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據說國家社保官方平臺可以計算退休後領多少養老金了?

我也很好奇,自己退休後能領多少。

一直年年都在交社保養老金,但退休後能領多少,卻一直是個“神秘的數字”!

於是,我一臉憧憬,打開了網站

希望按下那個“計算”按鍵後,看到一個富有的自己!

@#¥%……&*(+納尼?!!!!!!!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點擊查看清晰大圖,還是看不懂

這紅框框裡面的東西,都是什麼意思?哪裡查?怎麼計算?

靈魂三問,把自己也給問懵逼了

但是,向來不服輸、不怕麻煩、愛鑽研的我一股熱血上頭。

盤它!今天必須拿下!

數了數,不就不到10個數字麼,挨個弄明白!

整個要是計算下來,是有點兒麻煩。

不過各位可以利用上班時間抽空乾乾自己的事情!

不要佔用到下班有限的時間

再說這些具體數字怎麼算之前,我先告訴各位在哪兒進這個“神奇的網站”。

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si.12333.gov.cn

直接把這段網址敲進瀏覽器就可以打開了。

打開後做2件事:一是在網站上註冊,二是下載官方APP。

這些步驟我就不教了,按照註冊說明一步一步來就行。

如果歲數大的父母搞不定,年輕人該出手時不能猶豫。

註冊完畢後回到首頁,在網站上可以點這裡進入養老金計算: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在APP“掌上12333”上,可以點這裡進入: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甭管從哪裡進,進入後都會看到讓你靈魂三問的界面。

接下來,咱們逐個解開這些數字之謎。

1.實際繳費年限

這個簡單,就是你目前已經累計交了多少年社保了。

從你第一份有社保工作的那年算起,到今年為止,一共多少年。

如果中間斷過,或者根本記不清有社保的工作年限了,沒關係,也可以查。

在剛才說的網頁裡可以查詢到: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查詢後,會給出一張上一年度社保繳納情況對賬單。

在表單末尾右下角,會有一個“截止到2018年末養老累計實際繳費年限”顯示。

但是這個年限只顯示的是你查詢的當前城市。

如果你在多個城市工作過,需要你選擇不同城市多次查詢後相加年限得出總的累計繳費年限即可。

這個對賬單建議下載下來,後面還有用。


2.視同繳費年限

如果你是1996年以後才工作的人,請主動忽略此段。

這個是對於我國統一建立個人賬戶前和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後才有的“產物”。

說白了,涉及到兩類人:

  • 一是96年前國企或事業單位工作的“老人”
  • 二是2014年就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

“老人”因為工作早,那個時候沒有實行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

因此如果併到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後,之前工作的年限或繳費年限,就“視同”為新制度裡的“繳費年限”累積使用。

2014年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養老金有自己的一套制度辦法。

後來國家統一給併到了現行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裡,因此之前的繳費年限也要“視同”為新制度裡的“繳費年限”累積使用。

屬於這兩類人的,都要去做這個“視同繳費”年限認定。

具體找單位人事諮詢吧,按理來說這個認定應該早就弄完了。

如果不涉及這個問題的,那麼這一項你就可以直接選“0”。


3.上年末個人賬戶儲存額

這個就是所謂的“個人賬戶”裡的錢。

咱們每個月發工資時不是都扣除一個“養老保險費”嗎,就是這個錢。

各地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統一管理這筆錢,並不是沒有利息的。

但是具體的記賬利率是多少,沒有統一查詢入口,有的地方會定時公佈。

那我怎麼知道我現在個人賬戶裡有多少錢呢?

剛才不是讓大家保存了上一年度的“社保對賬單”麼?

那個對賬單最後一行會有一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合計”,這就是你個人賬戶裡的錢,把這個數字填進去去好。

4.以前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來了,最重要、最難理解、最難計算的玩意兒來了!

