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現在有很多明粉在詆譭說《明史》是清朝寫的?不值得信?

且聽絲竹如幻


這些年來,民族主義思想盛行,導致民間歷史愛好者之中,也有所謂“明粉”與“清粉”之爭,口水濺的整個網絡都是。

“理不辯不清”,有爭論往來,本是當樂見其成的。可凡事一到“粉”的高度,也真是各種狗血、各種宮鬥,各種非理性,各種意氣用事,各種搔首弄姿,話題早已偏離了中道——而在我看來,明粉也好,清粉也罷,他們爭的你死我活,無非都是在比爛。我始終堅持,明清這倆朝代,實際是中國歷史上最陰暗的500多年。

兩派在很多問題上爭持不下,其中一個焦點就是所謂的清修《明史》問題。大部分“明粉”認為,明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後來名聲這麼差,比如皇帝多數昏庸、魏忠賢亂政、大臣總在惡鬥云云,都是清人有意誇大,甚至就是直接抹黑,好證明自己接掌政權的合法性。

在這種“陰謀論”下,一個質疑就出來了:《明史》確實是清朝人寫的,真的不值得信嗎?


在中國官修正史中,《明史》是並不見得出色。但在過去的史學家中,《明史》的聲譽也並不差,甚至自來學者多有推崇的。

比如大史家趙翼,在他的逆天名著《廿二史札記》中,就格外稱讚《明史》。認為說,“近代諸史”,自《五代史》後,多有重大缺憾。《遼史》過簡、《宋史》雜蕪、《元史》草率,惟《金史》還不錯,但最好的是《明史》。他給出的最核心理由,是《明史》最“完善”。

現代名史家,比如寫出《明史講義》的孟森、寫《朱元璋傳》的吳晗、以及錢穆先生等,都對《明史》有很高的評價。如果說《明史》不值得信,那麼舍此還有多少“真正靠譜的”文獻可以去了解你的大明王朝?靠村夫子的《國榷》,靠那堆野史筆記,靠《明朝那些事兒》?

說起來,《明史》的修定,確實在正史中算最謹慎之一的了。1,編纂歷史極長,以皇家力量,集全國之力,竟然持續搞了60年左右;2,參修者幾乎網羅了那個時代最優秀的專門學者,比如萬斯同、朱彝尊、劉獻廷、汪琬、毛奇齡、姜宸英等等,顧炎武、黃宗羲等大師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但也多有指點;3,與時論《明史》不可信相悖的是,歷代多認為,該史離前朝未遠,“故事原委,多得其真”;4,文章簡略,但敘事詳盡。

《明史》如所有史書一樣,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況對歷史人事的理解,若立場、角度不同,感想也多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都是題中應有之義。總體而言,《明史》有些問題,但還沒到“不可信”地步,更是不可或缺的一代史冊。


但《明史》的問題,確實又不可忽視。過去人稱讚《明史》,重心也只是說“完善”、“用力勤”,沒有誰敢說《明史》沒有篡改歷史的嫌疑。

滿清是以異族入住中原的,政治合法性不足夠,文化自信層面也一直比較自卑,在言論管控上就前所未有地嚴厲。比如,乾隆帝這貨,那是奇葩多疑到,連《論語》上有“夷”字,都想要改竄的,在史書上動手腳那是再自然不過了。史官要說“我勸你善良”,那是大刑伺候的。

《明史》最大的問題,歸結起來,似有兩大點:一個,是涉嫌詆譭明朝;另一個,是給大清自己塗脂抹粉。其餘都還好,能儘量如實,那幫參修者也都是一時之選,還有良知盡力維持。

滿清上層的這些顧慮和操作,其實這也好理解,“一切史都是當代史”,歷朝歷代,所以給前朝修史,目的可不只是“鑑往”而已,還有一個重大任務,就是“開新”。直白講就是為“當朝“服務”。我們如今翻閱當代史,也不不會直接看教科書,而要去參照下什麼“劍橋中國史”之類?道理是古今一揆的。

從這一點看,不僅只是《明史》是否可信的問題。自唐以來,歷朝歷代一切為前朝修的正史,比如唐修晉史、五代修唐史、宋修五代史、元修宋史、明修元史,好些都有“不實”嫌疑。再往“虛無主義”上深講,“歷史都是小姑娘,任由勝利者喬裝打扮”,一切正史,都是統治者力圖呈現給我們的,人家需要啥我們就給啥,想疏灌啥我們就只能學啥。

