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也怕冷!秋冬季护眼记住这几个字

秋冬季寒冷空气袭来,大家会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保暖,但却时常忘记我们的眼睛。实际上,我们的眼睛也怕冷,很多眼疾在秋冬季表现的更加明显。

眼睛也怕冷!秋冬季护眼记住这几个字

秋冬护眼,请记住这几个字!

1.“远”:看远防近视

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会导致睫状肌痉挛,产生视疲劳,甚至引发近视或眼疾。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欢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看电视,距离近、时间长,再加上屏幕光线的刺激,非常容易导致近视加深、眼睛干涩、血丝、黑眼圈等问题。

建议:连续看近处45分钟,就应该抽出5分钟左右时间看看远处,可以站在窗口往远处和绿色的地方看;如果高楼林立,往楼顶看也可以,但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直射眼睛。

2.“动”:转动眼球缓解疲劳

闭眼转动眼球,这样能放松眼部肌肉、醒脑明目。但需要提醒高度近视的患者,转动眼球时一定要慢,不要太快,以免对视网膜造成伤害。

建议:除了转眼之外,疏通眼部经络也是个好方法,通过按摩四白穴、睛明穴、太阳穴、眉中穴等眼周穴位,可以加速眼周循环,放松眼部肌肉。

眼睛也怕冷!秋冬季护眼记住这几个字

3.“暖”:熨目通经络

眼部的血管比较细,天气冷的时候,血管会收缩,由于有眼睑保护,一般人都可以适应这种温度变化。但对某些特殊人群来说,寒冷可能成为眼疾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眼部血管较为脆弱,在天冷时应该格外注意眼睛保暖。过敏体质的人,冷刺激还可以诱发过敏性结膜炎。

建议:可以尝试“熨目”:闭上眼睛,两手手掌相互摩擦到发烫,然后迅速地按扶在双眼上,这时眼睛会感觉到一股暖流,注意在熨目前一定要洗净双手。

4.“润”:眨眼防干燥

滋润眼睛最主要的就是靠泪液,它有滋润、营养、清洁和杀菌的作用,以维持眼表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眼球表面有一层泪膜,如果长期暴露于空气中,泪膜可能变得不完整,保护作用就打了折扣。眨眼可以使泪膜再次均匀分布。

建议:当看东西久了觉得疲惫的时候,不妨眨眨眼睛或者闭上眼睛休息一下。此外,现在很多人都把滴眼液当作必备品,有事没事就滴上几滴,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眼睛也怕冷!秋冬季护眼记住这几个字

以下是秋冬季节一些常见眼疾及应对措施:

No.1迎风流泪

秋冬季节天冷风大,眼睛易受冷刺激,泪腺分泌能力增强,泪小管周围肌肉遇冷收缩,便出现了“迎风流泪”现象,老年人因泪腺泪道功能退化更易患病。

若患者鼻泪管畅通,可能是沙眼或慢性结膜炎。

如何应对:

建议大风天减少出行。若要外出先做好眼部防护,戴上防风镜,使眼睛少受寒冷空气的刺激。

No.2干眼症

秋冬季比较干燥、泪液蒸发较多,加上很多人户外活动减少、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上网等、长时间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很容易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等症状。

如何应对:

天气寒冷时,注意避免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和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尤其是那些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睛非常容易干涩。可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会并眨眨眼睛,或用热毛巾敷敷眼睛,以缓解眼睛干涩的症状。

勤眨眼睛有利于泪水的分泌和分布,促进眼球湿润,保护眼球。

No.3青光眼

秋冬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人的眼压会急剧升高,极易诱发青光眼。

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觉后症状缓解或消失。但是也正式这一缘故,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会被忽视,更有患者认为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应对:

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以免因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或堵塞诱发青光眼。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一旦有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青光眼发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注意保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No.4眼中风

眼中风是因为血管硬化、血管内皮损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

如何应对:

预防眼中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各类老年病,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放松节奏,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

此外,还要调节好情绪,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