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产皇帝,却盛产皇后宰相驸马,一个绝无仅有的望族

1

这个氏族,似没有称皇称帝的运气,仅有的一个也好景不长,但是在一千多年里,却先后冒出了92个宰相,真可谓“宰相之家”。

这个氏族,虽然不产皇帝,却盛产皇后,前后居然出了36个皇后,说是“皇后专业户”也绝不为过。

这个氏族,还有36个小哥当上了皇帝的女婿,驸马爷的“家传” 名不虚传,令人刮目相看。

还是这个氏族,在历史上出了186位文人名仕,有600多人名垂青史,族谱上群星闪耀,熠熠生辉。


“相多后多驸马多,文人名仕一大箩”, 这么牛掰的氏族,翻遍中国历史,也是绝无仅有,难怪备受世人赞誉,被称为“中古第一望族”。


这个氏族,姓王。

2

“王“字,起源就霸气。在甲骨文里,王的字形是一把斧,斧是兵器,象征王权,原来指最高统治者。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王”就成为皇族或功臣封爵的最高项,如:诸候王、亲王、郡王等。

孔老夫子解释“王”字:“用一贯三就是王。”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王字如此厉害,最初以王为姓氏的,就非同一般了。果然,在王姓的五个来源中,有四个就颇具“贵气“。

一是源出姬姓。东周的周灵王有个儿子,叫姬晋,聪慧博学,颇被父王看好,立为太子。他还是个文艺青年,吹笙优美如凤凰鸣唱。一年大雨连绵,河水泛滥,危及王宫,在如何治水的问题上,父子发生分歧,父王主张壅堵,王子主张疏导,争吵激烈时,王子引用历史上壅堵治水贻害天下的事例,指责父王是“亡王之为也”,激怒了父王,被废为平民。时人因姬晋是王族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姓,姬晋被称为王子乔,是王姓氏族的始祖。

不产皇帝,却盛产皇后宰相驸马,一个绝无仅有的望族

秦末汉初,这支族人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玡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望族。这是王姓最重要的一支。

二是源出妫姓。传说舜帝的三十三世后裔妫满,在周武王灭商后,不仅娶了周武王的长女为妻,还获得封地陈,建立起陈国。后来其后代陈完在齐国任官,改为田氏。齐被秦灭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为王姓。这一支被称为妫姓王氏。

这支王姓后来出了个名人,就是王莽,他是王姓氏族中唯一真正当过皇帝的人,可惜只当了15年,便被乱军杀死。由于他是篡汉上位的,史上名声不佳。

三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重臣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剖肚挖心,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这一支称子姓王氏,从先秦至汉唐一直居河南地区,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四是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投其所好,上献符命,博得王莽欢心,被赐姓王氏,遂成王氏一支。

五是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字颇有霸气,北方少数民族改姓时,不少喜用王姓,从汉到唐宋,再到元明清,历朝都有这种现象,由此造成王姓数量庞大。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王姓具有的这种贵族血统,是不是造成老王家盛产皇后和宰相,还有一大堆名人的原因之一呢?

3

王姓始于姬晋,这是公论。但若论王姓氏族的地位和影响力发展到巅峰状态,则离不开一个人:王导。

王导是山东琅玡郡人(今山东临沂市),出身名门“琅玡王氏”。当时琅玡的藩王是司马睿。两人关系友善,交流颇多。

西晋末年,风雨飘摇,经过贾南风乱政、八王之乱、外族入侵的接连打击,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就像一座颓废的大厦,终于在公元316年轰然倒塌。

坐镇一方的琅玡藩王司马睿,眼看中原混乱,不宜居留,遂南渡江南,落脚建邺(今南京),图谋东山再起,延续晋王朝的国柞。

不产皇帝,却盛产皇后宰相驸马,一个绝无仅有的望族

江南不比中原,建邺也不是琅玡。司马睿初来乍到,难免人生地疏,当地的门阀大户对这个“外来户”,也未必给好脸色。但王导有办法治他们。

每年的三月初三,当地的风俗是禊(xì)节,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祓禊(fú xì),就是洗濯去垢,消除不祥。

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高调出场,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后面是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那阵势就和阅兵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王导和堂兄王敦,一左一右跟在司马睿两旁,他们代表的可是名动朝野的世家大族琅琊王氏。那些低了几个等级的江南士族看得目瞪口呆。琅琊王氏尚且如此,我等小户岂敢怠慢?对“外来户”的脸色立马阴转晴。王导又出主意,让司马睿选拔了两个当地最有影响的大户入朝为官,从而搞掂了当地的门阀大户。

在王导的帮助下,司马睿在江南脚跟站稳,随即开启了东晋王朝。

在东晋王朝中,王导两兄弟成为皇帝的得力辅臣,王导担任尚书,相当于总理,执掌朝政;王敦总掌兵权,相当于国防部长,专任征伐。王姓氏族基本掌控了朝廷的内政外交军事,其势力最大时,朝中官员75%以上都是王家或与王家相关的人。

于是,民间出现了一句谚语:“王与马,共天下”,意思是王氏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东晋大权,这种局面持续了二十多年。王导也因此被称为东晋政权奠基人的之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这首诗中所写的“王谢”,指的就是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王姓氏族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4

王姓氏族在中国历史上风云叱咤上千年,涌现的名人为数众多,领域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哲学、医学、艺术等等。

据统计,从东汉至隋唐末年,王姓氏族共出了92个宰相(或相当于宰相的官位),其中西汉2人、曹魏1人、西晋3人、东晋22人、南朝宋19人、齐15人、梁及后梁23人、陈11人、北魏4人、唐朝4人。这是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王姓氏族还出了36个皇后,这36位皇后是西汉至明朝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历史上,这样累代帝后之族,在中华姓氏中仅此一姓。

不产皇帝,却盛产皇后宰相驸马,一个绝无仅有的望族

王姓氏族除了王莽之外,其他无人做过皇帝。但在地方的割据政权里,也有一些称帝的,如隋朝时期,河南固始王审知人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开山祖。

王姓的名人有多少呢?看看《中国人名大辞典》就知道了。

在《中国人名大辞典》里,王姓历代名人多达2360名,占总名人数的5.1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一位;王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7%,排在第一位;王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89%,排在第一位。

不仅名人数排第一位,王姓的总人数,在2018年也达到了第一位。据《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王姓户籍人口数量1.015亿,超过李姓户籍人口61万人,成为中国第一姓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