這些求實或失真的矛盾,哪是《明史》單獨的問題?單獨打倒《明史》,是不客觀的。《明史》依然是無可取代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再細緻而言,《明史》的問題,是大致可觀,小處需提防。

過去,對於《明史》問題,明清史學家謝國楨先生早就有過提點。他認為,《明史》是部極成功的官修正史,但是讀者需要在5個方面加以注意,不要一味地墮入滿清人設置下的陷阱。

這裡所謂的“陷阱”,涉及到的是《明史》的5大缺失:1,對清廷不利的史實,《明史》多有躲閃;2、對明初事實記載不夠真實詳盡,尤其是驅蒙古於漠北、逐女真於東北及其臣於明的早期歷史、3、清廷出於需要,對建文帝之事很忌諱、4、對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有抹黑之嫌、5、謝先生認為,《明史》對東林黨人多加以美化——只因為修史中人多是明清之際的遺民,政治色彩幾乎都是親東林的“清流”或其後裔。

所以呢,《明史》是大體可信、多數可觀,可有些涉及隱秘或對清不利的地方,就多有塗抹、改動、甚至直接篡改。和對一切史書一樣,我們不應該抹煞此書所有成就,但也不能偏聽偏信。

讀《明史》時,我們最好多參閱,才能儘量求得一些更接近“真相”的“史實”。比如,談遷《國榷》、陳鶴齡《明紀》等野史;比如,吳偉業《綏寇紀略》、王夫之《永曆實錄》等筆記;比如,西人耶穌會士衛匡國《韃靼征服中國史》、還是傳教士所寫的《聖教入川記》等外人親歷材料;再比如,近人 錢海嶽的《南明史》,顧城的《南明史》、孟森的明清史講義等等。

過去,林語堂很偏激地說,“所有歷史,都是騙史”,我們沒有辦法,只能多讀多思考多比照。當歷史的“真相”全部都已經消失之後,我們除此別無他法。


劉愚愚


《明史》是中國傳統官修“二十四史”的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

大體而言,《明史》代表了官方修史是最高水平,也是有史以來中國史學水平最高的一部史學鉅著(如不服氣,可以列舉一個水平更高的)。

從修撰的過程看,《明史》纂修時間跨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從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為監修開始,最後到乾隆四年(1739年)張廷玉最後定稿,期間共經過90餘年,是官修史書歷時最長的一部。

從這個意義上說,清廷對這部史書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而其投入的人員、資金等更是相當可觀。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部宏達史學鉅著的認真嚴謹與精雕細磨之程度。

通常來說,在整個二十四史中,各部水平高低不等、良莠不齊,有些朝代史如明朝所修《元史》、還有《遼史》等水平相當欠缺,充數而已。

就《明史》而言,史學界的評價大體是十六個字:編纂得體、材料翔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這反映出康雍乾三朝修撰者對前朝史料的考訂運用及對史事的貫通領會、乃至對語言行文的駕馭能力都達到較高的水平。

當然,《明史》中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事實上,沒有哪部史著沒有這個毛病的,有什麼可說?),卷數上也略次於《宋史》,但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記述之完善則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無疑是水平最高的一部。

正如清代史學大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評價的:

“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了。

總的來說,任何史學作品,不管你規模多麼宏達,也不管朝廷對此有多重視、投入了多少人員資金,也不管修撰者水平有多高,終歸會有一些瑕疵。

而更應該指出的是,有些所謂瑕疵,只是因為立場不同導致的觀點差異,由此而否認《明史》的史學價值,是一種非常幼稚非常無知的表現。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噴子哪有讀《明史》的能力和時間?

總之,還是那句話,康乾時期修撰的《明史》代表了中國有史以來最高的史學水平,至今仍沒有哪部作品超越它。

如果有,請說出來。


坑爹史冊


我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無兩宋之歲幣,無滿清之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讀明朝史料之法:凡明朝黑點,都是蟎蟲的汙衊。ps:包括刻意縮小應州大捷戰果的明朝閣臣,皆滿遺也。

