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最“進步”的地方,是隱匿在民生路,新華日報社的營業部


位於民生路240號的新華日報營業部設立於1939年,是一幢中西結合的黑色磚木樓房。上下共三層,除了由於右任題寫的新華日報四個大字外,門口還有一小字:供應進步書刊,報道正確消息。

新華日報營業部舊址,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的一部分,這裡曾是機關報刊《新華日報》與《群眾》週刊發行的前沿,也是周恩來、董必武等人於後方開展工作的場所。

在過去,這裡曾是重慶思想最前銳先進的場所,曾有人稱讚這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報人:“抵得上一個方面軍”。

1946年,位於民生路的報社營業部被國民黨特務搗毀。今日,作為重慶紅巖文化景區的一部分,新華日報社大門敞開,傳遞著不畏強權,熱誠愛國、勇於揭露事實真相的報人精神。

館內不僅陳列著上世紀的出版物,還將對編輯部、報童宿舍與總編輯臥室做了復原陳設。

《新華日報》在重慶有兩社,總社位於虎頭巖,營業部位於民生路。發行課,會計課與廣告課門外的這座話機,就是用來與總社聯絡溝通的。

這是《新華日報》總編輯的房間,雖然樸素,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數萬人居無定所的重慶城,也是極體面的。

在駐紮於重慶接近9年的艱苦契闊的日子裡,《新華日報》社出刊數將近3000期,這是文人們“以文救國”的確鑿證據。

新華日報社在重慶並非景點,週末也人跡寥寥。但報人的歷史不該被遺忘,下次經過民生路的時候,也請您進館見證過去的知識分子以生命與熱情戰鬥的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