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马”这把火,从赛道一直“烧”到线上线下

11月10日,“越马”比赛日,25000名跑者用脚步与这个城市完成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除了“绍兴国际马拉松”成为热搜,马拉松经济也借着这一机会再度发力,线上线下联通,成为“双十一”前一天的“热词”,“越马”,也让五湖四海的人们爱上这座城市,多了一个理由。

“越马”这把火,从赛道一直“烧”到线上线下

“越马”规模三年最大 “越马效应”持续火热

作为跑者数量最多的一届“越马”,今年有多热,可用这组数据来体现:在“越马”现场指挥部内,绍兴移动的大数据平台清楚显示了整条赛道的人流情况,凌晨5点到开跑时间7:30,人数从4.5万涨到了6.4万,于上午8:30分到达顶点,整条赛道上有6.7万人。

移动大数据监测了全马、半马和迷马全路段实时人流变动情况,通过直观数字与可视化图形更加具体的细分人群结构,展示了参赛与参与人员的来源地、性别、年龄、驻留时间等多维度讯息,为人群疏导、交通安排、安全维稳等方面提供了详细而全面的参考数据。而“越马”展现的“越马效应”,在文旅产业凸显最为明显,比部分酒店订单激增85%。

“越马”这把火,从赛道一直“烧”到线上线下

“赛前前一天我们的客房全部订满,跑者占的份额比去年还要高一些。”昨天,咸亨酒店总经理林琼这么说。多个平台数据显示,酒店在线预订迎来高速增长,携程网、美团网、去哪儿网等平台订房数量均比往常高出不少。如平常绍兴美团网酒店预订量每天在3500单左右,而10日前后,数量更是达到了7000单左右,较平常增加近85%。

线上线下都有“溢价” 绍兴商家屡出新招

与前两届相比,今年新打造的“2019越马嘉年华”,规划开发定制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推动与城市线下商家互动,让广大市民、跑者通过嘉年华活动及时、便捷的掌握绍兴的各类体育休闲资源。“最低折扣3.7折,我们联合了50余家商店联合送大礼。”“越马”组委会有关人士说,马拉松不仅是跑友的盛宴,更是一个城市的“嘉年华”。

这次“越马”嘉年华活动从11月4日开启,持续到本月13日。“沈园堂”国际摩尔城店有关负责人说,连日来,他们店来了不少外地的消费者,甚至有一些洋面孔,原来他们都是在网上申领嘉年华的足浴体验,来线下体验的跑者。这样的情况在“越马”期间,已是许多绍兴商家的新招,“我们主要想借用马拉松契机,对餐馆进行推广。”越城区府横街一家特色绍兴菜的李经理说。

“越马”这把火,从赛道一直“烧”到线上线下

餐饮业同样“吃”到“溢出套餐”,越城区和柯桥区不少酒店餐饮“业务量”也明显上涨。记者在相关平台发现,一些主打绍兴菜品的餐馆借势推出特色套餐,销售火爆,不少酒店近3天的订单量已超平时半个月的数量。市体育局局长吴海明告诉记者,三届的经验表明,马拉松赛已形成了“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绍兴效应。

从赛场内外延伸至各个产业,赛事经济将进入“下半场”

百度等大数据显示,“越马”这把“火”也越烧越旺。赛场内外都有火热爆单势头,在完赛区的美食区,嵊州市小吃行业协会会长李康义在确保比赛日各种美食的供应量和品质,一见外国面孔,他还时不时会亲自送上一份嵊州美食。“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嵊州小吃关注度都很高,借助国际赛事,能够让嵊州这张名片更加声名远播。”李康义说。

小笼包、年糕豆腐、生煎包……氤氲的热气随着蒸笼的掀开而弥漫出去,勾得完赛的跑者迈不开脚步。“我尝了一口的确是好吃,这种味道在上海还真没吃过。”不少外地跑者或者跑团机构负责人和李会长还加了微信,表示回到上海也要通过微信购买。越马,让爱上这座城多一个理由。据了解,“越马”中签选手凭号码布及“越马”嘉年华小程序扫码等均可享受福利,除了跑者,在部分商家,助威者也能“沾”跑者福利。

随着近年来绍兴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体育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体育新零售的业态也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吴海明认为,“他们作过一个调查,马拉松选手的生活水平都较高,他们的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随着‘越马’知名度的提高,赛事经济已经进入下半场,如何通过体育和各种产业结合的运营方式,进一步吸引流量是接下来组委会和多个部门要思考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