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张六金

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魏允贞(1542年—1606年),字懋忠,号见泉,明大名府南乐县(今河南南乐)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与其弟允中、允孚(均为进士)并称“南乐三魏”。历任许州判官、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在他去世后的天启初年,朝廷又追封其谥号为介肃。 魏公学富五车,满腹才华。居官几十年,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特别是他在山西巡抚任上时,倡导主持大修忻州城赢得了地方上的好评。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朝堂有口碑

一:魏允贞初在京城为官时,就有不畏权势的名声。据说有一年主持朝政的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母亲逝世,张回家安葬,群吏争先恐后赶去捧场,只有魏允贞一个人没有去,而且还鞭打了想要劝说他去吊唁的仆人。 二:魏允贞因为功绩卓越升为御史。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官后,魏允贞上书:“吏部的官职很重要,过去任命吏部官员,都在会同推荐选任之前,所以有关官吏都受到当政之人和司礼中官的影响,任用了一些不适合的官员。”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特地任用清明的官员,朝廷内外感到信服。 三:魏允贞也上疏陈明有关时弊的四事:“自从张居正窃取权柄,吏、兵二部升迁、授职须先报告他,所以任用的都是与张居正有私交的人。陛下应当与辅臣好好考察吏、兵两部的负责人,让他们有自己管辖的事宜。使辅臣不要侵犯部臣的权力而谋取私利,部臣也不能乘辅臣的空隙自行其私,这样官风自会整肃。此外,自从与俺答互市以后,边备松弛。三军的月饷,克扣一半以充市场赏赐,又克扣另一半给达官要人,士兵没有隔夜的粮食,怎么能抵御边寇呢?来自辽东的战功,更是到了令人惊异的程度。军队的声誉日益振奋,而人口天天比过去有所减少。奏报失实,升迁出格,赏罚无章,何以能卫国?”奏疏上传后,皇上采纳了魏允贞的意见并下发到都察院。

张居正担任首辅时期,对其子有私心,其他辅臣吕调阳儿子吕兴周,张四维儿子张泰征、张甲征,申行时儿子申用懋,都相继举进士。甲征、用懋即将廷试,魏允贞的上疏刚好送上。张四维大怒,说:“臣在政府做事,没有什么不应当听说的。因为前人行私,就不让臣过问吏、兵二部事,这不是制度。”因而为他儿子辩诬,而且乞求告老回乡。申时行也上疏争辩,皇上一同安慰挽留,责备魏允贞言词过当。户部员外郎李三才上奏认为魏允贞是对的,他俩一同被贬官调出京城。魏允贞得到许州(今河南许昌)判官。给事中、御史周邦杰、赵卿等上疏申说救助,皇上一概不予接纳。魏允贞虽然被贬,但从此辅臣当权时,其子没有再登进士的。过了几年由于他政绩突出,又逐级升到右通政使。

名诗惊天下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 饮酒楼上头!

这是魏允贞登岳阳楼后题写的著名的五言诗。他的这首《岳阳楼》虽无法胜过前人的顶尖之作,但在咏岳阳楼与洞庭湖的名篇里,它仍然以其境界独标别开生面而贏得一席地,这已可说是戛戛乎难哉的了。咏岳阳楼与洞庭湖的名篇佳构,除了词之外,诗体多为五律(如杜甫登岳阳楼》)、七律(如陈与义《巴丘书事》)、七绝(如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洞庭湖》),五绝佳作可谓不多。除了以五言古绝这一诗体争胜之外,魏允贞此作还以重叠见长。绝句一般而言要避免重字,何况只有寥寥二十个字的五绝?但魏允贞起句写“水”,次句写“楼”,水为洞庭之水,楼为岳阳之楼,紧扣题目,气象雄张,第三句写“士”,结句复又写“楼”,只是添加点染了楼头纵酒的细节。二十个字之中,竟然三次出现了“天下”一词,而“楼”字凡两见,几占全部篇幅的一半。这不仅加强了音韵节奏的复沓之美,渲染了全诗阔大雄豪之气,而且其中有深意存焉。

要深入领略全诗壮美的意境,当然要了解魏允贞其人及其时代,以及天下”一词的丰富内涵。魏允贞负经邦济世之才,怀忧国忧民之志,他并非以诗名世,而是以犯颜直谏名世。在御史任上,他就奏陈时弊四事,抨击当权的污吏贪官,被贬谪后仍不改初衷,仍然屡次上疏力陈时政得失。

