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滅亡時,其餘三個汗國為何不來救援?它們都在幹嘛

蒙元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廣闊的大一統王朝,它由成吉思汗創立,經過數代人的擴張,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由於帝國的疆域過於龐大,人口眾多,文化習俗差異性強,宗教信仰也多種多樣。面對這複雜多樣的現實環境,作為蒙元帝國的統治者,成吉思汗選擇了將帝國一分為四,分別交給他的四個兒子統治。按理說,被分封的四個汗國,同屬於蒙古人,理應親如一家。但是,為何在元王朝被朱元璋推翻時,其餘幾個汗國都不來救援呢?

元朝滅亡時,其餘三個汗國為何不來救援?它們都在幹嘛

成吉思汗將帝國的疆域分成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元王朝,這四大帝國,統稱為蒙元帝國。在蒙哥大汗死後,這四大汗國的統治者,為了爭奪帝國的最高統治權,開始大打出手,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最終,忽必烈在這場戰爭中勝出,成為了帝國新的統治者。失敗後的其餘汗國,不承認忽必烈的統治地位,蒙元帝國開始分崩離析,最終名存實亡。

元朝滅亡時,其餘三個汗國為何不來救援?它們都在幹嘛

金帳汗國,是成吉思汗大兒子朮赤的封地。疆域包括自額爾齊斯河西部,西至第聶伯河,南起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錫爾河下游地區,向北臨近北極圈。1242年,金帳汗國改稱“欽察汗國”。由於,汗國的蒙古人數量太少,人口主要是欽察人、突厥人等民族,統治階層的蒙古人逐漸被同化,到14世紀左右,徹底被同化成突厥人,和蒙元帝國斷絕了關係。察合臺汗國,是成吉思汗的二兒子察合臺的領地。它的疆域面積向北達到塔爾巴哈台山,南到興都庫什山,後分裂為東西察合臺汗國,實力大減,被元朝滅亡。至於窩闊臺汗國,它的命運和金帳汗國差不多,逐漸被當地民族同化,淡忘了蒙古的文化和信仰。

元朝滅亡時,其餘三個汗國為何不來救援?它們都在幹嘛

等到元朝末年,這四大汗國,要麼滅亡,要麼統治者已經不認可自身的蒙古血統,也就對於元王朝沒有了幫助的想法。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國號大明。之後,進行了北伐,攻破元大都,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倉惶北逃,元朝徹底結束了它在全國的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