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中百遭發改委特別審查 永輝超市:目前無影響

收購中百遭發改委特別審查 永輝超市:目前無影響

中國商網 唐硯/攝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日,永輝超市發佈公告稱收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特別審查告知書》,內容是對其要約收購中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百集團)一事進行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審查於11月8日啟動,預計60個工作日內完成。關於此事,中國商報記者聯繫了永輝超市相關人員,對方表示,特別審查目前對公司要約收購中百集團沒有造成影響,屬於例行公事的信息發佈。

收購或存變數

今年8月21日,永輝超市收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安全審查申請表和補充申報文件的郵件。9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資司在《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受理通知》中表示正式受理該項審查。

原本的例行審查變為特別審查,有專家認為,這種情況並不多見,永輝超市收購中百集團或許存在變數。

特別審查中的“外資”是指永輝超市第一大股東牛奶有限公司。永輝超市半年報顯示,牛奶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19.99%,略高於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的14.7%。據悉,牛奶有限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牛奶國際在香港的主要經營體,其手握7-11、宜家家居、萬寧等企業的經營權,同時還間接持有美心50%的權益。據悉,美心是一家著名的餐飲業公司,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等地從事飯店、快餐銷售、蛋糕店、咖啡店以及公共餐飲業務。

2015年4月7日,永輝超市發佈公告稱,公司以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引入牛奶有限公司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認購股份價款總額約為57億元,以現金方式結清。

牛奶有限公司的加入為永輝超市帶來了豐厚的現金流。當時有機構投資者表示,在57億元資金中大概有40億元用於開店,摺合店面數為150-200家;4億元用於信息化升級及電商;1億元用於中央廚房;7億元用於物流及食品安全監測;5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此外,從經營上看,永輝超市引入牛奶有限公司,雙方可以在全球採購、食品加工與安全、自有品牌產品的開發、高端超市、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人員借調與培訓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為何如此看重中百集團

除了引進外部投資者之外,永輝超市還鍾情於對外擴張。在眾多的投資標的中,永輝超市尤其重視中百集團的控股權。

在湖北商業體中,中百集團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網點遍佈全省。截至今年三季報期末,中百集團連鎖網點達到1309家,其中,中百倉儲超市186家(武漢市內82家、武漢市外且湖北省內73家、重慶市31家);中百超市726家;中百羅森便利店370家;中百百貨店9家;中百電器門店18家。

中百集團三季報顯示,武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旗下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商聯)和武漢華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漢投資)分別持有中百集團20.07%和13.93%的股份,總計持股比例達到34%。

從2013年開始,永輝超市頻頻舉牌中百集團。2013年11月5日至2014年1月9日,永輝超市通過深交所集合競價買入中百集團3405.11萬股股份,佔中百集團總股本的5%;2014年1月15日至2月28日,永輝超市再度買入中百集團5%的股份;同年3月5日至4月18日,永輝超市再次買入3405.1萬股股份,三度舉牌中百集團;同年12月,永輝超市四度舉牌中百集團,持股比例增至20%。

此後,永輝超市偃旗息鼓了幾年,2017年6-7月,永輝超市全資子公司重慶永輝再次買入中百集團3405萬股,這是其第五次舉牌。

面對永輝超市的強勢舉牌,武商聯和華漢投資幾次聯手增持對抗。因此,永輝超市至今未能取得中百集團的實際控制權。

在第五次舉牌後的兩年內,永輝超市暫停了收購行動,今年3月28日,永輝超市一紙公告又拉響了股權爭奪戰的警報。永輝超市向中百集團發出要約,計劃將其直接和間接持有的中百集團股份從29.86%提高至最多不超過40%。本次要約屬於部分要約收購,不以終止中百集團的上市地位為目的。

從短期來看,永輝超市急於拿下中百集團似乎有穩固軍心的意圖。其曾先後接觸過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等收購標的,但最終被蘇寧和物美截和。兩次收購失利對於永輝超市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戰略損失。

從長期來看,永輝超市的經營區域集中在東南地區的福建和西南地區的重慶,而在中部地區的湖北市場卻只有一家門店。眾所周知,湖北本土零售業非常強勢,外地品牌貿然闖入很可能水土不服。永輝超市若想佔據湖北市場,通過兼併來達到目的似乎是最溫和、最可行的方式。而中百集團對於永輝超市可謂是理想標的。

但是中百集團是否能成為永輝超市戰略擴張的利器呢?有分析認為,作為老牌國企,中百集團在武漢地區根基深、網點多、擴張快的優勢突出,但是其也面臨著嚴重的經營壓力。數據顯示,上半年,中百集團實現淨利潤0.36億元,同比下降92.08%;新增商業網點87家,關閉門店68家。

業內人士認為,永輝超市有過多次入股上市公司的經歷,對象包括紅旗連鎖和國聯水產等,在投資後與上市公司達成合作,形成協同效應,是其最常見的做法。上述入股後的操作也為此次要約收購中百集團後續整合提供了經驗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