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这些中国“淘宝村”依靠电商生存

【欧洲时报记者九天编译报道】阿里巴巴组织的世界最盛大的商业活动光棍节(又称单身节)前夕,中国有数千个市镇处于沸腾之中。法媒的报道认为,由电商巨头阿里集团组织的减价促销成为全球最盛大的商业活动。

法媒:这些中国“淘宝村”依靠电商生存

近年来,“淘宝村”“淘宝镇”折射了中国乡村振兴的新轨迹。图为福建兰花企业工作人员忙碌配货。(图片来源:中新社)

阿里巴巴68秒实现70亿元营业额

《世界报》报道,河南省万营村是一个专门出售干果的商业村,新招来的员工正在加班加点挑选椰枣并打包。为了更好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商业狂欢“双十一”或称“光棍节”,所有人都想提前完成工作。满载了纸箱的电动三轮送货车全速穿过一条刚刚浇筑水泥的大马路,给不远处的一辆半挂车装货。包裹要在11月11号这天送出,所以装货要提前完成。

报道指出,由电商巨头阿里集团组织的减价促销成为全球最盛大的商业活动。2018年,阿里集团仅24小时就实现了270亿欧元的营业额,比2017年同期增长27%。

《观点杂志》引述法新社的消息称,2019年11月11日这一天,短短68秒的时间,包含平台购物和运费在内,中国消费者仅在阿里巴巴平台就消费了70亿人民币(10亿美元),比去年的85秒还快速。阿里平台确认,1小时3分59秒时销售额冲破了1000亿人民币(130亿欧元)大关,比去年快了43秒。阿里的营业额占今年光棍节中国电商销售总额的一半。

光环背后的“淘宝村”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消费更多地集中在减价促销时期。阿里集团希望依靠4000多个“淘宝村”的力量刷新销售纪录,实现盈利。与河南省的万营村一样,这些依赖电子贸易的村子有几十个网络销售员的电商,实现了超过1000万人民币(约130万欧元)的营业额。他们通常只销售一种产品,比如圣诞帽或者照片打印。

村子里的小老板熟练地掌握了网络交易、市场营销、Photoshop等专业电商词汇。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没有完成高中学业,来这里当学徒。40岁的王风雷(音译)从事椰枣订购打包,他13岁就开始工作了,现在管理130名工人。他介绍“那时在郑州用一辆三轮车卖水果,晚上就睡在路边。”过了两年艰苦的日子后,他和合伙人开了一家杂货店。由于椰枣卖得很好,他投资了一个果园,后来又有了第二个。

2004年,就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创建淘宝网第二年,王风雷开设了他的第一家淘宝店。他的成功引来众多效仿者,邻居们也加入进来。从那以后,这些从前的农民或农民工开起了耀眼的越野车。看到万营村和附近村子的成功,何营村也加入了“淘宝村”行列。据负责乡村商户培训的政府负责人介绍,这个有36000人口的镇子上已有700户在淘宝上开了店。

位于十几公里外的张庄村,村民们从事照片打印的工作。万国权(音)在自家对面开了一家小店。他的店位于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尽头,但并不妨碍送货车每天两次进出取货。店里总共雇用了二十多名员工,有使用5台大型打印机打印照片的,有负责修图的,也有负责打包的。

由于他们所从事的是专业性较强的产业,所以“光棍节”的折扣并不多,今年只给了10%。虽然年营业额接近1000万人民币,但是为了让店铺在淘宝网上排在前面,他们在营销上的花费也越来越多。王风雷叹息道,“我每年要花费整整100万,光棍节主要是阿里集团赚钱。”

而为了吸引买家,电子商户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商品往往打半折以上,因此很多人这天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王风雷告诉记者,“我们的明星产品是小袋包装混合坚果和干果,以成本价出售,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打开知名度,之后的任务就是留住顾客。”他的希望是双十一这一天就拿到20万到30万份订单,营业额超过几千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