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算多大官?它在唐朝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

等她来牵手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关注我;

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应该知道,狄仁杰的小弟李元芳在对人表明自己的身份时,总说自己的“千牛卫”大将军,听上去感觉还挺高大上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千牛卫”到底是个多大官呢?为何李元芳要经常将它挂在嘴边呢?

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唐朝的官制说起了!

李元芳——剧照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宦官权势显赫,而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们掌握了军权。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掌握禁军主力“神策军”。其次便是飞龙使一职也有宦官掌握。但其实,通过阅读史料和仔细考究下来我们会发现,宦官掌握军权的来源还有就是“宦官担任的监门卫将军”,监门卫可分为左右监门卫。而这个所谓的左右监门卫,实际上是唐朝中央十六卫之一,其他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这十六卫是当时唐朝的中央禁军。所以我们便可初步得知,李元芳的“千牛卫”便是中央禁军之一(卫)。

但是在这些卫中,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不领府兵之外,其余各卫都领府兵。其中左右卫领府兵五十人,左右骁卫和左右武卫均领府兵四十九人、左右威卫领府兵五十人,左右领军卫领府兵六十人,左右金吾卫领府兵五十人(选自《唐六典》)。

简言之就是,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之外,其余的各卫不但要宿卫皇城,而且还要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在唐朝的时候,这十二卫都属于国家的正规军队,而我们在文中所说到的“府兵”,如果熟悉唐朝兵制的人应该知道,府兵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不能算做是职业军人。

李元芳与狄仁杰——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左右监门卫为何不领府兵呢?

这实际上跟他们的本身职能有很大关系。根据《唐六典》中关于左右监门卫的构成和职权的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左右监门卫,设置大将军各一人,领正三品衔;将军各两人,领从三品衔;中郎将各四人,正四品及以下。他们的职权范围并不是保家卫国,而是掌管诸门禁卫门籍之法。据记载:

“凡京司应以籍入宫殿门者,皆本司具其官爵、姓名,以移牒其门,以门司送于监门,勘同,然后听入。凡财物器用应入宫者,所由以籍傍取左监门将军判,门司检以入之;应出宫者,所亦由以籍傍取右监门将军判,门司检以出之。其籍月一换。若大驾行幸,则依卤簿之法,率其属于牙门之下以为监守。中郎将掌监诸门及巡警之法。凡宫殿门及城门皆左入右出。其监门官司检校者,听从便门出入。”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左右监门卫的职责总共可以分为两项:一是守卫宫廷诸门,二是在皇帝出宫时,负责护卫。

李元芳与狄仁杰——剧照

所以这样看来,左右监门卫的虽然不领府兵,但是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保卫皇室成员的安危。而另一个左右千牛卫,则更是不得了。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左右千牛卫主要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也就是皇帝的贴身护卫,寸步不离。这二卫禁军的职权决定了其自在皇城中的地位与重要性,这比起其他的十二卫来则要重要得多。

换句话说,监门卫和千牛卫直属于皇宫,专门负责皇宫和皇帝的安全。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关系,所以其担任左右监门和千牛卫的将军的人都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或者是最为宠信的人。当然,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在晚唐时期,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十六卫的也逐渐走向衰败,而左右千牛的也变得徒有虚名。只是一个虚衔而已。

李元芳——剧照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终于知道李元芳为何总将自己的官职挂在嘴边了。他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可是皇帝身边的人,你要是敢得罪我,分分钟治你的罪。单凭这一职位,足可以制服一部分不听话的人。但这似乎又有点炫耀的感觉。那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文献:

  1. 《唐六典》

  2. 《唐书》


方圆文史


题目中李元芳的官职漏了“检校”两个字,加不加“检校”区别很大。

我们先看《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的官职:

甘南道游击将军(正七品上)、使团护卫队队长、狄仁杰卫队长、检校鹰扬卫中郎将(正五品上)、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上)、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上)、葱山道行军副大总管。

从电视剧中可知,李元芳生活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历史上这个官职确实存在,它究竟是多高的品级多大的官,还要从唐朝的军制和官制说起。

