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一战时最出名的或许是德国的突击队(Stoßtruppen),但最早提出这个战术构想的,是法国军队。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早在1914年末,西线的交战双方都意识到战争将进入无止尽的消耗战,意大利跟德国都开始训练专门的士兵来渗透、侦查敌军战线。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1915年,法国陆军上尉安德烈·拉法格(AndréLaffargue)就提出了类似突击队的渗透战术,他推出了一本名为“进攻战壕的方法”的小册子,于法军中印制发行,但并没有受到协约国军的重视(只有加拿大军尝试用的使用过了这些战术)。譬如英军直到1917年2月才开始发行名为“SS 143”的战术手册来组建突击队。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1915年春天,德军也同样思索着如何突破壕沟战的僵局,德国的卡索尔少校(Calsow)和罗尔上尉(Willy Rohr)组建了实验性质的突击队。

而在东线,俄军在1915年底也开始出现由工兵组成的突击排(штурмовыевзводы),一个俄军突击排由1名低阶军官、4名士官以及48名士兵组成,配备手榴弹、头盔、短卡宾枪、转轮手枪、自动手枪跟匕首,还有额外配置钢盾与炸药。俄军还设置了专门的突击工兵与掷弹兵野战学校来培养这些部队。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在1916年几乎将奥匈帝国打垮的勃鲁希洛夫攻势(Брусиловскийпрорыв)中,俄军率先结合了短炮击滚进弹幕,大规模使用了突击战术。俄军先以短时程且精确的炮击轰炸奥匈防线(过去长时间的炮击会给予敌军后退重整且将阵地炸毁难以行进),并透过突击排打击奥匈军防线上的弱点,突破防线后突击排继续往前推进不恋战,不给予奥匈军收拢部队重整防线,残兵交给后续跟上的步兵团解决。这个战术大为成功,四分之三的俄军部队几乎都达成了战术目标且推进到任务目标线。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勃鲁希洛夫攻势的成功,也提供了德国的突击队战术(也称作胡提尔战术)的灵感,奠定了日后皇帝会战时的攻击基础。

奥匈帝国则是在1916年与1917年之间也成立了自己的突击队,师法盟友德国建置而成,而且规模更大,几乎每一个奥匈帝国师都有自己的突击营,奥匈帝国的突击队成了战争后期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战力。而另一个德国盟友保加利亚也在1916年末成立了自己的突击部队,只是规模远小于德国跟奥匈。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土耳其的突击队成立于1917年9月1日,称为Hucum Mufrezesi(其实就是土耳其语的“突击队”),全员配带改装过的德国头盔,配置手榴弹、匕首跟短步枪,接受德式训练。突击队配属在伊尔迪里姆军团(YildirimArmy Group),在西奈半岛和巴勒斯坦等地作战。

一战沙俄、奥匈及其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的突击队是怎样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