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興衰——從六卿亂晉到三家分晉(三)

史記中提到,晉景公十二年,晉始作六軍,韓厥,鞏朔,趙括等人為卿,共六卿,這是史書中關於晉國六卿最早的記載。

經過一百年的發展,在這過程中,有的卿、大夫崛起了,有的卿、大夫卻衰落,甚至滅亡了。這其中,有些是因為在這個卿大夫之後百年裡沒有在此出現擔任重要之位,或者有顯赫功績的人物,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而然就被淘汰了,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得罪晉侯或者是其他某些原因被晉侯除掉了,因此整個氏族受牽連,自然在晉國也不可能在產生有影響力的卿、大夫了。

晉國興衰——從六卿亂晉到三家分晉(三)

還有一部分是被強大的卿、大夫打敗或者排擠,自然也是籍籍無名,慢慢衰落,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剩下來的卿大夫自然都是強者,都是在晉國擔任著重要職務的。當然,這些卿大夫的強大伴隨著國君地位的下降和國家霸主地位的喪失。因此我們本文就來談一談六卿亂晉和三家分晉。

卿大夫之間的戰爭(一)——六卿之亂

晉卿為世襲制,由狐氏,先氏,郤(xi)氏,胥氏,欒氏,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十一個家族把持著晉國的軍政大權,他們中的六家分別為六卿中的一卿,輪流執政,而其中執政卿權利最大,地位最高。執政卿可謂是一人之下,百官之上,史載執政卿‘一國之政,千萬人之命’。

我們來談談那些年晉國這十一個家族首先被淘汰的一批家族。

狐氏。狐氏出於晉國公族,晉初治國,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晉獻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生晉文公重耳,小戎生晉惠公夷吾,因此,狐氏家族盛極一時。最終由於和執政卿趙盾在選擇君主時產生分歧,最終逃離晉國,逃到了戎狄。

先氏。先氏我們比較熟悉的是先軫,也叫原軫。先氏的興起和晉國對外用兵有這很大的關係。在戰爭中,先氏逐步成長起來,然而先氏內部矛盾比較嚴重,最終,因為勾結犬戎,被晉侯趕出晉國。

晉國興衰——從六卿亂晉到三家分晉(三)

郤氏。郤氏出於公族,被封到了郤,因此以郤為姓。郤氏家族還是非常厲害的,其中尤數三郤(郤錡,郤至,郤犨)時家族最為興旺,但三郤也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三郤權勢過高,內外驕橫,最終被晉歷公和聯手殺害。

胥氏是晉國宗室分支,在晉文公流亡的時候,胥臣立下功勞,在後來,胥氏家族開始崛起,後來,被中行和欒氏聯手滅掉。而欒氏又被其餘六卿聯手滅掉。

經過大浪淘沙,剩下來的六卿各為一卿,在晉國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戰國策》記載‘知伯帥趙、韓、魏而伐範,中行,滅之’。經此一戰,六卿變為四卿,範式,中行氏的封地,權力被四卿瓜分。

卿大夫之間的戰爭(二)——韓魏叛智

晉國興衰——從六卿亂晉到三家分晉(三)


晉卿中只剩下了智,韓,趙,魏四家,而其中,尤數智氏權利最大。《史記》記載:當時是,晉國政皆決智伯,晉哀公不得有所制。智伯,也就是智瑤。

智瑤嬌縱跋扈,比較貪心。倚仗著自己的權勢,不僅將範式,中行的封地收歸自己,還要向韓,魏,趙索要土地。韓式,魏氏都因為比較畏懼智氏的勢力,因此都給了智氏一部分土地,但趙氏卻沒有給。因此,智瑤大怒,率領著韓,魏開始討伐趙氏。眼看著勝利在望,韓和魏卻在趙氏的勸說下,臨陣倒戈,而韓和魏本身就對智氏頗為不滿,因此三家聯合起來,引晉水灌智伯軍,最後,殺掉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

晉國的滅亡——三家分晉

晉國興衰——從六卿亂晉到三家分晉(三)

公元前376年的時候,韓趙魏滅晉,分掉了晉國國君的封地,公元前349年,將晉君貶為庶人,自此之後,晉國徹底不復存在了。

自晉獻公廢公族,任用異姓卿大夫,到晉文公設三軍六卿,再到後來的六軍六卿,最後又改回三軍六卿,不論是晉文公時稱霸,晉悼公時中興,晉定公時衰落,直至最後滅亡,卿、大夫在其中都扮演著其為重要的角色,以卿、大夫的發展歷程為線索,順著這一條線,或許我們可以更好的瞭解晉國的興衰榮辱吧。

歷史的車輪不斷的向前滾動,三家分晉,田氏伐齊,自此之後,同樣激烈,同樣燦爛的戰國時代便拉開了序幕。

這篇文章是晉國興衰系列最後一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閱讀一下我的前兩篇晉國興衰系列的文章,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