唐朝的禁卫军分南、北两衙,南衙包括“十六卫”,属于国家军队,包括龙武卫、羽林卫、豹韬卫、千牛卫等。这“南衙十六卫”中,千牛卫只负责皇帝警卫,不领全国府兵,这一点设定倒是和李元芳作为宰相狄仁杰的贴身侍卫比较相似。
唐朝的官制比较复杂,就官职而言,有实授,有虚衔,千牛卫大将军就属虚衔,品级是正三品上,本身没有实际职事,类似于现代军队的军衔,大体相当于上将,而军衔本身不是什么职务,拥有军衔的人到底有多大权力,执掌多少部队要看实授官职如何。

前文中的使团护卫队队长、狄仁杰卫队长、葱山道行军副大总管都是李元芳的实任职务,类似现代军队中的警卫团团长、师长、军区副司令员,这些都是是实职,不是虚衔。

再说“检校”一词的意思。

“检校”一词历史悠久,特别是唐宋两代,频繁出现在官职中。

唐朝的官职有两种,一是正任官,二是检校官。

1,所谓“正任官”,是指在相应官职缺额的情况下,通过吏部正式任命的官职。

2,所谓“检校官”,是指在没有官职缺额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由皇帝下诏特批的官职,为示与“正任官”的区别,官名前加“检校”二字。

具体而言,“检校官”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兼领”或“代理”,当事人本来就拥有其他实职,通过“检校”方式“兼领”平级或低级的实职,意味着要一人两肩挑,干着两个官职的活儿,比如长孙无忌即以“太尉(正一品)”“检校中书令(正三品)”,这个时候就不仅是虚衔,而是实职了。

二是“加官”,当事人没有任何(或拥有)其他实职,同时又通过“检校”方式加更高级的官职,这种情况下是一种额外加官,不需要真正履行加官职责,只是一种荣誉。这种“加官”在唐朝历史上十分常见,特别是后期被滥用,到处都是“检校官”,一文钱不值。

历史上的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但根本无法到工部任职,甚至连工资都领不着,只有一个空衔,实际上是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幕僚。

结合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剧情来看,李元芳这个“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应该更接近“加官”的第一种情形,即拥有其他实职,加官只是加军衔,作为一种荣誉。

李元芳的实职应该是"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上)”,因为追随宰相狄仁杰,受到狄仁杰器重,皇帝武则天为表嘉奖,为李元芳加官“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上)”,除作为荣誉外,还可以提高品级,增加俸禄。

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军队里的中将师长。一般情况下,师长授少将衔,给某位师长授中将,既可以表示嘉奖,也可以用于提高军衔,增加工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品级颇高,属正三品职衔。

  在明清正三品只是副省级官员,诸如布政使、按察使都是正三品。巡抚、总督这种一方诸侯基本上是正二品。六部尚书也都是正二品。至于军机大臣以及康雍时期的上书房大臣,则都是正一品大员。

  唐宋时期的官制与明清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宰相级别的品阶,要比明清低得多。

  在宋代,凡是挂平章事的都是正宰相,同平章事即级别等同宰相,一般为正二品。节度使以及太师、太傅、太保等多为武将、文官荣誉职衔,位一品,地位尊崇却并无实权。

  在唐代,宰相都会挂平章事职衔,平章事全称“同中书门下三品”,换言之,唐朝的宰相不过是正三品官职。

  唐朝为三省六部制度,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最高长官都是正宰相。中书省的一把手叫做中书令,门下省的一把手叫做侍中,尚书省一把手原本是尚书令,因为李世民本人曾经在高祖时期当过尚书令,故他称帝之后不再将这个职务任命给臣下,改由尚书省副长官,即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最高掌管。

  在《神探狄仁杰》中,文武百官经常称呼狄仁杰为阁老,这个称呼其实是错误的。

  在天授二年,狄仁杰因功出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被加授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所谓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因中书省常在宫中侍奉天子,故称为凤阁鸾台。

  在明朝,内阁辅政大臣都可以成为阁老。《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就被人成为严阁老,那是正确的。但明朝的阁老是宰相,唐朝的阁老可不是宰相。

  在唐朝,并非中书省长官中书令被称为阁老,而是资历较高的属官比如中书舍人被称为阁老。

  多年后,狄仁杰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最终担任纳言。纳言就是门下省最高掌管侍中,此前狄仁杰是品级等同宰相,到此时才是真正担任宰相。

  至于李元芳担任的千牛卫大将军,简单来说这是皇帝身边的极品保镖。单从品级看,是与宰相同级别,属于后世的禁军大将、元帅级别。这个官职品级极高,算是人臣极品。再往上就是开国功臣才能享有的什么上柱国,什么镇国大将军,甚至是皇子、皇太子才能享有的天策上将军等等了。

  故此狄仁杰对李元芳非常客气,从来不把他当成下级,而是以同僚,甚至是朋友身份对待。

  狄仁杰的口头禅就是:“元芳,你怎么看?”

