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老师,还有评高级职称的必要吗?

陈依德


47岁的教师,还有评高级职称的必要吗?问这个问题,实在是多余,这样的好机会,别人抢都抢不来,自己有机会还不紧紧抓住?四十多岁评个副高,能享受副高待遇,工资提高一大截,而且到退休还有评正高的可能性,在职工资高,退休工资水涨船高,

工资比中级职称将近翻一倍,何乐而不为。

即使评上了,没有岗位聘用,也可以排上队,论资排辈等机会,终有聘上的希望,如果评不上,即使有岗位也和自己没有关系。每年全国的正高只有三千多人,平均到每个省,几乎只有两位数。正高虽然很诱人,但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最现实的就是享受中级职称,四五十岁评个副高,到退休能不能享受待遇,并按副高待遇退休。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讲,专业技术人员55岁退休,但如果评上了副高,即使没有岗位聘用,不享受副高待遇,也可以延迟到60岁退休。在职人员工资待遇、公积金、在职补贴等各项加起来,多拿个十几年很轻松。退休后工资收入少了,调资幅度也小,和在职人员没法比。如果想正常退休,也可以在55岁时提出申请,根本不会影响任何事。


职言管语


哈哈,我1972年生,正好47岁,2018年7月也正好评上了副高,从九级一下跳到了七级,2019年调整工资比去年正好多了450,连带一年一个涨一个星级,从3800涨到4300多,我感觉从地狱到了天堂😛人生的追求莫过于如此,有比涨工资更快乐的事吗?还真有!肯定有,但这不光是物质上满足,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富足与追求,对一般教师而言,从此便心安理得了。人生的追求,一个教师的追求还有别的吗?副高便是一种认可,!所以到了47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种需求,一种满足,有必要,绝对有必要。这是真实的,没有虚假的!


举杯妖月6


以前也答过类似的题,当时还兴致十足地想拼正高职称,但对比正高职称评定条件,发现自己还有差距。而且更致命的是职称职数有规定,如果不是早做准备,年纪大的比年轻些的老师没有一点优势,按照打分条件都竞争不过年轻些的老师,而且以后差距会拉大,难怪有些老教师放弃职称了。现在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能不能的问题,我也在想要不要再拼一把。

一、过去没有评正高的政策,错过积累资本的机会。说实话早先小学没有评副高职称政策,而中小学都没评正高的政策,而一旦评上副高职称后就斗志降低,没那么拼了,在正当年时没有积下评职称的资本,现在再去补是比较困难的。比如竞赛课,你快五十了还去跟二三十岁的年轻老师同台竞技?就算你有心,也不一定竞争得过年轻人。

二、后生可畏更有冲劲。在职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打分排队老教师不占优势。老教师唯一优势是教龄长,但所占分有限。而后生代凭借年轻、高学历,同时是一路拼过来没有停歇过,冲劲十足。竞赛课、教学成果、本身参与技能竞赛、带学生比赛等等都是加分项,没几年就评比分超过老教师了。

三、能争取还是尽量争取吧。评上高级职称后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也算是对自己几十年教师生涯的一个交待。四十多岁其实是经验丰富,能担大任的年纪。如果放弃争取评高级职称,人就会显得没那么积极进取,而争取评高级职称,会让你更有斗志,从而能取得更好成绩。于公于私,积极争取高级职称都是有益的。只是真要达到要求也确实够折腾的,比如班主任任职、支教经历等,会让老教师苦不堪言。

由此可以看出,评高级职称教龄十年以上就可以,老教师的二、三十年教龄优势不大。而在教学教研上及业绩成果上,老教师已经落后于三十几岁的年轻教师。因为老教师一般不会再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也大都不再带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而微课、课件等方面的技术还不如年轻老师。所以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老教师已被年轻教师全面超越。一旦职数饱和,那么老教师可能一辈子与正高职称无缘了。


良心老师


正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好像全县也只有二个,所以,这里我只说副高。

如果有机会,有实力,别说47岁的老师,60岁也有必要。我2012年评上的,其时也40多了,与我同时评上的还有一位刚退休的老师——因评的指标是2011年的,他也有资格参评。

他评上后,补发了2011年下半年的工资,近3000元,退休后的待遇也得到相应提高。一时间,他被传谈为“福将”。

普通中小学老师,几乎个个评上副高时都近50了——我一发小,去年好不容易评上了高级(小学老师),都已51岁了,高兴得很,仿佛做梦。最最关键的是他一评上副高,6级岗正巧有个空位,再往后即将有一位专技5级的老师过几年就要退休。乐得他直呼过瘾,很有可能退休前比我的专技岗还要高一级。

在当今这样的环境里,三十多岁能评上副高真没几人。再说了,现在国家有政策,女教师副高职称或许可以延迟到60岁退休,这对精力偿好的老师来说,或许还是一项福利!

