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今年第29次創歷史新高!還有14家公司比它還厲害

本週四,貴州茅臺小幅高開,開盤後先震盪上行,最高價觸及1240元/股,收盤報收1230元/股,上漲0.49%,連續兩天創出歷史新高,也是年內第29次創歷史新高。

事實上,除貴州茅臺外,今年以來,邁瑞醫療(27次)、恆瑞醫藥(26次)、五糧液(20次)、海天味業(20次)、中國國旅(19次)、中國平安(15次)等公司也紛紛頻繁的創出歷史新高。

要說茅臺的29次已經很扎眼了,但在整個A股,其也只能排第15,就是說還有14家公司的勢頭比茅臺還要猛。

茅臺今年第29次創歷史新高!還有14家公司比它還厲害

對於這些頻繁創歷史新高的公司來說,從行業分佈看(年內創10次歷史新高公司為樣本),有明顯的集聚效應,即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三大行業遙遙領先,緊隨其後是大金融等。

為何是這類公司(主要是消費、科技和金融股為主)不斷刷新高點,或者說,他們受到熱烈追捧意味著什麼呢?

茅臺今年第29次創歷史新高!還有14家公司比它還厲害

這一切,不由得讓人想起上世紀70年代初,美股湧現出的一批優質龍頭公司(這期間也主要是消費、科技和金融股),他們受到機構的瘋狂追捧,獲得了顯著的估值溢價。時至今日,他們中的百事、輝瑞、麥當勞等公司,依然能為投資者帶來超高收益。就是這一段行情,被市場廣泛稱之為美股“漂亮50”行情,其影響深遠,至今仍被經常提起。

有人會說,所謂的“漂亮50”行情早在2017年就已經出現了,過去這麼久了,這樣的思路還能有效嗎?對此,金先生表示,美股“漂亮50”行情終結的原因,一方面是內外部不確定性導致的美國經濟衰退,二是這些公司自身估值出現了泡沫。

反觀當下A股,從估值角度看,處在全球較低水平,尤其對於茅臺、平安等公司,估值相對更低,暫無泡沫化擔憂。另一方面,國內的政策空間仍較為充分,經濟斷崖式回落的概率微乎其微。

所以,講核心資產過時了,為時尚早。作為股民,該如何應對呢?用個笨方法,就看看機構都買了啥,尤其是公募基金和外資(這裡主要指陸股通)這兩個最受關注的。

以下便是公募基金三季報和陸股通截至11月13日的最新持倉50強公司,可以看到,他們中有很多公司是重複的,像茅臺、平安、恆瑞、格力、美的、伊利等等,這也能更加說明這些公司的重要性吧!

茅臺今年第29次創歷史新高!還有14家公司比它還厲害

相較於貴州茅臺等公司的強勢,週四A股依然表現平平,或者說,仍處在大跌後的恢復期。截至收盤,滬指漲0.16%,深成指漲0.61%,創業板指漲0.64%。

當然,有個好現象是,雖然滬指守住2900,依然站在年線上方,但是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已從前兩天探底60日線到目前穩穩站上了20日均線。

茅臺今年第29次創歷史新高!還有14家公司比它還厲害

遺憾的餓死,成交額依然不給力,全天兩市為3877.32億元,連4000億都不到。所以任重而道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