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點擊關注,所有人都在看的齊家治企之道】

「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莊子在《大宗師》中講到,知道自然規律,並且懂得充分了解人性,就達到了認識的極點。

所謂人性,就是天性,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對於這些本能,我們要充分認識,正確把握,如此才能成為近乎完美的人。

「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人性一:人皆為己

《朱子治家格言》中說得好: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莊子在故事中也講:

古代的真人,不傲踞他人,不在小事上較真,事情來了就欣然接受。

生與死是最大的事了,尚且可以看淡,人情世故就更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了。

樂於交往,取悅外物的不是聖人;伺機行事的人,不是賢人;不能看到利害的相通相輔,就不算是君子;辦事求名而失了本心,就不是有識之士。

這一豁達理想的人生觀,在今天仍有其作用。

我們與他人相處時,常認為別人做的不對,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殊不知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進行判斷的。如果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就能理解對方的處事動機了。

何況我們也不盡是正確的,可能也是難以相處的對象。

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能說服自己,不輕易動怒了。

「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人性二:聞過怒,聞譽樂

古人說:巧言令色,鮮矣仁。

對你讚美的人可能懷有某種目的,指出你錯誤的人可能是你的良師。

所以我們在聽別人評價的話時,一定要客觀地審視自己,這樣才能不被他人言論左右。

當初,子路是孔子的學生,身體強壯,年輕時為人粗魯好鬥。

他陪伴孔子左右,與之朝夕相處。經過孔子的耐心教誨,終於改變了性情,當別人批評他時,他不但不生氣,還很高興。

夏朝的開國君主禹治水聽到別人對他善言相勸時,總是感激得下拜。

古代聖王舜為人和善,從不獨佔功績,他認為成就、優點應該和眾人共同所有。

他善於向別人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當別人指出他的不足之處時,更是虛心接受。

每個人都喜歡聽溢美之詞,吹捧的話,不喜歡被指出過錯,覺得受到了輕視。

但是請時刻謹記: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人性三:進則喜,退則憂

古聖先賢也會以物喜,以己悲;也會感物傷懷,觸景生情。

憂國憂民的范仲淹,也會登岳陽樓而黯然神傷;豪放不羈的蘇東坡,也會在曠達之中流露悲涼。

可見此乃人之常情,克服起來談何容易。

莊子在故事中借北海若之口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告訴我們這些都是沒有必要的。

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

意思是說: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達事理,通達事理的人必定明白應變,明白應變的人一定不會因外物而損傷自己。外物就是自己之外的東西。

仕途進退,錢財多少,都是隨時在變化、流動著的,並不真的屬於你。

屬於你的只有你自己,你的情緒,你的健康,你的身體。

如果不能通權達變,被外物牽絆,耗費自己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很愚蠢的舉動了。

超脫於外物之外,不被不屬於我的東西困擾而喪失我自己,我們就真的從世俗之眾解放出來,多了一份洞悉世事的智慧。

「莊子智慧 」讀懂人性,參透人生!精闢

【收藏點贊,每天帶給您更有價值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