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中的文化之河南燴麵:中原人民的苦難與包容

味道中的文化之河南燴麵:中原人民的苦難與包容

上大學時候一個河南的同學曾經自豪的說道:“來我家玩,一天三頓飯,連著吃半個月絕對不重樣。”我為了驗證他的話,不遠千里去找他玩耍,在河南逛了一個星期,吃了一個星期,真的是大飽口腹之慾。

河南是美食大省,尤以麵食為著,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燴麵了。說起燴麵,其實沒有什麼神秘之處,在飲食無地域之分的今天,燴麵也是遍地開花,大城小縣隨處可見。現在的人們,每天面對最大的難題就是“吃什麼”,一到飯點便不由的開始犯愁,此時樓下燴麵館就成為了“懶人”們的首選,燴麵裡有菜有肉,有湯有飯,吸吸溜溜的來上一碗,騙飽了肚子,滿足了味覺。

雖說燴麵不是稀罕之物,可要說真能吃出味道來,還得到河南。也許是心理原因作祟,我覺得地方美食只有到了當地才能品出味道。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美食亦是如此。在文化的沉澱中,語言可能變了腔調,名勝古蹟可能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有食物,在人民的生存需要下可以傳承不斷,雖然酸甜苦辣鹹的味道有添有減,但是對食物執著的情感卻鐫刻在嘴裡、心裡,世世代代從未改變。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河南的燴麵以及那碗麵中蘊含的中原人民的飲食文化。

味道中的文化之河南燴麵:中原人民的苦難與包容

燴麵的由來

關於燴麵的由來,查閱了好久的資料,眾說紛紜,真假無從分辨。你我皆凡人,既不是專家學者為求真實,也不是商家宣傳以正名號,索性就不再計較,傳說傳言全部當真,權當笑談。

燴麵的歷史傳說最久遠的可以追溯至唐太宗時期。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沒當皇帝前,在一次戰爭中落難逃亡,飢渴難耐,柳暗花明中幸遇一農家,農人樸素熱情,用剛剛補到的鹿肉做了一鍋鮮湯,匆忙中將面拉扯成條狀下入湯中,不曾想香甜無比,李世民吃的是興高采烈,補充好體力後,唐太宗得以迴歸軍中。日後他登基為帝,回憶起此等情景,懷念美食,遂令人尋訪民間,學得此面製作方法,日後逐漸演變為燴麵。

燴麵還有一種離現代較近的傳說。抗日戰爭期間,一趙姓廚師和幾位幫廚某日正要吃飯,忽遇日軍空襲,他和眾人只能匆忙逃命。空襲過後,趙廚師回到店中,不忍將飯食倒掉,便將飯菜一股腦倒入鍋中燴著面吃,發現味道很好。於是他開動腦筋,將此類麵食做法加以改良,選用上好的羊肉,放入各種佐料以及黃花木耳等時鮮的菜蔬,河南燴麵便由此產生。

除了上述兩種說法之外,還有慈禧西逃說、羊肉泡饃改良說等一系列傳說故事,這裡不再贅述。燴麵的傳說故事,很多是經不起推敲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河南人民對它的熱愛。

對於一碗麵的來歷傳承喋喋不休的爭吵和考據,也向我們展現出了河南人可愛認真的一面。大家試想,在坊間的街頭巷尾,在一間間煙氣繚繞的麵館中,幾位老人為了證明自己知道的燴麵的歷史是唯一的正確,吵的臉紅脖子粗,口乾舌燥之時來口香鮮的麵湯,老闆點著一支菸在一旁樂呵呵的看著,直到酒足飯飽,人去樓空。這樣的場景本身就是燴麵的歷史,無關王侯將相,是非沉浮,只關乎人間煙火,家長裡短。

