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市值大變革!H股“全流通”全面推開,聯想、中航科工已經先行,南向資金有新玩法?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

剛剛,證監會表示,經國務院批准,現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符合條件的H股公司和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可依法依規申請“全流通”。

2万亿市值大变革!H股“全流通”全面推开,联想、中航科工已经先行,南向资金有新玩法?

分析人士指出,在試點經驗基礎上穩步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有利於促進H股公司各類股東利益一致和公司治理完善,助力境內企業更好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獲得發展,也有利於香港資本市場發展。

什麼是H股全流通?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H 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申請“全流通” 業務指引》,H股是指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 2019年11月15日, 港股市場有H股 280只,H股總市值約23萬億港元,A+H股 116只。此前多家市場機構估算,全流通涉及的單H股公司股份市值接近2萬億港元。

H股總市值排名前十公司

2万亿市值大变革!H股“全流通”全面推开,联想、中航科工已经先行,南向资金有新玩法?

“全流通” 是指H股公司的境內未上市股份(包括境外上市前境內股東持有的未上市內資股、 境外上市後在境內增發的未上市內資股以及外資股東持有的未上市股份) 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H股公司或擬申請H股首發上市的公司以下類型股份可申請H股“全流通”:一是境外上市前境內股東持有的內資股,二是境外上市後在境內增發的內資股,三是外資股東持有的未上市流通股份。現階段,“全流通”股份上市流通地為香港聯交所。

H股“全流通”申請納入中國證監會現有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公開募集股份及上市(包括增發)審批”行政許可程序辦理。結合“全流通”事項特點精簡優化的申請材料目錄和審核關注要點已在證監會網站公佈。H股公司可單獨或在申請境外再融資時一併提出申請;未上市的境內股份有限公司可在申請境外首發上市時一併提出申請。

本輪H股“全流通”試點工作,始於2017年。

證監會於2017年12月29日宣佈,啟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試點,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將遵循"成熟一家、推出一家"有序方式推進。

證監會分別於2018年4月20日和5月7日核准聯想控股和中航科工兩家H股企業實施“全流通”試點的申請。

2018年7月6日,證監會表示,已經證監會核准開展試點的兩家企業,均已完成股份跨市場轉登記及香港聯交所掛牌、外匯額度申請、銀行和券商賬戶開立等全部準備工作,並按香港市場的有關規則進行了信息披露,相關股份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

2018年7月10日,威高股份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函件,成為全國首批3家H股全流通試點企業之一。

近期,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今年6月陸家嘴論壇上宣佈的中國資本市場9條開放舉措已經落實了5條,剩餘的4條年底前也將基本落地,包括抓緊發佈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等。

H股“全流通”加速推進

赴港上市路越來越寬

證監會表示,將按照“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原則,積極穩妥、依法依規推進此項改革工作。

H股“全流通”涉及的單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存量不大,相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總市值的不足7%。“全流通”申請經核准後,相關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可轉為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根據技術系統開發進度,相關H股公司境內股東增持本公司香港流通股份的功能尚未上線運行,將待技術系統開發完善後按程序開通。

在試點經驗基礎上穩步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有利於促進H股公司各類股東利益一致和公司治理完善,助力境內企業更好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獲得發展,也有利於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認真貫徹“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斷完善境外上市監管規則制度安排,更好支持企業和實體經濟發展。

天風證券指出,“全流通”對存量H股將產生積極作用。對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來說,全流通將方便上市公司母公司的減持,增加其和機構投資者的溝通,降低信息不對稱。同時,流通股的增加有助於H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已經掛牌的H股的長期發展帶來好處。該機構認為,內地上市公司大多通過H股或者紅籌股等渠道在香港市場掛牌。如果上市公司的內資股東希望在香港市場減持,那麼往往需要在海外搭建VIE架構,通過海外公司控股內陸經營實體來實現港股減持,這種方法需要多道手續,上市工序較為複雜。雖然H股上市不需要搭建VIE架構,但是內資股股東也無法在香港市場上減持,導致部分公司不願意在港股上市。全流通使得內資股股東可以無需通過VIE架構就直接在香港市場減持,將會吸引更多的內地公司通過H股赴港上市,改善H股結構。

川財證券表示,“全流通”擴大H股融資渠道,完善企業治理、提升估值水平。H股“全流通”將為非流通內資股引入市場化定價機制,激活存量資產,擴大融資渠道。在“全流通”條件下,內資股獲得了資本處置和流轉的空間,流通性和市場參與度有望增強。內資股流動性的增加,有助於加速企業混改、完善公司治理、增強管理層激勵等。此外,H股“全流通”的開展有利於優質H股增加流通市值、優化資金配置需求,降低折價率、提升企業整體估值水平。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在題為《推廣H股全流通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文章中指出,H股“全流通”對於已上市H股推動企業改革、強化資本市場功能、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均有著明顯的正面意義。隨著H股“全流通”試點圓滿完成,H股“全流通”全面推廣條件已具備。巴曙松建議,H股“全流通”之後在資本流動限制上可以考慮適當放鬆。首先,資金結算可以考慮以人民幣計價,從而緩解匯率波動問題。其次,監管者可以設立一定的額度,允許內資股股東變現資金投向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產。這一變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內資股股東變現資金的划向問題,滿足股東資金在境外配置的需求。

H股“全流通”改革

對A股市場運行無直接影響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全面推開H股“全流通”改革答記者問時表示,H股“全流通”改革對A股市場運行並無直接影響。

改革只涉及僅在香港市場上市的單H股公司,相關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H股後將全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交易。A+H股公司並不涉及“全流通”的問題。目前,單H股公司境內未上市股份存量不大,僅相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股份總市值的不足7%。試點經驗表明,試點公司和相關股東申請實施H股“全流通”,更加關注境內未上市股份獲得市場化的估值,擴大公司在香港上市股份的流通規模,認為這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投資H股公司,有利於公司長遠發展和股東利益。H股公司實施“全流通”後,受國資管理、維持控制權和市場估值水平等多種因素影響,預計相關股東特別是大股東的交易活動將較為有限,對市場運行影響不大。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同樣認為,H股“全流通”改革更大的意義是實現機制上的合理化,也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舉措之一,將加大港股通及滬港深港通標的和額度,更有利於互聯互通。

戳!

2万亿市值大变革!H股“全流通”全面推开,联想、中航科工已经先行,南向资金有新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