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淺談之二(朱溫降唐)

五代十國淺談之二(朱溫降唐)

五代十國淺談之二(朱溫降唐)

剛開始的時候黃巢還能約束手下的部將和軍隊,佔領東都洛陽進軍途中時,“整眾而行,不剽財貨”,軍隊紀律嚴明,閭巷晏然。進入京師長安時為了安穩民心,他還讓軍隊的二把手尚讓對外展開政治宣傳:“黃巢大王起兵,就是為了百姓,不像姓李的不愛護你們!你們只要安居樂業,不必恐慌。” 同時還向百姓散發財物, 好傢伙這弄的長安的百姓們高興的,大家都跑去歡迎革命軍入城。沒過多久黃巢就控制不住手下的人在長安亂來了,其部屬“殺人滿街,巢不能禁”,尤以之前當官的和唐朝宗室的貴族富豪們首當其衝的遭了秧。“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可見當時被殺的唐室官員宗親數量是很驚人的,同時他們的財產都被沒收,上街都沒鞋穿要打赤腳。弄得全城人心惶惶。

這廂黃巢在長安耽於享樂,夜夜笙歌的日子過了沒多久,中和二年(882年)開春逃到蜀地劍南道的唐僖宗號召並組織各藩鎮軍隊展開了對長安的反攻。雖說這僖宗昏聵無能,但好歹還掛著正統大唐皇帝的名號,在對付革命軍方面,藩鎮和朝廷還是有著共同的利益。唐軍反攻時朱溫所在的同州(今陝西大荔)就是長安的橋頭堡,和朱溫隔河對峙的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這貨做人是沒什麼節操的,之前投降過革命軍,僖宗反撲又趕緊歸順了朝廷,但這貨手下的部隊實力很強,朱溫和他打了幾次都沒佔到便宜而且部隊損失的厲害,朱溫有點扛不住了,趕緊修書找老大要兵增援,然而求援並沒效果,因為老大正忙著享樂把軍務都丟給了孟楷,孟楷和朱溫不對付自然當求援信沒看見給壓下來了。

就在久盼援軍不到成了熱鍋上的螞蟻的時候,朱溫的軍師謝瞳給他分析了一下局勢:“黃巢起家於草莽之中,只是趁唐朝衰亂之時才得以佔領長安,並不是憑藉功業才德建立的王業,不值得您和他長期共事。現在唐朝天子在蜀,各路兵馬又逐漸逼近長安,這說明唐朝氣數未盡,還沒被眾人厭棄。將軍您在外苦戰立功,政權內部卻為庸人所制約,這就是先前章邯背叛秦國而歸楚的原因。”分析完後獻了個騷計:“投降唐軍!” 。朱溫一聽心想也是,特麼的老子在外面拼死打仗,你們在裡面喝酒泡妞的,老子不陪你們玩了。於是在882年的九月便幹掉了同州的監軍嚴實連城帶人降了王重榮。

唐僖宗一聽朱溫歸降大喜過望,立即下詔任命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還賜給朱溫一個名字:“全忠”,以此號召全國都來學習朱全忠同志這種棄暗投明,迷途知返的偉大義舉。不過事實證明了這個名字起得並不咋地啊!所以說好好學習讀書很重要。

朱溫投降以後,唐僖宗以為長安指日可復,但是現實是骨感的,各藩鎮兵馬出工不出力,打了幾個月還是沒打下來。這打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僖宗請大家坐下來開個會討論下要怎麼搞,會上有人就提議邀請外援,有外援當然好,不過大夥一聽外援的名字就覺得背後涼颼颼的。因為被邀請的正是江湖上號稱“李鴉兒” 又號“獨眼龍”的李克用。在《舊五代史‧唐書‧武皇本紀上 》有:“武皇一目微眇,故其時號為「獨眼龍」。”而在《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 》有:“克用少驍勇,軍中號曰“李鴉兒”;其一目眇,及其貴也,又號“獨眼龍

”。至於他為毛有隻眼瞎的沒找到啥資料記載李克用是沙陀人,沙陀,又名處月、朱邪、朱耶,原是西突厥的一部,遊牧於今新疆準噶爾盆地東南(今巴里坤)一帶,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沙陀騎兵部落萬騎,皆驍勇善騎射,戰鬥力爆表絕不是蓋的。既然這麼牛掰那為啥之前沒有召沙陀騎兵呢?

原來在太宗的時候沙陀就和唐朝開始幹架,那會自然不是太宗對手,到高宗武則天時候就歸順了,後來發生了安史之亂就投靠了吐蕃,到唐懿宗的時候皇帝因他們鎮壓龐勳有功還賜了李克用他爹李國昌(原名叫朱邪赤心)這個漢名。不過876年這爺倆又反唐結果吃了敗仗就給趕到北邊韃靼吃灰去了。給定義成叛軍又因為實力強又不太受管,不光朝廷別的藩鎮也都忌憚他們,所以他們爺倆就一直在北邊吹風吃灰。不過這會形勢不一樣,事關祖宗社稷,僖宗顧不上那麼多了,最後大夥一致同意徵召李克用同志勤王滅賊。好吧我們故事裡面的黃金配角馬上要隆重登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