一碗燴麵,吃不出什麼深厚的歷史,吃出來的只有心安理得,隨遇而安。

味道中的文化之河南燴麵:中原人民的苦難與包容

中原地區人民的苦難化成了燴麵的濃湯:有了味道,熬了時間

古代帝王建立封建王朝的標誌之一,就是佔據中原地區。所謂逐鹿中原、問鼎中原,才顯示出一個封建王朝的正統性。可就在這逐鹿和問鼎的過程中,帶給中原人民的是頻繁的戰亂,再加上黃河等水域的引來的自然災害,河南人民所承受的苦難千百年來從未斷絕。

苦難的歷史帶來的是苦難的文化。過去,中原地區的人們一次次背井離鄉,一次次骨肉分離,一次次家破人亡,又一次次的重新站起,重建家園。不安定的生活帶給中原地區人們的,是對家的渴望和不自覺生出的防備的心態。他們看似習慣了四處漂泊,實則內心深處鄉土觀念最重,他們為了生存引來無數非議,實則心地善良,心懷美好。苦難沒有消磨中原地區人們的意志,反而讓他們生出對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希望。

食物最能反映出人們的情感,麵條是其中的代表。我們來看看燴麵:大大的碗,羊骨熬出的濃湯,用料實在;碗中有肉有菜,好似親人聚會時的團圓盛宴,吃一口,就離家近一步。燴麵看著繁複,吃著確是簡單,人間百味一碗盛,大口吃下,美滋滋的說聲:“中!”豪爽又實在。

走在河南各地,文物遺蹟所處可見,其中一些想要看上一眼,需要付出不菲的門票。一處處不同朝代的遺蹟,就是中原人一次次的苦難的見證。在每個喧鬧的景點旁邊,你總能找到賣燴麵的飯館,或富麗堂皇,或街邊野攤。我們一邊吃著燴麵,一邊看著文化的過眼雲煙,彷彿會產生一種錯覺:苦難從未來臨過這片土地,就像燴麵中的濃湯一樣,只是歲月把時光煮了又煮,終究味道變濃,過往變淡。

味道中的文化之河南燴麵:中原人民的苦難與包容

燴麵的“燴”出了中原地區人們的包容

燴麵的精髓在於一個“燴”字。我們所瞭解的燴,就是大雜燴。各種食材放在一起,味道混合成鮮美,可以滿足不同的口味。燴麵就是這樣一種面。它不僅僅拘泥於羊肉菜蔬的“燴”,也可以根據不一樣的人群變換出不一樣的搭配方式:三鮮、五鮮、純素等等。

在河南,你會找到正宗的羊肉燴麵,也可以尋得符合自己口味的“不正宗”燴麵。在各地掛著各種招牌的“河南正宗燴麵”麵館中,我們發現,燴麵的正宗與否只與老闆是不是正宗的河南人有關,而於燴麵本身無關。這在講究美食的正宗性的我國飲食文化中極其罕見。

按理說,經歷苦難的人們群體性格難免偏頗,有著莫名的怨氣和執拗,可這樣的情形,絕對不會出現在河南等中原地區人民的身上。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的只有包容。而燴麵就完美的體現出了中原地區人們的這種包容。

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各路人馬在中原地區來了又走,融合也糾纏。曾經的“胡”,曾經的“漢”,早已交織在一起,分不出你我,分不開血緣。就像燴麵一樣,形形色色的食物下到了同一個鍋裡,出鍋後,盛進了同一個碗。我們不會說這是羊肉面,這是蔬菜面,這是什麼什麼面,只會說:這就是一種面,叫做河南燴麵。既然燴在了一起,就不會再去強分你我。於是,心胸開闊的中原人,努力的耕種著自己的土地,把生產出來的糧食輸送到各地,直到今天,以河南為主的中原地區,仍然是我國糧食生產主要基地,養活著萬千黎民。

也許,在中原地區的人們的心裡,過往的任何榮耀和詆譭,都像燴麵一樣,吃了也就吃了,痛痛快快的的打個飽嗝,快快樂樂的繼續生活,畢竟,幸福值得這碗麵!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