47岁,离退休还有10多年的教学生涯,努力争取一下,一定会有意外惊喜的。

多少人一辈子都评不上高级职称。我学校今年3月份有一位女老师退休,职称只能定格在中级,专技8级,此生无望上副高。

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努力去争取。


种金易


47岁并不老,关键是其他各项条件有没有可能,如果有,那就努力争取,事在人为。

同样47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工作,可能性会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我,在乡镇小学,副高职称,普通教师,想评正高根本不可能。因为和我年龄相仿的,甚至比我年轻的领导,都想评上正高,名额却是凤毛麟角,我怎么能竞争过他们呢?

所以,年龄47,根本不是问题,就看自己的本事了,当然机遇也很重要。



木易心平


40岁~50岁之间评一级职称晚了点,但评高级职称正当年,怎么会没必要呢!我觉得很有必要。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如果是想着熬到50岁人人都能破格评高级这样的好事,于是47岁选择放弃申报是大错特错的。不限制条件人人都能享受的好事其实也就不是什么好事,自己努力争取来的荣誉和别人统一发放的福利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再说50岁或者退休前都可享受高级职称的说法从来不是可靠的,也是未知的,47岁放弃是消极不明智的做法,注定要后悔的。

第二,如果是不在乎钱,也不在乎荣誉的人怎么又会选择做教师这个艰难的职业呢!怎么又能坚守到47岁呢!所以47岁还坚守在教师岗位,晚年的成就感也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了,一般不可能改行获得更大成就了。既然要扎根于教师岗位,47岁离退休还远呢,又怎么可以得混且混呢!只要自己有追求,自己努力,领导又怎么会为难阻止一个47岁还努力有追求的老教师评职称呢!所以47岁正当年,没有理由放弃,放弃注定要后悔的。

第三,47岁也许自我感觉精力不太足了,评职称的确需要花精力,花时间,很伤身也很伤神。就算硬件达标了也还要准备无数资料,填各种表格,写各种履历,总结,别人也无法代替。如果这是你放弃的理由那么只能说你有点懒散懈怠不愿吃苦,或者说你没有信心。但如果你仔细算算,想想你为何要当老师,是否想当一名被大家都认可的老师,是否想做一名有自豪感的老师,你就明白:吃苦耐劳,充满信心本来就应该是一名老师该有的品质,所以你应该树立信心,做好吃苦准备申报职称,放弃了你肯定要后悔的。

总之,教师申报职称不算追名逐利,早评晚评不要太介怀就行了。除非有人为因素阻碍你,否则50岁前永远不放弃就对了。就算有领导为难阻碍你但阻碍不了你无数年。阻碍一个人前进的只有自己。


李丽935


评的那个"高级职称"有什么意思,我一辈子没评上也过来了,不少个什么。我的一位同事,既无文凭又无成果,千方百计也弄了一个"高工",另一位,更上一层楼,"砖家"都弄上了,那管他人议论纷纷。我的一个侄子说,他们办公室的人,除了新来的,都是"高工"。你听了以后哈哈一笑就算了吧。


用户6582751258224


47岁的教师,还有必要评高级职称吗?

答案很肯定,有必要!为什么呢?咱们来分析一下。

47岁的教师,不管男女,评上了高级职称,至少能干到60岁才退休,刨去评职称和聘任上岗的这一年,好歹还能拿12年高级职称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嫌我掉到钱眼里了,这是个实打实的理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为接近世界本质的一句话,读过书的大多数对此耳熟能详。

谈经济利益并不是丢脸的事,丢脸的是不正大光明的谈而在私底下不知廉耻地捞!西方有句谚语叫“口袋空空,腰杆不直”,中国也有句古话叫“人穷志短”,为什么教师不能通过正常的职务晋升享受更优厚的待遇呢?老祖宗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只要“取之有道”,君子大可以爱财。没有必要遮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除了经济利益最大化,还有个荣誉感的问题。人都是要面子的,不管怎样,高级职称总比中级和初级要喊得响亮。说句不怕得罪人的话,讽刺高级教师的,多是没有评上或没有资格参评高级职称的。口头上臭高级教师没水平,心里怎么想的也用不着再公开了。再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评不评得上是机会问题,想不想评是态度问题。

