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中国古代社会,除包牺氏、燧入氏神农氏外,还有关于轩辕黄帝、尧、舜等部落领袖的传说以及夏的传说。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原始货物交换图

一、商代商品经济产生的萌芽

古代文献中记载舜以后的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由治水的夏禹的儿子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如说,启讨伐有扈氏,捉到战俘罚做“竖牧”。后来,夏四世王夏后相被寒浞的儿子浇所灭,相的儿子少康逃避在虞国,虞君还“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都说明已役使奴隶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关于“夏铸九鼎”的说法,似已进入青铜器时代。

农业生产方面,《韩非子》、《论语》等书中说,禹教人民用耒耜(翻土的铲一类工具)修沟洫,并说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已有了酿造业。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商代农业生产图

古代著名的历法就是以夏命名的“夏历”也表明了农业生产的进步。由于夏是当时的中央大国,天下丸州和各小部落领袖都要进贡,《左传》中记载:夏时“远方图物,贡金九牧”。交通也颇有发展,传说有个叫奚仲的人,善于造车,当了车官被封于薛。《史记》中更说夏时已经是“泥行乘撬,山行乘攆,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根据这些书籍记载,在夏代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应当有了专门的分工,私有制已经确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都产生了。交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联系扩大。看来商品经济已处于萌芽时期。但是,关于夏代的历史传说,还只能做这样一些分析推测。

二、商代的农业及畜牧业

从公元前十六世纪开始的商代是有可靠的物证和文字记载的奴隶制国家。特别是自从第二十世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此后“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一个朝代。对被称为

“小屯文化”的殷墟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生产工具、用具,几十万片甲骨上有ト辞,加上铜器上的铭文累计达五千多个字(已被现代人认识的有一千多个)还有许多宫殿、墓葬和作坊的遗迹。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甲骨文图

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生产的发达。如田字作田地,是拥有疆界、沟洫的田地的象形。农作物见之于文字的有禾、菽、稷、黍、麦等。“东土、西土”等文字也说明土地已被广泛开垦种殖,大河上下,可以想见已是一片青纱。

商代畜牧业的繁盛,可以从种类和用量的记载中得到证明。马、牛、羊、豕、犬等字都已形成。当时的祭祀用牲数量惊天,有时一次高达四五百头甚至千头。

三、商代商业产生的基础

商代被称为青铜器时代,铜器冶炼铐造、陶器制造等,是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安阳出土的大量精美铜器,说明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著名的司母戊鼎重达一千七百多斤,花纹复杂,造型雄伟,即以现代人眼光看,造型、冶炼、浇铸的技术也是高超的。小屯附近发现的冶铜作坊,面积达一万平方米,足证当时生产规模之大。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制陶也掌握了上釉技术,带釉白陶可称为原始的瓷器。商代的消费品制造手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纺织和酿造。丝织品出土残片有美丽的菱形暗花,甲骨文中有蚕丝、衣、巾等字。

酿造业发达一方面是由于农业发达能提供足够的原料;另一方面是商代奴隶主奢侈生活的需要。古书中对商王喜好吃喝玩乐的记载比比皆是,“嗣王(纣)酣身,……惟荒腆于酒”,甚至“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历史上常以喜好酒色作为纣的灭亡原因之一。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商代陶器图

商代交通工具马车已有实物出土。1972年发掘的商代墓中有车马坑,内有马骨车器、车轮、车饰。按坑中车痕可以复原当时的实样。

四、商代货币的出现与商业的兴起

商时已经普遍以贝为货币,贝的数量单位是十进制,十个为“朋”,用绳子穿为两串,分左右悬在颈子上。王对臣下赐贝多少朋,常见于甲骨上的文字记载。

商代不仅后期有固定的都城而且卜辞中有大兴土木建城邑的记载。如“贞,作大邑於唐土”“癸丑卜,作邑五。”“甲寅卜争贞,我作邑。”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从以上所引的简单的文字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商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分工,比传说中的夏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商品交换当时有了更大的发展。而货币的出现,交通工具的改良,城邑的兴起,都说明在简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基础上。作为商品交换发达形式的专门化商业已经完全具备了产生条件。故而作出我国商业产生于商代的推断,应当是合理的。至于有一种说法:“商”的命名,同商人或商业的兴起有关,现在并未找到有力的证据。

五、结语:

在离开商代比较近的先秦时期文献中,对于商代已有商业是有明确记述的。传说早在汤灭桀建立商朝之前,商的先公王亥就驾牛车以帛和牛在部落间做买卖。从理论上分析原始商业确实是从贩运贸易开始的,在奴隶社会最早有资格经营商业的只有奴隶主。上述商王亥经商的传说同理论分析很致。

商代——商业产生的朝代

《尚书·酒诰》中有周公对被推翻的商遗民训话的记录:

“妹土(朝歌,指商遗民)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还有“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都说明当时的奴隶主王公贵族,是普遍在追逐货利。以增殖货币为目的的原始商业看来确实已有条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尚书・盘庚》

《尚书・仲虺之诰》

《左传・哀公元年》

《左传集注》

《尚书·酒浩》

《史记・殷本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