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丰田均计划迁移生产线,东南亚地区为何受车厂们青睐?

本田计划将其畅销房车Accord的油电混和版从日本移至泰国生产,再出口到日本和其他国家,主要原因在于泰国提出对生产电动车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预计投入1.8亿美元,并将从2020年在日本发布的Accord车型开始生产。

东南亚成为电动车主要生产基地

泰国1年汽车产量约200万辆,其中50~52%出口到其他国家,以大洋洲、亚洲(包括日本)、欧洲为主,出口是其汽车产业的主要支撑,然而全球新车销量不断下滑,加上车企逐步增加电动车车型及销量计划,泰国也须积极转型生产新型动力汽车来分散风险及储备竞争力。

除了泰国,印尼和印度也都透过各种优惠税收或关税壁垒,吸引车企及汽车供应链前往当地设厂,目的在争取成为主要的电动车生产国,无论泰国最后是否为最大电动车生产国,东南亚形成全球电动车主要生产基地态势已明显。

税收与关税手段在汽车产业遍地开花

汽车的加工后附加价值高、供应链广、提供大量工作机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甚巨,从近期贸易战可见各国几乎都拿汽车作为谈判筹码。

对汽车产业课征高关税的连锁效应大,不仅使进口车变贵,零组件成本上升也将影响当地制造成本,一旦汽车出口减少或当地销量下降,对国内消费支出的影响大,而汽车制造业一旦停产或关厂造成的大规模裁员,也让一国失业率快速飙升,一连串效应让各国面对汽车关税谈判时显得慎重。

关税和其他税收也并非只用来做贸易谈判,以东南亚各国来说,为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关税和税收往往是用来保护和促进在地产业发展,除了本田外,Toyota和Mazda也有在泰国生产电动车计划,而欧盟亦允许会员国对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厂进行补助,预期未来使用税收作为手段方式将持续增加。

汽车生产策略受政治与贸易因素影响的比重增高

汽车是一个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多数汽车采在地生产和就近出口策略,寻找最经济的生产与销售模式,供应链也大都跟着生产工厂而设立,形成汽车产业聚落。

但在近期的中美、日美、欧美等贸易战后,各地工厂具备弹性生产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各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将左右车企的生产策略和产能调配,因此税收优惠虽然诱人,但仍需注意各国间的政治和贸易关系,一旦产量受到某个出口地关税影响而下降时,是否有内需市场或其他出口地可承接,避免突然间的产量和销量断层导致资金断链危机。

文丨拓墣产业研究院 陈虹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