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支教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

“老师,你可别忘了我呀”

“老师,我想你了”


支教已经结束快一个月了,我还是会源源不断地收到孩子们用家长手机给我发的微信消息,每看一遍,内心都久久不能平静。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支教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我们的班级日志中孩子写的话

记得我们都挺好小队刚到支教点的那天,五个人挤在宾馆的小屋里,讨论着该以怎样的形式与孩子们见面,怎样才能更好地安排未来十天的课程,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怎样让我们的相处时间变得有趣又有意义。那一晚,我们五人紧张又期待地准备着各种教案课件,奋战到深夜。

孩子身上好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初次见面就跟我们打成一片。之后的体活课上,他们变成我们的小尾巴,邀请我们一起开心的做游戏;文化课上,我是老师,他们是乖巧的学生,展现出对知识的崇拜与敬畏;休息时,我给他们分享一些我的学习生活经历,他们津津有味的听着。我深刻体会到大连市妇联老师为我们培训时所说的:志愿者要做孩子们的伙伴、榜样和天线。做伙伴就是给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做榜样就是引领孩子奋发图强,让他们将来成为像志愿者一样,做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人;做天线就是为孩子打开一条与外界的通道,引领他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有个更精彩的人生。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支教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孩子们的笑跟当地的油桃一样甜

我们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孩子们上来就说,我叫某某某,我在班级的排名是多少位,这样的自我介绍让我们很吃惊。家长老师们一贯的“成绩为王”的耳濡目染也让他们格外敏感,让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的自信心大受打击~。虽然外界评论一个孩子更多的话题是这个孩子的学习怎样怎样,但是在生活这本厚重的书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的兴趣爱好与擅长的领域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有些孩子成绩总是出类拔萃;但有些成绩一塌糊涂的孩子,从没学过美术,但他们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出奇的好;有些孩子对于航空航天领域认识的特别专业;有些孩子在球类运动中格外出挑。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小天使啊,不应该被单薄的成绩单束缚住飞翔的翅膀啊。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支教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孩子们在认真写我为她们出的练习题

闲聊中,我了解到有些孩子,在本该玩耍休息的暑假里,除了要去上各种补习班,还去上特长班,例如书法、钢琴、跳舞等。有些孩子,要一边照看弟弟,一边自学下学期的课程。再穷也不会穷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所有家长对于现实压力的妥协与责任选择。孩子们也理解家长的做法,格外懂得生活的不易。尽管条件的限制,让他们没有更多地接触到大千世界,但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还有对生活与学习的努力程度,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吗”「支教总结」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剪纸手工课上,孩子们用旧报纸做的玫瑰花

对于那些家庭不幸的孩子,我们可能做不到真正得感同身受。但希望我们的短暂十天的快乐陪伴能让他们学到一些知识与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同样感谢那些孩子,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渐渐丢失自己最初的理想与信念的大学生们,不断找回自己的纯真与初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地区差异现状,更加坚定地为人生目标奋进,以后有能力为乡村建设做出一些改变。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也许有些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他可能是一棵参天大树。

希望国家和社会更加关注这些农村孩子,让中国农村的师资水平和教学力量更加强大,让每个孩子都以多彩绚烂的姿态,共同装点祖国的大花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