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錢荒”之二:鄭和下西洋是打著宣揚國威的旗號去尋找金銀

毫無“含金量”的“大明通行寶鈔”境遇尷尬。民間依然偷偷使用金銀或銅錢交易,發行不出去的“寶鈔”只能被朝廷拿來結算官員俸祿。於是,手捧著廢紙的官員開始考慮要不要貪汙一點補貼家用。而口口聲聲標榜“寶鈔好”的朝廷在徵收賦稅時,既然也不太情願要“寶鈔”而是主要徵收糧食。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代,壯志雄心的他誓要把父親朱元璋發行的“寶鈔”推行到底,而另一方面,他打算花費鉅額的真金白銀為自己塑造形象工程:明故宮、大運河、明長城……可百姓不買賬的“寶鈔”,日益增長的經濟總量,愈漸匱乏的金屬貨幣,擺在朱棣面前的難題,除了缺錢,還是缺錢!

大明“錢荒”之二:鄭和下西洋是打著宣揚國威的旗號去尋找金銀

野心勃勃且腦袋瓜兒足夠好使的朱棣迫切需要找到一條發財致富的捷徑。自古掠奪就是快速積累財富的有效手段。如果能找到貴金屬的產地,武力掠奪或和平貿易,殾將解決國內差錢的窘境。

可是,“錢”從哪來?北方遊牧民族養活自己都困難,時不時還來中原打點秋風,估計沒“錢”;蒙古高原也沒聽說有什麼貴金屬礦產;那麼,海上有機會嗎?

從宋代起,苦於“錢荒”的帝王們就對西洋充滿著好奇:那些“洋人”手中怎麼能有那麼多金銀?帶著金銀來中國的阿拉伯商人告訴他們,這些黃金產自非洲。

好了,目的地確定了,接下來就是怎麼做的事了。

泱泱大國的皇帝,別指望他打著“我們大明國缺錢了,要下西洋找錢花”的旗號,那是絕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明朝這麼一個道德至上、重文輕商、標榜著視錢財如糞土的時代,雖然殺了天下第一大儒的朱棣名聲已經夠糟,但如果敢明目張膽地說我派鄭和去找倆兒錢花,簡直不敢想象會得到後世儒生如何咒罵。

但是,一個通過篡位登基的皇帝最不缺的就是智慧。既然儒臣們喜歡宣揚道德,那就昭告天下派鄭和出海是為了揚我國威,“恐四夷未知,故遣史以報諸國”。這個理由簡直太有大明特色主旋律了,讓一心勸諫的儒臣們頓時沒了聲音。

愛國情緒高漲、腦子跟著發熱的儒臣們也沒考慮,如果真為了揚我國威,第一次下西洋就已經達到,有必要再浪費財力數次下西洋嗎?

大明“錢荒”之二:鄭和下西洋是打著宣揚國威的旗號去尋找金銀

有人會說,是為了讓更多的國家知道,既然如此,也沒必要帶上27800名士兵和近百艘船隻過去吧?要知道,據史料記載,鄭和船隊中最大的62艘“寶船”,都是長44丈、寬18丈,可以說接近現代的輕型航母和重型航母。只為了“萬國來朝”,得那麼一點“朝貢”,這花費也太“得不償失”了。

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以朱棣的智力應該幹不出來。不過,這些都是史學界熱衷於爭論的事情。不論朱棣目的是什麼,這場摻雜著經濟探險的軍事化行動,拉開了全球“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不爭的事實。

1405年,鄭和率領約27800多名船員和近百艘船隻,展開了一場面向大海的壯闊航程。與此同時,正在經歷著金荒和銀荒的歐洲,也將目光投向了大海。

87年後的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帶著從死囚選出來的約80名水手,乘坐3艘帆船從西班牙出發,找到了新大陸;1497年,葡萄牙人達伽馬帶著約160名船員,乘4艘船抵達印度。1519年,葡萄牙人麥哲倫帶著260多船員,乘5艘船,開始了環球航行。

歷史在這裡跟中國人開了個小小玩笑。最早出發、目的明確、兵強馬壯的鄭和一路向西來到非洲,到達東非海岸。可當時全世界黃金產量的80%都來自西非內陸。而因十字軍東征的失敗以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阿拉伯人牢牢扼守著地中海,嚮往東方財富的哥倫布被迫向西航行,繞道前往東方,卻意外發現了美洲,並找到大量的金銀。

而資助哥倫布的西班牙,也靠著美洲的金銀,成了歐洲第一富國。他們用金銀打造了史上著名的“無敵艦隊”,開始了窮兵黷武的殖民稱霸時代。

榜樣的力量,讓身處黑暗時期的歐洲各國紛紛效仿,把對外征服、開拓殖民地當成國家最高事業。政·府角色也轉變為服務本國在海外的征服與開發金銀,並向國內提供貨幣。政·府的經濟功能大幅提高,國家形態從古代變成近代。

大明“錢荒”之二:鄭和下西洋是打著宣揚國威的旗號去尋找金銀

而鄭和尋金失敗,大明朝廷徹底失去了改變自己功能的機會。缺錢的明朝官府只能在國內搜斂,手段無非是以各種名目收稅,並嚴控對外貿易以免金銀流失國外,這樣必然壓制國內的經濟發展。從此,中國與世界歷史“向海而興”的發展進程背道而馳。

沒有找到金銀的鄭和與找到金銀的哥倫布,兩個毫無關聯的人物,對未來東西方社會的整體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歷史也是在這一刻開始轉向。15世紀前一直扮演著次要角色的歐洲,開始鄭重地站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初顯猙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