凡明朝優點,都十倍信之:故有明一代暨明朝諸帝在位時間,在位皇帝數量,皆以十倍計。

大明有政治,三權分立,現代內閣制。

大明有思想,楊慎,徐謂,唐伯虎,李贄,全是高度禮遇,為王者師。

大明有科技,王恭場爆炸就是原子彈。

大明有氣節,就是三個月沒發餉沒吃飯,拿著木棍也必可戰勝任何敵人。

從讀史法可知,靖難乃滿遺抹黑,但靖難諸將之功,成祖用兵謀略為真。

明朝重視漢人權益,任用蒙古人為將是假,朵顏三衛,滿桂等蒙古將領立功為真。

英宗土木堡北狩為假,面折也先,禮遇恭送回國是真。

大明民主國家,天子能上能下,代宗登基真,英宗奪門假。

倭寇犯邊假,抗倭英雄真。

蟎蟲為逆假,抗蟎戰果真。

大明失國假,國姓爺臺灣復國真。

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明朝不好的材料都是滿清為了抹黑大明而偽造,明朝自己留下的正面記載全被刪掉了。

別小看這一結論,為了做出這一判斷,我們有良心的歷史人做了多少辛勤工作你能想象到嗎?

第一,確定各種史料中對大明不利的說法都在大明時期就有相反的記載。

第二,經過研究發現,歌頌大明的記載才是正確的。

第三,確定現存史料中抹黑大明的記載都是清人偽造,明朝時期沒有任何對本朝不利的記載被滿清借鑑。也就是說,滿清對大明的抹黑全是原創。

第四,確定滿清各種關於明朝的偽史全是純為抹黑大明而做,絕無其他目的。

第五,確定大明時期的正確記載已經全都沒有了。

第六,確定最後一批正確記載的史料是毀於乾隆修四庫全書。

可見,這些歷史人窮盡了所有我們今天能看到和不能看到的全部史料,精細度不是達到每一種,而是每一冊公開發行的或私抄的材料。非上窮碧落下黃泉不能得此結論。不僅能知道每一種史料的內容,而且知道每一份散失材料的最終去向和每一份現存史料的最初起源,更能準確瞭解所有清朝史料抹黑明朝的動機。這工作豈是隻會拿著明史和清朝修改後的明實錄等書說話的所謂史學界的磚家們能做得到的?

對於這樣做出的結論還要懷疑的人,你們捫心自問安心嗎?我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單是確定真實材料在十三陵裡也沒有,就需要做多少工作?


pegasus1


明史,經過清朝文字獄的大量刪減,確實部分內容被重新編纂,對了解明代的歷史造成影響!



如外國卷裡,便直接穿插如“我大清”等語,在側重點也更傾向於明代帝王昏聵,確實有失真實!



但欽定二十四史,總體上保留原有的敘事,整體可閱讀但不能盡信,必須輔以部分民間本綜合!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正是真相被掩蓋,
所以才有探究歷史的樂趣!


多臻貴


《明史》是滿清官方組織人員歷時百年編撰而成,而滿清是歷史上文字獄最瘋狂的一個朝代!這種情況下官修的《明史》會採用任何不利於滿清的材料嗎?為了證明取代明朝的正當性,會不大肆抹黑明朝?

乾隆焚燬《明實錄》。結果今人無法得知大明信史。修《四庫全書》,搜索天下藏書,毀滅一多半滿清不滿意的中華傳世文獻,《四庫全書》成,漢文化亡一半。致使今天研究中華史難上加難。

而《清史》是清亡後由一批下野的遺老遺少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草草編成出版,用腳後跟都能想到:這群遺老遺少會不為前主子塗脂抹粉?

做為事件親歷者,這群遺老遺少連光緒被害都不敢直書,《清史》就是一部穢史!



華夏一老卒


最近,有許多網友指出了《明史》中記載南明魯監國朱以海史實中的失實之處,既而推出《明史》是清朝修的,根本不可信。

首先關於朱以海的事蹟,在聽到這個傳聞後,我第一時間查了相關史料。首先,對於朱以海的事《明史》有兩條記載 :

第一條在其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魯王檀中記錄,文曰:“順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紹興,以海遁入海。久之,居金門,鄭成功禮待頗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將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在這兒《明史》確實記載了朱以海確實被鄭成功殺害的。附圖。


