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河烈女投江

苏子河烈女投江

九一八”事变后,不屈的东北人民奋起反抗日军的侵略,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东北三省,遍地烽烟,一抔热血一抔土,十万青年十万兵,有30多万的东北青年抛妻别子,毁家纾难,将生死置之度外,投身捍卫民族尊严的战斗当中。这是近代以来饱受屈辱和苦难的中华民族第一次民众全面爆发的壮举,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

中华民族14年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共牺牲军民3500万,其中军人伤亡近500万。而真正被定为革命烈士、青史留名的只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不及万一。众多的血洒疆场的士兵,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事迹都被埋没在历史的滚滚黄沙之下。更何况由于历史“地震”造成的断裂,使一些本该被时代和历史铭记的英雄事迹沉默了好多年,只在人们战战兢兢的口耳相传中,几近淹没。

在抚顺新宾北山的英烈纪念碑上,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司令李春润、上尉刘桂贞的名字赫然在列,并且和抗联英烈李红光并列有李春润的塑像。最近几年,一些有识之士为了传承民族精神,打造城市之魂,教育启迪后人,告慰先烈英灵,修补历史空白,本着为天地立心的信念,在整理地方历史,挖掘抗日民族英雄李春润手下的宣传队的上尉连长刘桂贞的事迹时,

关注到了刘桂贞手下10多名女战士在苏子河英勇抗击侵略者,掩护主力撤退,坚贞不屈勇投苏子河的壮烈事迹。为了类比说明问题方便,我们姑且把这件事称作抚顺的“八女投江”。

为了对历史和先烈负责,也为了解除人们心中的疑惑,今天就抚顺“八女投江”事件的真实性做考证说明。今天来探究这段历史心情是复杂的,百味杂陈,就好像错过了收获时节的农夫,非得在历史的灰烬中寻找火种,况且考证这件事的真伪、这种行为本身就有亵渎先烈之嫌。即便如此,为了给这个民族保留点血性的记忆,启迪后生,昭示未来的路,也要不辞辛苦,在故纸堆中寻找活的历史,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忆中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这也未尝不是一种乐趣和追求。

证明抚顺的“八女投江”事件的真实性,首推当事人之一,经历了那场生死之战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第一方面军司令李春润的秘书关德裕的回忆记录。他在《回忆抗日烈士李春润》一文中记载:“在敌强我弱,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不得不暂时被迫从木奇向西转移。这时,队伍渐渐集合不起来了,仅有少数卫队不到三百人,到南嘉禾被日伪军围住。我许多女宣传队员战死在苏子河里,宣传队代队长刘桂贞英勇牺牲。”寥寥数语为我们记录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历史片段。关德裕这篇回忆录经亲历战事的李春润女儿李志云认定,并经东北救国会主要负责人、后来的辽宁省

政协副主席卢广绩先生认可后转交新宾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32年10月26日下午那场惨烈的战斗,年幼的李志云是在战场上慌乱中跑出来找刘桂贞阿姨的,是在刘桂贞的掩护、命令下,由一名战士才把李志云带离战场的。

后来好心的当地人到河边收尸掩埋,只在河边发现了几个包裹,里面包着女人用品。关于李春润部女兵壮烈投江的事,有历史当事人书证、人证、民间传说,至于投江女兵的人数是十三人、十五人,还是更多,历史缺少考证和记载,他们都叫什么名字,由于历史的巨大断裂,没有记载。

关于自卫军女战士战死南嘉禾一段历史,后世的史学工作者也进行了严格的考证并记载了历史。在1986年5月抚顺市政协文史委出版的《抚顺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新宾专辑)》中由佟尚撰写的《满族抗日将领李春润》一文中也做了记载:“二十六日到南嘉禾,日伪军七百余人由营盘方向袭来,李春润率部英勇反击。斯役,我军女宣传队员壮烈牺牲多名。”

上世纪90年代,抚顺市

政协文史委编撰的《喋血东边道》一书对此事有明确的记载:“……26日,李春润将所有军队带至南嘉禾,并分散休息。这时由木奇、营盘方面,共七百余日军向这里袭来。女连长刘桂贞首先发现敌军,高呼:‘快!告诉司令先走。’然后向敌开火。战斗中她腹部中弹,肠子流出来,她将肠子摁入肚里,继续与日军战斗,壮烈殉国。下午,敌机11架前来助战。日军将十几名女宣传队员围困于四道河一带悬崖边,为了不遭敌人侮辱,这些女队员一同跳入深潭为国捐躯。”《喋血东边道》一书的编撰得到了12岁即参加李春润部宣传队、曾和刘桂贞等投江女战士共同战斗过的曾任新宾县委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庞然的热心支持。

2018年7月,抚顺作家刘志宽对烈女投江殉国一事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记载,出版了《英雄少女义勇上尉刘桂贞传》。这是他几年来跋山涉水,走村入户,翻阅大量典籍的成果。通过刘志宽的调查了解,当年亲自参与作战策划转移路线的李春润的参谋处长李祥凯(上夹河人)的姨母上夹河徐家村89岁的苏秀珍,李祥凯的外孙王振坤、王振山(校长),南嘉禾91岁老人何玉翠,徐家村93岁老人杜玉生都深情详尽地回忆了战斗的情况和女战士的壮举。

笔者到南嘉禾从调查走访时路遇一青年女性介绍说,听说过这件事,是自己的历史老师说的。可见这件事在当地百姓心中是念念不忘的。由于笔者手中掌握的资料有限,仅存此记仅做以上考证说明,即便如此,我想通过以上战事亲历者及其后人的回忆记载,上世纪80年代历史学者的考证记叙,以及当地村民的回忆足以证明女英雄投江殉国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不容置疑的。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延误,这10多位女战士他们的名字,牺牲的准确人数至今无法弄清楚,恐怕将永久地淹没于历史的苍茫,好在人民没有完全忘怀她们,她们的精神和事迹不会泯灭,也不会因为他们不是中共党员而逊色。她们是抚顺的英雄儿女,她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女英雄们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