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如今初中階段的期中考試大部分都已經結束了,對於初一的學生來說,進入初中第一次大型的考試,考試前同學們也是非常的緊張和激動,很多小學時期數學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也是摩拳擦掌,準備在初中再次展現“學霸”的風采,而且他們感覺平時上課學習的知識點也都是非常明白的,對於考試成績也是非常的期待。

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但是很多時候總是事與願違,對成績充滿了期待,但是成績出來的那一刻,卻彷彿當頭一棒,很多感覺考得不錯的學生,成績非常的不理想,甚至很多學生的成績還沒有及格,讓他們很是苦惱,為什麼題目感覺都會做,但是就是不得分呢,這可能是很多初一學生正在面臨的問題,其實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到了初中沒有改變小學時候的數學思維,很多題目還是按照小學時候的方法去解答,但是這種方法,到了初中就有點寸步難行了。

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如果同學們還是像小學那樣,靠猜數,我認為這個題目是多少會怎麼樣,或者是看到考概念類型的題目,直接不做過多的考慮,直接寫出答案,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到了初中,更多的題目是利用字母來表示數,而不再是單純的數字之間的換算,很多同學也是沒有轉變過來,尤其是在做選擇題,填空題的時候,會這樣做:如果他是幾的話,應該怎麼樣,然後發現不行,然後再試,不僅浪費了時間,做出來的答案也是非常片面的,然而在初一,學習了絕對值之後,分類討論這種數學思想就開始大量的運用了,如果考慮不全面,非常容易造成丟解。而且在做大題的時候,很多同學沒有規範的解題步驟,跳躍性非常強,很多同學也是靠感覺出答案。這樣就造成了進入初一數學成績與理想狀態差距大的緣故。

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進入初中學習,不能在像小學那樣學習,數學的邏輯性非常的強,做題的每一步都講究有據可依,不能是同學們想當然怎麼樣就怎樣,因此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初中學習的時候,首先要加強概念、法則、定義、定理等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會利用這些基礎知識,抓住裡面的關鍵詞,不要對基礎知識理解片面了。同時在做題的時候,要善於總結題型,針對各種題型,掌握所考察的知識點,解題的思路方法,以及解題的技巧,善於總結歸納。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大題,一定要有嚴格規範詳細的解題步驟,解題步驟不僅能夠在答案解錯的時候,得到對的過程分,還對於你的數學的學習,邏輯的養成非常的重要,到了初二數學會更加的難,因此學生們必須在初一階段就要養成好的習慣,到了初二或者初三才不致於學得更加費力。

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的就是對於錯題的整理歸納,是不可或缺的,從現在開始,到了以後你會發現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裡面涵蓋的是基礎知識不紮實造成的錯題,解題思路不清的錯題,知識點不會的錯題等等,而這些題目並不是老師講過一遍你就能夠完全明白的,這是後面複習的寶典,會的已經會了,後面重點學會不會的,那考試成績還會差嗎?

期中考試結束,小學數學優秀,初一不及格,原因很多同學都相似

希望同學們從初一就開始養成好的習慣,養成學習數學的習慣,這樣才能越學越輕鬆,成績才會越來越好,加油。歡迎同學或者家長,在下面互相交流、分享,讓孩子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