第二條關於朱以海的史料在卷一百一諸王世表二中記錄,其文明確說:“順治十一年,成功使人沈之海中”。在這兒也記錄了被鄭成功害死的。

《明史》的記載是不是事實呢?我認為其在這方面記載是失實的。有以下理由。

首先網上資料顯示,出土的朱以海的墓誌銘寫著朱以海確實是病逝的,這是實物的證明。

第二點,我查過除《明史》以外的相關史料,我查到了査繼佐寫的《罪惟錄》裡關於魯王朱以海的相關記載。在他的書中,附紀卷之十九魯王監國附記中記載道:“秋九月之十有七日,魯王監國病薨於金門”。而且這篇記載又反映出兩個史實。第一,朱以海並非死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而是死於康熙元年(1662年)。第二,鄭成功在那一年的農曆五月份就過世了,而朱以海是在當年九月份過世的。這就是說鄭成功先於朱以海而死。

所以,不管是在出土的文物上還是從別的史料的記載上,都證明了《明史》在這個記載中確實是錯誤失實的。

以上是我對朱以海事件的推論,我的闡述應該是很全面了。

下面我來說說《明史》的可靠性,我認為因為《明史》的這條記載失實而說它抹黑明朝是很不客觀的,是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的。

我讀過除志、表以外的全部《明史》,就我看來缺陷有二:第一此書成於眾人之手,且幾易總裁,訛誤錯漏在所難免;第二種是有意脫漏,就是清朝皇帝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他們為了表明自己祖先從未臣屬過明朝,有意迴避建州女真接受過明朝封號的問題。

至於黑明朝這個問題我也來說說,《明史》對明朝皇帝和大臣多有誇讚,一些不利於明皇帝的史實也儘量刪去隱沒。

就比如說有人說《明史》黑朱元璋的相貌,這個就純粹是沒看過這部書的人才會說這樣的話,《明史》對朱元璋的形象就八個字:“姿貌雄傑,奇骨貫頂”,我就問從這八個字怎麼能看出朱元璋相貌醜陋呢?這就是帝王之相嘛!附圖。


還有《明史》裡面對傅友德之死,對朱棣族誅方孝孺之事諱莫如深,這就是為了維護這兩位明朝皇帝的聖君形象。傅友德之死的史料大家可以看《國榷》,我也有專章敘述在這兒我就不煩贅言了。關於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明史》乾脆是壓根沒提,反而是明人所寫的《皇明通紀》上寫著誅“十族”。

《明史》不僅維護明朝皇帝的形象,還對那些抗清的大臣們多有褒揚讚美,就比如說瞿式耜,《明史》在他的傳記中不僅對其讚美,說他與何騰蛟兩人“崎嶇危難之中,介然以忠貞自守”,“所謂百折不回者矣”,還寫了瞿式耜和張同敞決意殉國的情節,並大力著墨,以更加突出他們二人的忠義。附圖。


所以,我認為儘管《明史》在朱以海的史實記載中確實有誤,甚至不止這一處錯誤。但是因為史料出錯否定這整部史的價值,這就太極端了。就像《資治通鑑》上面的錯誤也很多,難道《通鑑》也是穢史,這也說不通吧!


論史


【爾朱少帥】來聊聊這個事。首先拋出觀點:認為清朝人編撰的《明史》抹黑明朝的人,基本上沒有讀過《明史》。《明史》的文言文是24史裡面最容易讀的,不要人云亦云,自己看看就明白了。要是實實在在讀了《明史》,你會發現清朝官修《明史》把明朝那些個皇帝都誇出花來了。口說無憑,有圖有真相:


這是誇朱元璋的:

天授智勇,緯武經文,為漢唐宋諸君所未及。

我的天呢,朱重八一個農八代、文盲世家,有能耐不假,用“天授智勇,緯武經文”來誇是不是有點過了?朱重八的文治武功也不賴,但是超越“漢唐宋諸君”是不是話說的有點滿?



這是誇明成祖朱棣的:

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四方賓服;幅員之廣,遠邁漢唐;

這朱棣從墳裡爬出來看到《明史》這麼誇他,你說朱棣會不會臉紅?明成祖朱棣很厲害,作為皇二代裡面少有的能人,成就超越大部分皇帝是沒問題。但是朱棣蕩平蒙古餘孽了嗎?如何當得起“漠北塵清”?明朝在朱棣手上是發展很不錯,但是老說什麼“遠邁漢唐”就不好了吧?畢竟咱們主流還是認為漢唐是歷史的巔峰時刻。

朱棣篡權奪位、濫殺無辜那些不光彩的事,《明史》也批評了一下“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清朝人是相當給朱棣面子哦,幾個字輕輕帶過,沒有過度評價,更多的篇幅則是按時間記事,是非功過留後人自己琢磨。