首先,我們來說下這個“指數”是幹嘛的。

計算退休後每個月能領多少養老金的公式是這樣子的: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標紅色的文字,都是跟個人實際情況相關,個人能掌控

標綠色的文字,是國家的統計數字,個人無法掌控

“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的計算,是拿你退休時,個人賬戶總額,除以你的計發月數。

計發月數與退休年齡有關,退休的越早,計發月數越高,所以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數額就越低。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這個數字大家不用去記,我只是展示一下而已。

“基礎養老金”,這裡面會涉及到那個“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那這個“指數”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如下圖所示: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把圖中的文字通俗的翻譯一下,就是“你的月工資”除以“當地平均工資”,就等於“當年你的繳費指數”

然後,過去每年和未來每年都按照這個計算出一個指數,加和,再除以累積繳費年數,就等於“本人平均繳費指數”了。

這裡有2個不確定因素會影響指數大小

  • 當年的平均月工資(計入繳費基數的)
  • 繳費所在省市社平工資

“掙的越多、高出社平工資越高(最高3倍)”,這個指數就越大。

指數越大,你的“基礎養老金”(國家發的那部分)也才會越高

以上就是“平均繳費工資指數”的算法,不過咱們不用這麼去計算。

我們就清楚這個指數對領取養老金數額是怎麼影響的就好了。

回到咱們說的,因為要填寫“以前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所以算起來還要知道過往所在地社平工資。

我建議大家粗略的估計一下,比如:

首先,查一查從你工作開始到現在所在地的社平工資,一般是年度社平工資,你再除以12,就出來月度的了;其次,回想一下過往工作時的月工資,然後年對年的除一下看看;最後,拉個平均數出來,這基本上就是“以前年度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了。

在網站和APP上,這個指數是選擇的,不是自己算好後填寫的。

給了“0.6、0.8、1、2、3”一共五個選項,所以就看咱們是拖社平工資後腿的,還是跟社平工資保持一致跟上節奏的,或者遠超社平工資的。

選一個吧


5.參保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在計算“平均工資指數”時,這個數據就用的到。

去度娘或者知乎之類的搜一搜試試吧。

或者還可以去省人力社保官網查一查也沒準能找到。


6.未來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

這是個預測數據,且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不過也可以用歷史平均數據做一個參考。

我這邊找到了過往20幾年北京市歷年職工平均工資: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平均算下來的增長率達到了11%。

但我發現九幾年的時候增長幅度高,2005年以後就下降了很多,結果2018年還出現了負增長。

但是對於未來,實際上勞動力人口是下降的,按理來說工資應該能漲上去。

但可怕的是人工智能AI又來了,還需不需要那麼多人工作也是個問題。

我保守一點估計,平均按8%計算就好。


7.未來個人賬戶記賬利率

這個是指咱們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錢放在那,按多少的收益率計息的意思。

這個數據不太好查,查的話意義也不太大,畢竟也是一個預測數據。可以參考一下往年的做個預估:

2015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中,山東省為4.25%;遼寧省為2.76%;上海市、貴州省為2.75%;廣東省為2.12%;安徽省為1.62%;湖北省則為1.5%。

這個記賬利率受3個因素影響:

  • 參考當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來確定;
  • 根據銀行的居民定期存款利率確定;
  • 按照養老保險基金營運的實際收益確定。

所以,可以保守一點估計,未來長期幾十年平均下來不會太高的。

畢竟這筆涉及民生的養老錢,投資是不會那麼激進的。

即使趕上牛市,也只是高那麼一下,後面還會有熊市拉低呢。

所以,我也保守估計了一個數字,3%。


8.本年繳費月工資

這就是所謂的“社保繳費基數”。

這是一個實際數字,如果你有工資條,是可以明確看到的。

這裡要說的是,“實際到手的月工資”≠“社保繳費月工資”。

往往“繳費月工資”是要高於“實際到手的月工資”的。

這個具體金額可以去問人力,或者可以看剛才下載下來的對賬單。

如果調整工資的話,每年7月份以後這個“繳費月工資”是會變化的。


9.未來繳費工資增長率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麼難的預測!讓我數天上的星星好不好?!

對自己未來很有信心的,可以往高了估一估,但你要考慮整個工作幾十年下來的平均水平。

我大大大大大膽的預估了一下,就按8%增長吧!!!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啦!

一頓亂算之後,我噻!的確是個奇蹟!

我悄悄的計算了下未來能領多少養老金!看到數字後我把網站給關了

不知道各位算完之後是不是個奇蹟呢?可以分享一下~

希望今天的內容可以幫助到你,如果覺得不錯,歡迎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