在于消化道各部的管壁内。

胆囊:本身并没有消化食物的生理功能,只是其储藏的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消化系统出了问题,除了做肠镜和胃镜外还能做哪些检查?

肝、胰腺:

血液检查:包括肝功能和血淀粉酶、全血分析等。

彩超检查:肝、胆、胰、脾彩超。

CT及核磁检查:腹部CT或核磁。

消化道:

胃、肠镜是最直接的检查方法。除此之外,可以选择胶囊镜。如果还是接受不了,可以选择上消化道钡透(说实话,那个钡真的很难喝),或钡灌肠(个人觉得很痛苦)。

对于消化道。胃、肠镜是最直观的方法。除了可以明确的检查病变性质及部位外,对于某些小的病变还可以直接治疗。

以上是消化系统的检查方式,患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意愿来选择具体的检查方式。无论是做什么检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机灵不太懂


消化系统属于空腔器官,胃镜和肠镜因为能直接进入到胃肠腔道,能够在直视下看到胃肠内的病灶,所以准确率最高,而且,通过胃镜肠镜检查,如果发现了病灶,还可以顺带取组织送检病理。

就肿瘤而言,不管是哪种肿瘤,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所以胃肠镜的优势是任何其它检查所不能比拟的。

除了胃肠镜以外,其它待选检查,还可以有CT、核磁或抽血查肿瘤标记物等。

以胃癌为例,CT检查可以发现胃壁增厚,隆起型的肿瘤在CT上可以直接显示肿物影像,CT的优势在于在能够发现胃部以外的病灶,比如,出现淋巴结或其它器官转移的时候,胃镜难以发现,而CT可以很好的分辨出来。

以大肠癌为例,核磁检查除了能够发现结直肠的肿瘤以外,还能发现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是优于肠镜检查的。

肿瘤标记物能一定程度反应出肿瘤的性质,如果某项数字上升,如:CEA的大幅升高,高度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但肿瘤标记物在肿瘤的诊断里具有参考价值,没有诊断价值。

总之,胃肠镜对胃肠道的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但其它检查也各有优势。


深蓝医生


先说食管胃肠道:胃镜肠镜,验血可查胃泌素、泌酸量、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等,食管测压,肛门直肠测压,24小时PH阻抗监测,小肠镜和胶囊内镜,呼气试验,磁控胶囊胃镜等。

实质性脏器如肝胆胰腺:验血可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肝炎病毒,乙肝DNA,腹部B超、CT和磁共振、腹部平片等。


七通乱码


消化系统分为两大类,空腔性脏器和实质性脏器。空腔性脏器,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直肠;实质性脏器是指肝脏、胆囊、胰腺,都参与消化过程。

临床及病人所说的消化系统病变多数指的是空腔性脏器。

对于消化系统空腔性脏器:

1.胃镜(上消化道)及肠镜(直肠、结肠),镜检直观、准确,可以发现其他检查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比如早期癌变、小型浅表溃疡、息肉等等,并且可以在镜下去病变部位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是所有病变诊断的金标准。

2.消化道钡餐造影(全消化道都可以),钡餐造影可以分段来做,也可以全消化道来检查。空腹口服钡餐后,在透视下动态观察钡剂通过胃肠道的情况。可以观察胃肠道的形态、分布及蠕动、排空情况(胃肠功能紊乱着胃肠道蠕动及排空有明显异常变化)。对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型胃癌及消化道憩室(十二指肠多见)等的诊断,都有明确征象。

3.腹部CT平扫(喝水或泛影葡胺液)或增强扫描,腹部CT扫描能够直观的看到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结合增强扫描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良恶性);对于恶性病变,同时可以看到腹部其他脏器、淋巴结及腰椎骨质有无转移,同时,对于肿块的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较清,对于需要手术切除的病变提供有效影像依据。此外,对于阑尾炎及周围性病变也有良好诊断效果。对于消化道的检查建议喝水或泛影葡胺液使得胃肠道充分充盈,以达到更精确的诊断效果。

4.腹部核磁检查,对于消化道病变来说,核磁检查对于直肠癌具有优势,可以明确癌变大小、范围及病变侵润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到腹腔脏器及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情况。核磁对于肛瘘、肛周脓肿等具有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5.腹部彩超,腹部彩超对于胃壁肿瘤(造影剂扩充胃腔)及阑尾炎等病变也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尤其对于阑尾炎的诊断,常作为首选检查。

6.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作为补充性检查或者排除性检查,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话,肿瘤标志物会特异性增高,可以作为参考诊断标准。

对于消化系统实质性脏器:

除了镜检及钡餐造影外,腹部彩超、腹部CT及增强检查、腹部核磁检查都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并且都能够明确病变形态、大小及密度情况。而CT及核磁检查,对病变良恶性诊断及腹部其他部位及淋巴等是否有转移等情况更有检查优势。肿瘤标志物也是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主要检查项目之一。

以上检查,都是消化系统病变的常规、常见检查,有时候其中一种就可以明确病变,有时候的多种检查联合才能明确诊断,具体情况得依据病情而视。

病理检查是所有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金标准,尤其对于恶性病变的性质、恶性程度的诊断。

欢迎补充、评论,关注点赞(。ò ∀ ó。)!


欠一勺糖


1.胃酸分泌检查,

2.食管下段压力测定,

3.吹气Hp检查,

4.腹部B超检查,

5.胶囊内镜,

6.胸腹部CT或增强CT,

7.腹透或腹部平片,

8.胰腺磁共振等

一般就上面这些


健康守护神阿波罗


消化系统出了问题,首先做一下胃镜和肠镜。除此之外,建议做腹部彩超,主要检查肝脏,胆囊,胰腺。同时,在进行化验检测,包括肝功,血淀粉酶,血脂肪酶,尿淀粉酶,大便常规等,还可以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如果腹部彩超发现异常,还可以做消化系统的核磁共振,做进一步诊断。



唉,现在的患者只要一得病了第一念头就是检查;第二打针输液第三动手术放疗化疗……按中医论:望闻问切,名副其实的中医生,仅三指之叩触,寸关迟十二经脉观体内,再结合望闻问,病因病灶治法全在处方笔下。再说一个消化系统之恙,只要不是癌,不用什么镜什么x光cT核磁共振检查检查的,中医十有八九能治的。节省一笔检查费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