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未來,碩士畢業後再想“讀博”,可能就只有一條路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41所大學均全部或部分院系通過“申請考核”制進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佔比97.6%;僅有的一所——西北工業大學也將在2020年開始實行“申請考核”制。

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緊隨其後,“申請考核”制已是大勢所趨。

與以往的普通招考不同,“申請考核”制將由考生個人提出申請,提交相關材料,通過初審、綜合考核,按照擇優錄取原則進行錄取。

而“英語六級必須≥425分;有影響因子大於3的獨立一作SCI文章;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過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等一系列申請條件,就已將不少懷揣“博士夢”的考生“拒之門外”。

有網友這樣總結:普通招考,你報了名,就有資格參加考試;而“申請考核”制,你可能連“報名資格”都夠不到。

▎質量 or 數量?

先增數量還是抓住質量,一直是教育發展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問題。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的博士生教育規模一直在擴大。自1978年我國招收第一批僅18人的博士生算起,到2018年,40年間中國博士生招生規模實現了從18人到95502人的躍遷。到2018年已累計招收博士生約125萬人。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注:1978-199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增長率暫未算入)

然而,實際上,40年間中國博士生規模變動並非穩步增長,而是有明顯的階段特徵

1993-2003年,博士招生規模出現了短暫的“井噴”現象,這與當時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長有極大關聯。

而2003年之後,博士招生開始減速,甚至出現滯緩現象。這一變動是03年以前博士生教育規模高速增長所帶來問題的一種反映。

一份調查顯示,那個時期,各種形式的博士研究生班一擁而上,一個導師帶三四個、甚至七八個博士生的情況屢見不鮮,而有的博導最多時曾同時帶過40多名研究生。

相應地,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問題就受到關注,而招生方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2003年以前,博士生入學統一考試是高校面向社會招考選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它以考試成績(多采用“初試外語+2門專業課筆試+面試”的模式)為基礎,雖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招生公平,但優秀博士生生源問題缺乏等弊端也逐漸顯現。

因此,2003年後,博士生教育不僅在招生規模上有所減緩,招生方式也在變革。“申請考核”制則逐漸成為了高校面向社會招考選拔博士生的“唯二”方式。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2003-2007年,“申請考核”制走過初探階段

2011年,清華大學在其醫學院等院系試行“申請考核”制。

2013年3月, 教育部、國家發改委以及財政部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 提出建立博士研究生選拔“申請考核”機制。

此後,歷經近10年探索的“申請考核”制,踏入了大面積鋪開的發展階段。

截止到2014年底, 全國就有80餘所院校不同程度地實施了“申請考核”制, 各校“申請審核”制博士招生的範圍經歷了從重點學科逐步推廣到其他學科,再到全校範圍展開的過程。

2015年, 中國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及廈門大學等在全校範圍內實行了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制招生。2016年,清華大學博士招生開始全面推進“申請考核”制!

▎大勢所趨!

“申請考核”制,這個已廣為人知的“弄潮兒”,在2019年又被頻頻提及

201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發佈,明確要求“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和直接攻博等選拔機制”。

2019年7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發佈2020年博士生招生辦法,“申請考核”制將在哈工大全面推行。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博士生“申請-考核”制工作辦法截圖

2019年11月,也就是前幾天,四川大學研究生院發佈的一則消息又“轟動”了考博圈子,川大2020年博士招生將取締以往“考試招生”和“申請考核制招生”兩種選拔的形式,全面實行“申請考核制”。

“申請考核”制的“地位”在2019年後或將再升一步。

截至目前,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有41所大學均通過“申請-考核”制進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佔比97.6%;僅有一所——西北工業大學也將在2020年首次實行“申請-考核”制。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除了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外,目前國內其他博士招生單位也紛紛跟進,實行“申請-考核”制,推行該制度的高校日益增多。

在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選取部分北京高校,其中93%以上的高校都開始實行“申請-考核”制。

“越來越窄”的博士路:雙一流高校紛紛取消統考

實行“申請考核”制是與國際接軌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博士研究生招生一般都採用“申請考核”制。

實際上,不僅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歐美國家在碩士研究生招生和本科招生中也普遍採用“申請-考核”制,招生不依據統一的入學考試,沒有統一標準,各校根據申請者的教育背景、學術水平、工作經歷、研究興趣及職業發展等情況自主選拔。

總之,不管是借鑑國際經驗, 還是從改善中國博士生招生效果的角度出發,中國高校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由以考試為基礎的選拔機制逐漸向“申請考核”制過渡的改革和探索都是大勢所趨。

可眼見的未來是,博士“申請考核”制或將取代“統考”,成為高校面向社會選拔博士生的“唯一”方式。

▎爭議猶存

“申請考核”制雖為大勢所趨,卻也爭議不少。

一方面,“申請考核”制更看重學術成果和學術經歷,能有效地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攻讀博士的素質;而另一方面,“申請考核”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則遭到一定的質疑。

報名資格的公平性

不同高校在報名資格上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不少高校對中對考生源於水平、研究成果、論文篇數有明確的限制,這些對考生科研水平和綜合素質的要求無可厚非。

然而,部分高校“985工程高校畢業的碩士(或其他相似條件)才有資格進行申請之類”的硬條件卻難免有出身歧視之嫌。因此,有很多非名校畢業的考生擔心自己讀博士的夢想很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相對含糊的考核標準和“放大”的導師權利

申請考核制側重通過“申請材料”“綜合面試”選拔考生,因此考核標準是否明確對考核的公平客觀有著很大的影響。

然而,材料審核(初試)的環節,目前大部分高校並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考核標準和評分方式;而綜合面試(複試)環節,大部分高校也只對面試標準簡單提及,並沒有具體細則的說明,而面試“博導”的權利則更大。

面對這些爭議,高校校監督機制的完善尤為重要。

據報道,天津大學招收博士生審核的全過程要錄像備案,考核的分數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導師名下第二個指標的分配由全體導師共同投票決定,考生如果對考核、錄取等方面有疑問可以申訴等等。

▎你為什麼讀博?

回顧“申請考核”制的改革,或許對讀博觀念的啟示更為重要。

未來,博士的招考選拔將更加註重科研能力和綜合素養,而不只會用一場考試來定乾坤。想成為博士,綜合素質的養成需要時間,科研能力的提升更需要興趣

回顧一個普通招考博士的成長時間線,若從7歲上小學算起,一個博士的養成需要經過9年義務教育、3年高中、4年本科,3年碩士和4年博士的培養。

而這只是真正邁入科研生涯的第一步,僅這第一步就花去了一個人23年的時光。

因此,到底為什麼而讀博,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或許觀念的變革更為重要。很多人讀博,可能是為了就業,也可能只是因為迷茫。

“申請考核”制,的確拉高了“考博”的標準線,這或許擊碎了很多人的“博士夢”,但可能也會讓我們反觀自身,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要走上“漫漫其修遠兮”的讀博路,畢竟人生的選擇還是要追尋自己“興之所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