  这句话之所以广为流传,不但彰显出狄仁杰的宽宏大度,博采众见,更体现出狄仁杰身为主角,身为宰相的气度恢弘。狄仁杰虽然与李元芳平级,但李元芳是奉武则天之命护卫狄仁杰,故此,狄仁杰是主,李元芳是客,狄仁杰的身份还是高那么一点点的。  

喜欢本文的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有您的鼓励,叶之秋会更加努力的!


叶之秋


李元芳作为《神探狄仁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时常陪伴在狄仁杰左右,为狄仁杰保驾护航。但实际上,历史上可没有李元芳这个人物。

而且要更正一点的是,李元芳在剧中的职位也不是千牛卫大将军,而是多了两个字,叫做检校千牛卫大将军。

所谓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并不是真正的的千牛卫大将军,而是相当于一个荣誉官职吧。按照唐朝的官职,朝廷正式任命官员时会由吏部批准发文通告,而检校二字,则表明了这个不是由吏部发文,而是由皇帝直接批准的,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实权。李元芳获得校千牛卫大将军的职位后,也不会去履行千牛卫大将军的职权,只是说李元芳有了和千牛卫大将军相同的品级和待遇。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相当于享受××待遇。

接下来我们在说一下千牛卫大将军是个什么级别的官。

在盛唐时期,军队实施的是府兵制,具体来说是卫府制度。整个唐朝,军队由数百个折冲府组成,而这些折冲府又归朝廷的卫管辖。换句话来说,唐朝的卫,属于最高级别的军事管理组织。而当时总共设有16卫,卫的最高长官则是大将军,属于正三品的官职。

在16卫中,其中有两个卫比较特殊(即左右千牛卫),这个两个卫领天下府兵,而是专门负责皇宫护卫,地位更在其他卫之上。换句话来说,千牛卫大将军,那可是皇宫禁卫军的最高统帅,地位相当显赫。


在唐朝,正三品已经是有实权的官职最高级别了,一品二品官要么是荣誉官职,要么就是虚设。比如说正一品的三公,都是荣誉官职,正二品的尚书令自李世民之后就没有人再担任过。可以说正三品的千牛卫大将军,已经是唐朝官员里面最顶级的品级了。而唐朝的宰相一般也就是正三品,比如说狄仁杰,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但也是正三品。

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也就是享受和千牛卫大将军同样的品级和待遇,自然也是正三品,在品级上和狄仁杰平起平坐。

当然了,同样为正三品,但是权力的大小则是千差万别。狄仁杰作为宰相,是朝廷权力的核心。而李元芳,则只是一个高级的保镖。


小镇月明


“千牛卫”这个名字,来自于一把刀:千牛刀。

在《庄子·养生主》中讲到,庖丁解牛用的刀,可以杀数千头牛,依然锋利如初。于是,古人就把帝王随身携带的刀叫做“千牛刀”。寓意是"锐利可斩千牛"。

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就是被自己心腹侍从杨玉夫,用他自己所佩戴的千牛刀杀害的,死的时候才十五岁。

北朝时期,掌执御刀"千牛刀"的高级禁卫武官,开始被称为"千牛备身"。唐高宗时,设立"左右千牛府",管理千牛备身。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又将"左右千牛府"改为"左右千牛卫"。

唐朝神龙二年,在左右千牛卫各设“大将军”一职,正三品,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其手下的“千牛备身”都是从“高荫"子弟中挑选,个个都是长得仪表堂堂。

由此可以看出,千牛卫大将军很像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千牛备身,就是皇宫中的侍卫。不过,清朝的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一等侍卫就已经是正三品。

