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立功,豬肉降價啦,AI助力生豬產量持續增加...

受生豬週期和非洲豬瘟疫情以及貿易摩擦等疊加等因素影響,今年3月以來,咱國豬肉供給偏緊,價格坐上了火箭,蹭蹭蹭持續走高,嚴重影響大家豬肉攝入量。

雖然我國每年養殖7億頭豬,但豬肉在國民肉類消費量的63%,同時我國又是全球生豬飼養量最大的國家約佔世界50%,剩下50%其中一半出口到我國,咱國家消費了全球70%以上的生豬。

供需決定價格,想要降低豬肉價格,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生豬產量是降低價格的有效手段。

豬圈過程介紹

養豬絕對是個技術活,不是誰想養就可以養的,目前國內散戶養豬因為環境或利潤問題,基本已經消失,規模化養殖為主體,最大的就是那幾家A股上市公司,但最出名的大概是“網易老闆養豬啦”

養豬要想賺錢,首先要克服幾個難點:

1⃣️優良的豬品種。畜牧業裡“良種”問題和IT屆裡“芯片”問題一樣,中國一直缺少“優質品種”,優質畜牧品種,除了一些西方“封鎖”原因外,引進品種在本地適應也是一大考驗,因此獲得優良“種豬”是養豬的第一步【長的快,生的多,瘦肉率高就算良種】。

2⃣️優良種豬,基本都是為繁殖“豬仔”而生存,因此能讓種豬繁殖出更多的小豬仔,是保證生豬產量的重要一步。

3⃣️有了小豬仔,能夠健康的育肥,讓豬長大,保證成品豬出欄率是提高產量的最後一步。

這三步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AI可以幫助優化每一步過程。

AI立功,豬肉降價啦,AI助力生豬產量持續增加...

豬仔產量節節高

NO.1 AI實時分析每頭生長情況,早防病

AI立功,豬肉降價啦,AI助力生豬產量持續增加...

進準監控

規模化工廠養豬,都採用自動化設備進行飼養,過去飼養員基本無法照顧到每一頭豬的生長情況,只有豬發生大規模病情或某一頭豬生病很嚴重時,才能被飼養員關注到,最後採取措施。往往已經是亡羊補牢,造成生豬死亡。

通過AI實時監控分析每頭豬的生長情況,可以從每頭豬的每時每刻的活動軌跡,進食、進水情況,建模分析生豬是否生病,及時通知飼養人員根據每頭豬的情況,因豬制宜,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甚至是營養套餐。

NO.2 AI 準確分析母豬繁殖情況

在養豬過程中,母豬(種豬)早一天懷孕,就可以早一天生豬仔,可以早一天出欄,“假懷孕”現象一直是養豬過程中難題,只有經驗豐富的飼養員或獸醫才能準確分辨。

有經驗的獸醫或飼養員無法快速複製,總是短缺的,但AI技術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建模,把母豬睡眠的深度情況、站立頻次、進食量變化等幾十個特徵提取,可以精準建模,判斷母豬是否懷孕。進準找出“假懷孕”的母豬,進行及時配種,將“假懷孕“率降低一倍,進而提高整體母豬的生殖性能【充分利用母豬產能】。

AI立功,豬肉降價啦,AI助力生豬產量持續增加...

監控大屏

NO.3 AI助力精準餵養,提高產量和育種質量

AI立功,豬肉降價啦,AI助力生豬產量持續增加...

進準餵養

通過AI系統,精準監控每頭豬的進食情況,通過進食量和生長量對比,精準計算每頭豬飼料轉化。

按照生長速度、轉化比等因素,對生豬進行進準分欄飼養,對不同欄的生豬,餵養不同配方飼料,進而提高生豬生長速度。(類似上學時候,同年級內分尖子班,將優秀的學生分到尖子班裡。以更快的速度,教授更深的知識內容,幫助尖子班學生學習更多知識,考試的時候,可以在同年紀競爭中更有優勢)。
最終達到,讓豬群在合適的生長階段,處於合適的欄裡,吃到適合本階段生長的飼料配方(類似不同月齡的寶寶要吃不同階段配方的奶粉一樣)。
通過AI精準餵養,可以進一步提高飼養效率,提高飼料轉化率(讓更多的飼料轉化成肉),降低飼養成本。同時可以把優質的生豬選育出來做種豬,進一步育種。

AI養豬前景無量

目前中國生豬飼養成本是美國飼養成本兩倍以上,中國每年大量進口美生豬...

中國生豬成本高,主要是因為品種,飼料配方,轉化率,粗放餵養,豬疫苗及疾病等因素造成,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生豬產量下降,最終導致豬肉價格升高。

隨著AI技術的應用,採用AI技術改造傳統生豬養殖模式,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飼養成本,如果AI能夠將生豬飼養成本降低到美國飼養成本那樣,那豬肉價格至少要再便宜一半...

面對巨大的產業紅利,目前BATJ等互聯網巨頭都攜自身AI技術扎入了AI養豬行業,目前成果已經非常顯著,相信不久的將來,由於技術的進步,豬肉會成回10元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