總體上說,《明史》在二十四史中屬於質量上乘、史料豐富、敘事翔實、很少硬傷的。


爾朱少帥


我覺得分兩個角度來看這個事情,

客觀地看待歷史既不是盲目肯定,也不該全盤否定,而是帶著歷史眼光去看待這些事情

第一個所謂大民族主義的“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事情先不說執行地好壞(即做到什麼程度)畢竟再好的政策施行中也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偏差,

單從出發點講講這個政策值不值得肯定,從理想主義角度肯定值得,因為這樣硬氣,這樣比較符合民族性,可是這種思路從治國的策略來講,是非常錯誤的,充滿著非理性的衝動,

國家至少要對得起給你納稅的百姓吧,

稱臣納貢雖然是有些情理上難以接受,但那看什麼狀況了,別人能要求你這麼做的原因,不是因為有強大於你的實力或者形勢嗎?強硬的姿態不應該是為了強硬而強硬,而是為了止損,降低對方的預期,讓自己的損失減少,

當你處於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是容易冷血的,假如你是明朝邊境地區的人,在朝廷這種一貫強硬到底的政策下,會經常被朝廷犧牲,經常被野蠻人洩憤,這樣的你是否支持強硬?

這種強硬強調的是態度,卻不解決問題,比如明朝北患一半原因是中斷互市造成的,倭患一多半原因是禁海造成的,你一個先進大國用經濟優勢就可以造成此消彼長的態勢你不用,非得玩楞的,花無百日紅,你能一直強大到沒人敢於欺負你不代表別人恨你,不想弄你,這個時候有策略點的就是我強大的時候用棒子,我不夠強大的時候裝聾子瞎子啞巴,等到自己再度強大,這才是正理

第二個說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還是不管執行到底如何,只說這個策略,那是值得肯定的,因為皇帝這個崗位屬於家傳的,這屬於家訓,如果你是朱性皇族,必定要維護國家統一,那你必然該支持這個觀點

可勝贊明朝的民族主義者,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國家興亡,匹夫無責,肉食者謀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政權屬於誰,屬於當時的皇帝和跟皇帝同一個陣營的權力集團,政權的興衰需要他們去謀劃去擔當,而匹夫更多考慮的是我繳稅的那個朝廷,能不能夠讓我活下去(生存),然後是活的彆扭不彆扭(文化),你不打破這兩條的情況下,皇帝不論姓劉還是李,姓趙還是朱,匹夫大多無所謂,

而匹夫起義的情況大都發生在國家造成了兩條中的第一條——生存鬥爭(朱元璋起義的時候正是兩條都惡劣的時代,人分四等,南人居末),第二條——文化鬥爭,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滿清入關的時候,剛開始匹夫們是不那麼抗爭,直到清廷出臺“剃髮易服”,要求漢民族改變民族傳統,這才又出現了慘烈抗爭的各種悲壯的事情,

我更看重於民間這種對於文化的固有捍衛和抗爭,因為匹夫就是沒有組織的老百姓,他們的勇只能是個人之勇,做到值得敬佩,做不到也至去指責

而國家政權是有組織的統治集團,是利益金字塔的頂層,是規則的制定者和捍衛者,對政權和天下的義務都責無旁貸,大任與身,豈敢以匹夫之勇而棄國家於不顧,置天下於險地?

假如崇禎帝當時答應李自成的封王請求,哪怕秋後算賬也成,不至於京城被破,一片大亂,更不至於放清軍入關,要知道那是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族,沒有我們的自亂陣腳能有他的機會?

或者南下南京(在明朝甚至稱不上遷都,本就是兩京,南京為留都,文武班子都有,明後期江南穩定富庶,基礎還是很好的),徐徐圖之,也是大有可為的,

這些都是對天下更負責任的做法,

可偏偏選擇了匹夫之勇,我死都不答應,死則死矣,一個帝王地死,造成的是一個國家一個統治集團喪失了集體勇敢的機會,這種勇敢誰稀罕

在那種危難時刻,國家更需要的是如本朝太祖一般的知進退(打不過就跑),明敵友(該找大哥找大哥,該忽悠敵人忽悠敵人,該化敵為友就握手言歡),胸懷天下的領袖,去帶領全天下的匹夫們捍衛家國天下

