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偉大的愛國志士,是人們曾熟知的民族英雄,如今卻很少被提起

什麼樣的人最受人尊重?不用說,肯定是愛國之人。幾千年來,我國經歷了多次的動盪,期間也曾出現過無數的愛國人士以及民族英雄,這些人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他們的作為受我們敬仰,但是這個英雄如今卻少被人提及。

他是偉大的愛國志士,是人們曾熟知的民族英雄,如今卻很少被提起

自從金兵攻入東京城之後,北宋皇帝被俘虜,一些大臣帶著倖存的皇族來到臨安,建立起了南宋。南宋局勢並不比北宋好多少,內憂外患,終於還是迎來了亡國危機。國難見忠臣,文天祥就是在這個時期挺身而出,流芳千古的。

他是偉大的愛國志士,是人們曾熟知的民族英雄,如今卻很少被提起

提起文天祥,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句著名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是江西吉州廬陵人,最初名字是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後來被選中貢士後,才改名為天祥。他和陸秀夫、張世傑被並稱為宋末三傑。

他是偉大的愛國志士,是人們曾熟知的民族英雄,如今卻很少被提起

還在文天祥年幼的時候,他曾看見過學校中祭祀的鄉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諡號都是“忠”,對此非常的羨慕,常常對自己說“

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他是偉大的愛國志士,是人們曾熟知的民族英雄,如今卻很少被提起

後來在20歲的時候,文天祥考中進士,進入了殿試環節。當時的宋理宗在位時間很久,之力政事方面已經開始倦怠,文天祥在殿試的時候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寫出了有一萬多字的長篇大論,一氣呵成,根本沒有什麼草稿。宋理宗在看了之後,親自選拔文天祥為第一名。

得到文天祥,對朝廷來說就是一件幸事。當時的考官王應麟也曾上奏說“這個試卷以古代的事情作為借鑑,忠心肝膽好似鐵石,我以為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可喜可賀。”中狀元之後,文天祥又改字宋瑞,不久之後他因父親逝世而回家守喪。

開元初年,元朝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建議宋理宗遷都,其他人也都不敢對此妄下議論,都不敢說著是對是錯。此時文天祥年僅23歲,正任當時的寧海軍節度判官,只有他上書直言,說要殺了董宋臣,以此來統一人心。

文天祥人微言輕,他的話自然沒有沒皇帝採納,於是他請辭歸鄉。後來文天祥升任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書舉報董宋臣,並一一列舉了他的罪行,同樣沒有得到皇帝的回信。

後來元軍兵分三路進攻南宋,攻破了京城的成郊,朝廷下詔命令此時已經為贛州知州的文天祥入京勤王。文天祥得知這種情況之後,號召天下各路英豪,聚集起數萬兵馬,前往支援京城。

談及國家的危亡形勢,文天祥總會泣不成聲,他散盡全部家財,全部拿來充作軍資,他常說“

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在國家危難當頭,仍然是主和派居多,文天祥上書皇帝,說要斬了呂師孟來鼓舞士氣,之後文天祥被派去帶兵抵抗元軍。元軍勢猛,終究還是攻陷了南宋,文天祥兵敗被俘。元朝廷深知文天祥的為人,也是非常的敬重他。在見到元朝大將張弘範的時候,他寧死不跪,得到了張弘範的賓客之禮相待。

元軍想要利用文天祥來招降張世傑,但是文天祥不從,還說“我不能保衛父母,還教別人叛離父母,可以嗎?”雖然文天祥拒絕了元軍的請求,但是元軍方面還是不停的讓文天祥給張世傑寫書信,於是文天祥寫下了這首《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元將張弘範看到這首詩之後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笑著收了起來。元軍又用高官厚祿來收買文天祥,說只要他投降,就可以繼續做宰相,但是都被文天祥拒絕了。文天祥還說“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後來張弘範感於文天祥的仁義,將他送回了京師。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這句詩被後世千年傳頌,他的忠義也被世人尊崇,死後終於得到了他小時候就想要得到的“忠烈”的諡號。如今文天祥已經很少被人提及,但是他的精神卻不會被我們遺忘,他是值得我們尊重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