不过,在《神探狄仁杰》中,元芳后来成了狄仁杰的卫队长。

其次,我们再来说下唐朝的军制:十六卫。

在隋唐之前,历朝历代实行的是“府兵制”。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的男人,都要服兵役。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战时出征。这些士兵,归各地军府管理。但是,军府只有管理户籍和日常训练的权利,没有领兵权。

隋唐时,开始实行“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唐朝时,在京师设立“十六卫”,其中,有十二个“卫”负责遥领各地府兵。这"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管理“外军”。

这十二个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

另外,还有四个卫管理禁军: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这个“监门卫”负责各门的守卫;“千牛卫”就是管理皇帝的侍从和仪卫。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一部《神探狄仁杰》不仅带火了狄仁杰,也带火了他身边的副手李元芳,而李元芳所担任的千牛卫大将军到底是多大的官,在唐朝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说到千牛卫,就不得不提到千牛刀。什么叫千牛刀,其实就是皇帝随身携带的防御之刀。其名称出自《庄子.养生主》: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此刀锐利无比,据说“锐利可斩千牛”,作为皇帝的御用佩刀应该是再好不过。当年南齐后废帝刘昱被杀,凶手就是乘刘昱烂睡如泥的时候用他自己的千牛刀杀死了他。




左右千牛卫的前身千牛备身起源于北魏时期,最初的作用就是保护皇帝的安全和掌管皇帝的御刀“千牛刀”,一直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才改称“左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各置大将军一员,为正三品。备身左右各十二人;备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另有长史,兵曹等若干人。左右千牛卫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从高荫子弟中选拔而来,且要求资容貌美,能文能武。在禁军体系内,左右千牛卫大将军与皇帝的关系最密切,主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各种重要的场合都有左右千牛卫的人在场。


根据《旧唐书.志二十二.职官》所载之左右千牛卫的职责,实可谓唐朝禁军中最关键的军种,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管理上也尤其严格;

备身左右,执御刀弓箭宿卫侍省。备身,掌宿卫侍从。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列于御座之左右。若亲射于射宫,则大将军、将军率其属以从。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考课赐会及禄秩之升降,同京职事官之制。凡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大将军、将军率而领之,而中郎将佐其职。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若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受传声于阶下不闻者,则中郎将宣告之。



从这段话可见千牛卫的工作全部都在宫中,备身左右宿卫唐朝最重要的权利机构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千牛卫备身宿卫皇宫。皇帝上朝议事,千牛卫将军要率领备身左右入殿侍列于御座左右以拱卫皇帝。一些重要场合,连千牛卫大将军都不能缺席。千牛卫在大殿要禁语禁动,不能有任何小动作,遇到突发情况千牛卫要挺身拱卫皇帝离开,如此紧张一丝不苟神经紧绷的工作,一般的禁卫军是根本承担不了的,因此这自然也凸显出了左右千牛卫在唐朝的地位之重要。




左右千牛卫最辉煌的时候也仅限于唐朝,到了五代就变成了虚职,至宋辽金元,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左右千牛卫更是早已不复存在。同时,唐朝的左右千牛卫大将军有虚衔和实授两种,李元芳作为狄仁杰的副手,被授予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就属于虚衔。如果是实授,是很难随意出宫的,更不可能像李元芳那样在外自由办案。左右千牛卫是唐朝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但不掌兵权,不领府兵,其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属于皇帝的贴身卫兵,在禁卫军中,左右千牛卫的职责最重,皇帝的人身安全全靠这几百人的左右千牛卫来保护。


大国布衣


不存在千牛卫大将军这个官职,只有左千牛卫大将军或右千牛卫大将军这两个官职

左右千牛卫是唐朝禁军指挥机构十六卫之一。唐朝十六卫是:

1、左右卫,掌宫禁宿卫,总领内外府兵和十六卫兵员公里,是16卫核心;

2、左右武卫,掌宫禁宿卫,搏杀高手组;

3、左右骁卫,掌宫禁宿卫,骑兵即豹骑;

4、左右威卫,掌宫禁宿卫;

5、左右领军卫,掌宫禁宿卫,弓箭部队即射声;

6、左右金吾卫,掌工作、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等,即探子、情报组;