匹夫之勇可為兵卒,千軍之勇可為將帥,

傾國之勇可為帝王,天下之勇方為萬世英豪


此事不唯風與月


畢竟是清人傾覆了明朝的政權,可能在明帝的本紀中有一些詆譭明的思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明史》撰寫的還不錯,比《遼史》要好些,看史書也不能太相信書中的內容,許多記載有出入的東西要自己多揣測。



另外,每個人看法各異,但我覺得明史編的還是比較翔實負責的。清史學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卷三十一中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遼史》簡略,《宋史》繁蕪,《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潔,敘事簡括,稍為可觀,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漢朝司馬遷不僅客觀記錄劉邦的齷齪(好壞都記錄,公正客觀),還敢記錄當朝的皇帝漢武帝的過錯,被皇帝威脅而不改;唐朝皇帝不得過問史官記錄;明朝士大夫痛罵皇帝更是家常便飯。清朝,民間修明史的一律殺頭,只能政府修。

康熙乾隆幾代人近百年修明史才修完,而且皇帝非常重視,經常親自審閱和修改,想想就知道內容有多真實了(滿清得位不正,本是胡人,又是明朝藩屬小政權卻造反奪權。篡改後幾乎所有古籍都刪去了“胡”“虜”“夷狄”等字眼)。


步非煙雲






一個問題兩個方面:一,清朝統治的合法性(道統)問題;二,明史的可信度問題。

一,清朝統治的合法性(道統)問題(小編已在另一問答做了答覆,有興趣者可參閱)。現簡敘如下,滿人入關,全盤繼承了秦漢以來的封建中央集權宗法制度,尊孔崇儒,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儒家學說,比歷代漢人統治有過之而無不及(康熙初期為鞏固政權,大肆鎮壓,文字獄也是事實)。一旦政權穩定,不得不回到中華主流文化,所以清朝道統毋庸置疑。

二,如何看待《明史》。經過三次改稿,費時近六十年。《明史》的確有不少長處。首先,它體例嚴謹,敘事清晰,文字簡明,編排得當。史評家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曾將遼宋、金、元史和《明史》作了比較,認為“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其次,《明史》的史料較為豐富。當時可資的第一手史料很多,除一套完整的明朝各帝“實錄”而外,尚有邸報、方誌、文集和大量私家史乘。朱彝尊修史時《上總裁第二書》中說,僅各地的方誌藏於國家圖書館者,即達三千餘冊之多。此外,如明人王世貞著述的《錦衣志》、《中官考》等,都對明朝特務統治和宦官之弊有系統地作了介紹。這些,都使明史的修撰者們較之各朝修官史者,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第三,《明史》有些地方持論公允,也能秉直書寫。如熊廷弼的功罪問題的記載,都很有參考價值。第四,《明史》在體例上有新的創造,在列傳中專列了“閹黨”、“流賊”和“土司”三目。宦官專政為明朝一代歷史的重大問題,《閹黨傳》記載了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宦官黨羽禍國殃民的罪行。《明史》的作者們對李自成、張獻忠等義軍頭領立傳時稱為“流賊”,完全是當時社會執政者的視角記載,也為統治者總結了經驗:“至於亡明,剿撫之失,足為炯鑑。”但客觀上為後人保存了明末農民戰爭的某些可靠史料。《土司傳》專寫西南少數民族的情況,分湖廣、四川、雲南、貴州、廣西五個土司傳。這些傳,保存了大量這一帶少數民族的重要資料。今日國內少數民族的歷史,大半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此外,《明史》其它部分篇章,也為後人保存了不少可貴的史料,如《

刑法志

》中對明代特務機構廠衛的敘述等,都有助於後人對這段歷史的考察研究。本人不是學歷史的,也非歷史專業人員,但有幸對《明史》做過浮光掠影的閱讀(極少)。

問題來了,歷史會不會篡改?皇帝的"實錄"會不會篡改?三千萬冊史料會不會篡改?檔案遺失怎麼辦?(鄭和下西洋的檔案全部遺失,"下西洋"有沒有可信度)還有不少歷史檔案被運去臺灣,大陸學者看不到怎麼辦?存疑,留給專家去考證吧。

作為一般讀者,我們要尊重歷史,肯定祖先的豐功偉績(不要有選擇性的,狹隘民族主義的),才能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清朝國土面積明明比明朝時大多了,有人就是視而不見)。如今有不少人,從狹隘或者偏執角度出發,加之對本國的某些缺點和不足存在不滿,有著比較嚴重的崇洋媚外或是古非今的思想,民族劣根性仍然根深蒂固,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悲哀、人性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