除了上述两个理由,还有一个原因是不能把世界拱手让给不如自己的人。既然看不起有些人用不光彩的手段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为什么不自己用实力去赢取应得的职位呢?每多一个德能配位的人,不就少一个德不配位的人了吗?不想看到不公正的现象,逃避不是办法,自己去努力,把事情往公正的方向去做才是最好的办法。不想看到某些人炫耀示威的嘴脸,那就去用实力把他们打落尘埃!


剑客谈教育


47岁的老师当然有评高级职称的必要。如果你是男老师,你还可以在教育战线上奋斗13年再退休;如果你是女老师,晋级后你可能还享受延退的待遇。

现在的教师职称评定都设定名额,上级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高级职称的评定名额分配到各校,各校按照上级职称评定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本校的职称评定方案,各校职称评定小组按照参评教师提交的材料和民主测评结果进行评定打分。但不管怎样,论文(著作)、科研课题往往是必备的,各种优模荣誉更是加分的“硬头货”,特别是县级以上的荣誉加分要远高于校级荣誉,如果评优选模不公平就会造成老师之间矛盾的出现;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发挥高级教师的作用,规定已取得高级教师职称的女教师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打破55周岁退休的规定,可申请60岁退休,因此出现了不少延退的女教师,占用了学校高级职称的名额,有的身体不太能承担教学任务,但仍然也申请了延迟退休。一些老师要晋高级职称,学校却没有名额,进一步加重了晋级的矛盾。有的老师晋上高级以后,却从一线转到后勤,浪费了高级教师资源。

总之,50岁左右的老师也要争取晋高级职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及时解决职称评定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 特别应该给老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偏远地区教师以优惠政策,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


芳华校园


47岁的老师,还很年轻,离退休还有10多年,正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骨干,为什么不去评高级职称呢?“三味”也是50岁才评上的高级教师(副高)哦。

不过,“三味"也不清楚题主的具体情况。最终决定评还是不评,也得考虑自己实际,量力而行!毕竟职称不是教师职业和生活的全部

老师们都非常清楚:现在评个高级职称真心不容易!除了指标名额上的问题外,还得在资历、能力、业绩等方面达到足够的条件。


据“三味"对身边同事的了解,50岁左右的老师在对待高级职称这事上,有态度截然不同的二类人:

一类是,正在风风火火争取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向着高级职称进发且势在必得的老师

他们的年龄也是50岁左右,大多取得中级职称约有10年,因岗位原因,十档、九档居多,八档很少。他们一直是教学一线骨干教师,各级教学奖、优、先等荣誉比较丰厚,评高级的条件也很充足。只是因多年来指标缺乏,一直没有机会申报。近几年指标稍多了,特别是够20年乡村教师教龄的,已不受指称限制,这才让职称梦“休眠”了多年的老师又重新点燃希望。

有了希望,工作就有了激情!我感觉这一群体的老师,教学热情很高,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活动,搞课题,写论文,录课晒课等,似乎又回到了人生职业的第二个青春期!

他们一个主要愿望之一就是:要尽快评上高级职称,缺少什么条件,就尽力去争取。既使够条件,为增强竞争力,多多益善

!

另一类是,距离评高级职称的条件差距较大,且缺乏与年轻教师竞争的勇气,已经放弃晋职愿望

这些老师,或由于性格追求原因,或由于工作能力原因,或由于身体精力原因,或由于学校人事安排原因……在晋职条件上(如教学业绩、课题科研、班主任经历等)贮备不足。而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精力不足了,也不愿拿命赌职称。教学上凭良心,过得去就行了,工作能轻松就尽量争取轻松些,至于任何荣誉之类,从不奢求。工资待遇上上面有加就加,没加也没办法。

这类老师,常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钱多多花,钱少少花。保养好身体要紧,多活一年多拿一年工资,也不亏!

不知题主属上面所讲的哪类情况?如果是前一类,建议尽力去搏一下。

如果是后一类,那我也建议你三思。若感觉太辛苦,就放弃吧!中级职称干到退休的老师很普遍,也不是什么人生憾事!工作和生活愉快,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哦。

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味聊教育】, 让我们一起从新角度看教育老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