治理山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魏允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因为山西地瘠民贫,力主裁减幕府的每岁上供和州县的冗费,用这样节约的万余银钱修治亭障,修建烽火台,购置器具、马匹以换取粮食。又上奏请求免除平阳站每岁的定额银八万,用山西省邮传节余的费用来补充。雁门、平定军因为逃避屯田粮税而逃跑,魏允贞上奏免除两军的地租,下令恢复开垦。岢岚互市,省抚赏给银钱六万。汾州有两个郡王,管理人员与军民杂处,知州职位太低不能制服,魏允贞奏请改为府。自从互市后,边政废弛,魏允贞看到了要害,修筑边墙万余丈。声名大振,皇上数次嘉奖他的才能。恰好下诏让宦官张忠在山西采矿,魏允贞上疏极力主张不可,皇上没有答复他。不久,西河王知燧请求开凿解州、安邑、绛县的矿产,以仪宾督促有关事宜。指挥王守信请求开凿平定、稷山各矿山。皇帝都批复同意。魏允贞恐怕老百姓受到更多的干扰,请求命令让张忠一个人管理,皇上也不同意三殿受灾,皇上下诏恳求大臣讲实话。魏允贞认为过错在于辅臣,历数赵志皋、张位的罪行。并且说:“这二个人在二月加了恩宠,过了一个月两宫发生灾乱。今年又加恩,三殿又受灾,天意啊!”张位极力为自己辩解,请求罢官。皇上安慰,予以挽留,责备魏允贞是边臣不当议论朝政,因为屡被推举不被任用,遂放肆乱言,被停发俸禄五个月。不久,魏允贞上疏推举被人忽视的贤明人士,请召回王家屏、陈有年、沈鲤、李世达、王汝训和小官史孟麟、张栋、万国钦、马经纶、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等,上疏被留在禁中。过了很久,他才按程序提拔为右副都御史。

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大修忻州城

明代学者余继登特地写了一篇《重修忻州城记》的文章。文章开头说:“忻州于古为阳曲,外控云谷,内蔽全省,最称要害。而地势平旷,无山河为之关阂,虏阑入,凭城为守,城仅筑土为之,易于溃坏。至嘉靖之季,虏无岁不内讧,忻父老子弟时苦蹂躏,萧然步之矣,筑以砖石而蒿目,疮痍之民不任吏役,官无见,和虏后益复,骚扰加剧,因二十余年,郊无垒,州无城,城无守御之备,垝垣敝甲以待市而不虞其变。”由此知道,敌人变本加厉的入侵,土城墙的颓废倾圮,百姓的“时苦蹂躏”、“和虏的益复”等乃是此次修城的重要原因。倡导者何许人也?文中云 :“万历丙申巡抚中丞魏公(允贞)行部至忻,慨然太息,亟令主者揣厚薄、度崇卑、量经费,凡既具矣,与督府王公合疏以闻,报可。“这里清楚的说明倡导人魏允贞,是指令”主者“先拟出修城经费计划,再呈报上级部门,以求得到上级许可与支持。

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忻州的城池位置险要,雄伟壮观。据史籍记载历史上曾大修过三次,民间流传有“三展卧牛城”之说。这三次大修分别为明代两次,清代一次。第一次大修是明嘉靖二十八年,第二次是明万历二十四年,第三次是清同治七年。魏允贞担任山西巡抚主持那次大修即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据州志记载,大修城池的经费来源有三:其一是抽取酒税;其二是向各级官吏收取罚金和赎罪金;其三是从“盈库粮银”提取部分资金。总的原则是“上征下纳”,没有向群众直接摊派。这次大修从万历二十四年四月开始,至万历二十六年十月竣工,耗时两年半。城墙全部包以砖石,砖厚七重,石基八尺,高四丈二尺,周二千一百九十丈有余。据《忻州城探微》记载:“城墙包砖的提倡与实行,是与大炮的广泛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元朝以后明代普遍推广。”

魏允贞因主政山西时极力倡导大修忻州城池,且亲力亲为,为地方上做出了贡献,后来的忻州地方官员根据民间百姓的意愿,便把位于忻州城内北大街凌云楼西侧的遗山祠改为魏公祠。这座祠堂是为纪念忻州先贤一代文宗元遗山的,祠堂始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由元氏八世孙元林枝、元林泉、元林茂等筹建。从明万历至清同治时期都称魏公祠,清光绪年间才又恢复为遗山祠。

明万历主政大修忻州城的巡抚---魏允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