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真的需要30萬以上的保額嗎?

小七經常跟大家說,重疾險的保額最低也要在30萬以上;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寧願犧牲保障期間,也不降保額。

大家應該都聽得很熟了。

但是實際得病了,真的需要這麼多錢嘛?今天就給大家算算這筆賬:

  • 重疾險有什麼作用?
  • 3類損失,需要多少錢?
  • 保額不夠怎麼辦?

重疾險,有什麼作用?

重疾險,是在4種建議配置的保險中,保費相對最貴的。
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都會比較謹慎。

保額多少的問題,是大家經常糾結的:買多點,預算不夠;按預算來,又怕買少了不夠用。

在定保額之前,我們都需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就是:重疾險,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

我們常說重疾險是收入損失補償,其實不全面。它的作用主要是補償3個方面的經濟損失,而保額需要:

重疾險真的需要30萬以上的保額嗎?

除了收入損失之外,重疾險的保額還應該覆蓋治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所以,這3個部分通常需要多少錢呢?

三類損失,要多少錢?

小七先放一張關於25種核心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圖。

這是銀保監會規定,所有重疾險必須包含的25種重大疾病,涵蓋了95%以上的重疾發生概率:

重疾險真的需要30萬以上的保額嗎?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重疾的治療費用一般在10-50萬之間。

理賠率佔比最高的惡性腫瘤對應的費用主要在12-50萬之間,基本在30萬左右;而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器官移植、冠脈搭橋等理賠佔比靠前的重疾,相應費用也分佈在30萬左右。

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將30萬作為近幾年重大疾病治療的預期費用支出水平。

好在現在我們一般都會有社保,不管是職工社保、還是新農合,都可以報銷一部分治療費。

但社保每年是有報銷上限的,一般為10-20萬。

而且社保的侷限性也比較大,很多進口用藥、靶向藥,大部分都不在社保範圍之內,需要自費。

這樣的話,在有醫保的情況下,保守預計大多數重疾險,個人需要承擔的治療費用在20萬以上。

另外一些需要長期診療、藥物治療或終身護理的,費用是以年計算,每年都會需要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的花費,則要另外算了。

假設G先生45歲不幸得了嚴重運動神經元病,每年用於護理及藥物治療費用為15萬。到60歲,一共需要花費225萬。

2、康復費用
患重大疾病經過合適的治療還是可能較長期生存的,那麼身體恢復需要的營養費用、治療期間的陪護費用(無論是家人親自陪伴還是請護工家政),都會是一筆費用。

治療期的陪護費用一般以多長時間來計算?

我們以惡性腫瘤——乳腺癌舉例:

約80%的乳腺癌治療方式是先手術治療,然後化療。手術可能要分期,術後要化療多次(常見的是4~6次),每次間隔一個月左右,算起來半年時間就是很正常的。

如果僱一名護工按比較常見的150元/天計算,工作日請護工、週末家人照顧,半年的開支預估2萬元左右;如果一名家庭成員放下工作來照料,那可能家庭收入的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再來看看營養費。
患重疾後長期生存,起碼要考慮5年的生存期。那這5年內,每年的營養費至少1.5-2萬元,5年營養費用怎麼也得7-10萬元。

綜合陪護費用和營養費來看,需要轉移的陪護營養費至少10萬元。


3、收入損失(3-5年)

大數據顯示,國內各大保險公司重疾險理賠年齡,集中在35-59週歲,佔比大約80%。這個年齡,還沒有退休,大多數人還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但一旦患了重疾,就沒法工作了。康復時間,少則幾年,多則整個後半生。

我們假設,被保人患了癌症(重疾中最高發),一般如果5年後被保人還生存,癌症就基本被治癒了。期間的收入損失假設是每年6萬,那就是30萬

這麼綜合起來,30萬保額針對重疾風險來說,也就是一個基礎保障。

保額不夠怎麼辦?

算完上面兩筆賬,很多朋友可能就有點慌了。這麼算,至少保額也要個100萬吧,30萬怎麼夠呢?先不要著急,正因為如此,我們才需要保險組合。


重疾險搭配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如其名,保額達到百萬以上。優秀的百萬醫療險,可以覆蓋重疾的門診、住院等醫療費用,自費藥包含其中。保費也就一年幾百塊。

重疾險+百萬醫療這麼一搭配,上文我們所說的重疾治療費用就可以用百萬醫療來報銷;

而重疾險,就只管康復費用+收入損失就行。
當然了,30-50萬這個保額,是針對一般收入人群;高收入人群建議按照自身收入的3-5倍來配置保額。

另外,家庭的總保費盡量在家庭年收入的5%-15%之間,一般情況在10%左右,保費壓力不會太大。


更多保險知識獲取,可私信小七

買保險,先問小七,不掉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