7、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及门籍;

8、左右千牛卫,掌侍卫及御兵仗,即管理兵器仪仗等后勤。

左右千牛卫大将军

左右千牛卫,前身为左右领左右府(隋文帝)、左右备身身府(隋炀帝时期),左右府(李渊、李世民时期),660年才被李治改为左右千牛卫。

编制:大将军1人,正三品;将军2人,从三品;中郎将2人,正四品下;属官有:长史、录事、兵曹参军、千牛备身、主仗等。

至于李元芳的校验千牛卫大将军,一则不存在千牛卫大将军这个职位,二则校验的意思就是兼任或虚领。

类似今天我们自己在名片上印着某某CEO,地位就可以和阿里巴巴CEO、腾讯CEO平起平坐一样。

若李元芳是千牛卫职员,是不可能跟着狄仁杰到处跑的,只能在皇宫里准时上下班。


历史哨声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是狄仁杰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武功高强,能够保证狄仁杰的安全,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超强判断力的人,因为这部电视剧的热播,也让李元芳成为大家熟悉的人物,更是让“元芳体”成为网红语言,一句“元芳,你怎么看?”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的,不过李元芳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居中虚构的人物,在剧中我们都知道李元芳的官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也是一个很牛气的官职,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明白唐朝的官职,虽然李元芳和狄仁杰都是武周的官员,但是武周的体制并没有发生改变,有些仅仅是官职名称更改了一下,唐朝和别的朝代在官制上有些不同,虽然也有着一二品的官职,不过通常都是荣誉性质的,也就是说这些官职基本上都是皇帝对于某位官员的特殊待遇,除了立有大功之外,基本上也就是对于死去官员的追封了(一般死后追封官职不会低于生前官职),如果大家熟悉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话,就能够看到很多熟悉的唐朝一二品的官职,像长孙无忌的司徒、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的司空、李靖的特进都是一二品的荣誉官职,实际上唐朝真正的实权派官员最高就是正三品,这一点和其他朝代是不同的。

我们能够看到剧中李元芳的官职变化情况,甘南道游击将军、使团护卫队队长、狄仁杰卫队长、检校鹰扬卫中郎将、千牛卫中郎将、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葱山道行军副大总管,要想知道李元芳官职的大小,也就要明白唐朝的军队官制。

我们都知道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也就是这些府兵平时在家种地,遇到战争的时候组织起来,自备干粮马匹武器等等,这样的做法就是能够减轻唐朝的军队开支,但是一个国家不可能都是府兵,要不然就会出现打完仗,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朝廷的首都以及边疆谁来守护呢?

所以朝廷就会需要有一支人数不一定多,但是战斗力非常强大的军队,这些军队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南北两衙,其中北衙禁军是皇帝的私军,也就能够理解成保卫皇城安全的军队,而南衙十六卫也就专门管理天下军马事务,这十六卫就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以及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这四卫掌管京城兵马,并不像其他十二卫那样掌管一部分府兵,而左右千牛卫更是专门“掌执御刀宿卫侍从”,也就是掌管皇宫内的保卫工作,类似于现在的中央警卫工作。

根据史书的记载,显庆五年,才开始设置左右千牛府,神龙元年改成左右千牛卫,而他的官职设置最开始有一名将军,从三品的官职,以及中郎将两人,正四品的官职,也可以看做是将军的副手,后面神龙二年,设置大将军一人,他的官阶是正三品,也就是说李元芳担任的就是千牛卫大将军的官职,在唐朝是正三品的官职,已经是唐朝武将官职的最高峰了,当然这里面说的是实权,按照现在的军队设置来看的话,就是中央警卫部队,军衔是上将军衔了。

不过这里说的是千牛卫大将军,而李元芳的官职前面有两个字检校,解释起来就是享受千牛卫大将军的待遇,它是虚职,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他不需要坐镇千牛卫负责日常事务,就是待遇是正三品的待遇,实际的工作就是负责保护狄仁杰的安全,也就是说狄仁杰的“阁老”,正式官职是内史、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宰相了,而李元芳和狄仁杰的品阶是相同的,都是正三品,但是李元芳实际工作还是狄仁杰的侍卫长,所以无形中还是给人感觉低了不少的。

其实武则天给与李元芳这个大的官职,也是有着深意的,第一点就是抬高狄仁杰的威望,毕竟狄仁杰总是在外面办事,虽然有着宰相的名头,但是身边有这样一个能力出众的大将军,无形之中让人更加信服,第二点就是方便行事,我们看剧中狄仁杰断案都是大案,通常都需要军队的协助,而他是宰相,除非皇帝特别授予他军队官职,但是这样非常不方便,总不能他到一个地方,就给他当地的军队长官的职务吧,而身边有着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也就等于皇帝禁军的统领在身边,无论是震慑敌人,还是调兵的话,都是非常方便的,所以才会给与他如此高的地位,因为要负责狄仁杰的安全,不可能授予他实权,也就给与了荣誉的官职,但是这个官职依旧是很多武将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了。


语说漫谈


这一天,狄仁杰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着身边的李元芳说:“世人都说你是千牛卫大将军,元芳,你怎么看?”

李元芳略微愣了一下,说:“大人,此事必有蹊跷。”

能有什么蹊跷,不过是没注意前面两个字罢了。实际上,《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真正领的官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好好的官职,一加“检校”二字就不是那回事了,它代表这个官职是非正式的,也就是说只是个虚职,并没有实权,这相当于只是一个荣誉性质的官职,所以在《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只是有一个正三品的虚职,大部分时候都是跟着狄仁杰办案,倒更像是一名高级护卫,而没有护卫在皇帝身边。

要知道千牛卫是皇帝的护卫队和仪仗队,并不会经常离开皇帝的身边。

千牛卫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千牛刀,因其锐利可斩千牛而成为皇帝随身携带的刀具,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一种护卫皇帝安全的高级武官,名为千牛备身,他们执掌千牛刀,人数虽少,却成为皇帝的禁卫军。

不过千牛备身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高门子弟才有资格成为皇帝的千牛备身,这也遵循门荫制度。唐高祖李渊最初的官职就是千牛备身,李昞在李渊七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李渊早早的承袭了唐国公,后来在杨坚篡周立隋后成为千牛备身保护隋文帝的安全,做了几年的千牛备身才又去各地做刺史,然后一路做到了太原留守,进而起兵建立了大唐。

隋唐时期,府兵制已经发展的很成熟,而由此诞生了卫府制,由十六卫遥领府兵,护卫京师。十六卫中各卫又有不同,其中有十二卫遥领天下各地的府兵,番上宿卫京师。而另外的四卫并不遥领府兵,这四卫是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其中左右千牛卫统领的是皇帝的侍从和仪卫。

左右千牛卫的官职设置是这样的,我们以左千牛卫为例来说明:

  • 上将军(从二品)一人;
  • 大将军(正三品)一人、将军(从三品)二人:掌侍卫和供御兵仗;
  • 中郎将(正四品下)二人;
  • 千牛备身、备身左右各十二人,都是正六品下;
  • 备身一百人,正八品下;
  • 长史(正七品上)一人;
  • 录事参军事(正八品上)一人;
  • 兵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

从以上设置可以看出,千牛卫大将军是正三品的官职,这个官职在唐朝(尤其是唐初)已经算是武官的最高官职了。唐朝的一品二品官职多数是空置的,即便有也是虚设,或者功勋之臣死后的追封。

因此,在唐朝,真正的高官一般都集中在正三品,比如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中书令和侍中等,而且唐朝的宰相也多半是差遣官职,即正五品以上官员在官职前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成为握有实权的宰相。也就是说这些参与政事的宰相或许本身的官职只是四品、五品。

狄仁杰两次拜相时的实际官职都是正四品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狄仁杰的官职还没有千牛卫大将军大。不过因为加授了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狄仁杰就成了百官之首,权力远在千牛卫大将军之上,况且《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仅仅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是个虚职,所以近似于狄仁杰的侍卫长。

而在这部剧中,真正的千牛卫大将军是桓斌,他才是真正握有实权的正三品武官,虎敬晖则是中郎将,算是桓斌的副手。

桓斌和虎敬晖才是真正护卫皇帝的人,在千牛备身和备身左右手执千牛刀升殿供奉的时候,大将军和将军负责统领,中郎将予以辅佐。因为侍奉的时候要求很严格,不能相互走动,不能交头接耳,也不能有摇头举手这样的动作。如果皇帝有口敕下达的时候,通事舍人负责传达,阶下听不到的就由中郎将来负责告知。

因此领实职的千牛卫府中的武将都要负起护卫和依仗的责任,而像李元芳这样仅仅领虚职的武将则不需要在千牛卫府中打卡上班,也就有时间跟随在狄仁杰身边了。

<strong>


萧晓四姑娘


千牛卫是干什么的?

唐朝初年禁卫军分为南衙和北衙,其中南衙分为十六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而在这之中前十二卫是遥领全国府兵的最高军事机构,而左右监门卫则负责守卫京师各城门,左右千牛卫则是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部门。说白了唐朝的千牛卫就是有点像清朝的大内侍卫,它就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其职责就是贴身保护着皇帝的人身安全。



在南北朝时期皇帝的防身御刀习惯被称为“千牛刀”,之后在北朝北魏时期皇宫中出现了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他们除了负责皇宫的安全,还负责执掌皇帝的贴身御刀“千牛刀”,而这些武官就被称为“千牛备身”。而唐朝的左右千牛卫就是专门负责管理这些千牛备身的最高机构。当然最开始这个机构不叫“左右千牛卫”,先是在贞观年间被称为“左右府”,后在高宗年间被称为“左右千年府”,之后又改为“左右奉宸卫”,千牛卫是到唐中宗神龙元年才正式被定名的。



当然千牛卫的职责如果要细分的话,其实很繁琐。千牛卫不但需要贴身护卫着皇帝的安全,还需要掌管着皇帝的御用之物,包括二百一十九个御仗之物,及三百个羽仪之物。同时每当皇帝上朝的时候,千牛备身和备身左右还需要跟随着皇帝上朝并在御座左右站立护卫,同时如果皇帝的口诏,当通事舍人传声大殿之外的时候,如果有跪在大殿之外的人有听不到的,中郎将还需要亲自前往告之。可以说千牛卫的职责可不简单,甚至是有些许的繁琐啊。



千牛卫的编制

据唐六典载唐朝神龙元年,左右千牛卫设将军各一人,轶从三品;中郎将各二人,轶正四品下。神龙二年又增设大将军各一人,轶正三品,并置千牛备身各十二人、备身左右各十二人、备身各一百人,及主仗一百五十人。

同时左右千牛卫还有分属各将的属官,包括正七品上或从六品上的长史各一人,正八品上的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下的兵曹参军事各一人,及正八品下的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而其中左千牛卫大将军和右千牛卫大将军主掌千牛卫麾下的所有宫殿侍卫,并负责皇帝所有的仪仗,及总掌曹事和总判卫事。左、右千牛卫将军则是大将军的副官,负责辅佐大将军的工作。左、右中郎将则负责通判卫事,及掌供奉侍卫。千牛备身则掌宿卫侍卫。长史掌判诸曹官吏的奖惩和刑罚。录事参军事掌记录千牛卫各官员和士兵的奖惩和得失。兵曹参军事掌文、武官及千牛备身、备身左右的勋阶、考课、假使、禄俸等事。胄曹参军事掌千牛卫仪仗之事。



那么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算多大的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李元芳的官职并不是什么千牛卫大将军,而是“检校千牛卫大将军”。而在古代“检校”的意思就是“诏除”,也就是说李元芳的这个官职是皇帝单独册封的,而不是经过吏部正式任命的。所以说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其实就是类似于现在的荣誉主席一般的职务,也就是说他的职务并不是实职,而是虚职,他并没有真正的千牛卫大将军所拥有的权利,这个职务只是皇帝给他用来代表他的品级和彰显他的地位罢了。



不过不管如何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的品级就摆在那里,就是正三品上。而在唐朝尚书左右仆射这样的宰相都只是从二品,可以想象如果是单纯按照品级来看的话,那么李元芳的地位不可谓不高啊,毕竟只比宰相低一级,地位能有多低呢?但是如果按照李元芳职务的权利来看的话,可以说李元芳的权利都比不过一个正四品下的下州刺史,毕竟李元芳现在的官职只是荣誉性的,所以他的地位虽很高,但权利真的不算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