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補全計劃:新加坡海軍核心打擊力量——“可畏”級護衛艦


“可畏”級護衛艦為新加坡海軍的新一代多功能護衛艦,是法國海軍拉法耶特級護衛艦的升級改進版本。本級艦共建造6艘。

可畏級除了首艦由法國DCN的洛里昂海軍造船廠造船廠承造外,其餘五艘都在DCN的協助下由新加坡STM的造船廠建造,DCN並負責協助新加坡建立對新護衛艦的維修能力。

可畏級除了具備較強的防空、反潛、反艦等正規作戰能力之外,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水面巡邏,以在交通頻繁、龍蛇混雜的東南亞水域阻絕非法移民、走私、販毒、海上劫掠乃至於恐怖活動等,並保護新加坡的經濟海域。

可畏級自定位建造之初就被要求能超越東南亞各國海軍的任何水面作戰艦艇,而事實上,可畏級在服役後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東南亞地區最精銳強勁的中型護衛艦。

上個世紀90年代,新加坡開始規劃擴充艦隊實力,將海軍的作戰範圍從近海拓展至遠海。為此,新加坡海軍決定建構一支以護衛艦、柴電潛艇、大型戰車登陸艦為主的部隊,在航運繁忙的馬六甲海域發揮十足的制海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遠洋戰力。

而護衛艦部分,新加坡啟動了三角洲項目,打算在國外廠商的協助下,籌建六艘新型護衛艦,淘汰70年代陸續服役的六艘德制260噸級海狼級導彈快艇。

包含美國、瑞典、法國在內的多家知名大廠都參與了Delta項目的角逐,並由新加坡海軍進行仔細的評估。在競標期間,法國還派出DCN參與角逐的設計母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專程訪問新加坡,而最後就是由法國DCN雀屏中選。

在2000年3月,新加坡政府與法國造艦局簽約,採購六艘衍生自拉法耶特級的新一代護衛艦,新國稱之為可畏級,這也使新加坡成為繼法國、中國臺灣、沙特阿拉伯之後第四個拉法耶特護衛艦系列的客戶。

除了原廠DCN之外,一同簽約參與的單位還包括新加坡國防科技局、新加坡科技集團海事公司等本地廠商。在此合約中,法國DCN將提供護衛艦的平臺、輪機推進、主要偵測裝備與武器系統等等,並由新加坡本地廠商參與戰鬥系統、平臺管理系統的整合研發工作。

可畏級採用平甲板、方形艦尾構造,船型為長艦首艛型,艦型剖面為深V字,艦體長寬比較低,艦首傾斜角度平直,艦首幹舷較高,整體的抗浪性與穩定性頗佳。

可畏級採用沿襲自拉斐特級的隱身設計,構型比十幾年前設計的拉斐特級更為簡潔利落,採用封閉堡壘式上層結構並與船舷完全融合,上層船樓以10度的傾角向內收縮。

可畏級的核心電子系統為1部泰利斯公司研製的“武仙座”E/F頻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能在200km外偵測戰機、直升機大小的目標,在60km外偵測低雷達截面積的空中目標,在20km外偵測到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

標準排水量2800噸,滿載排水量3200噸;艦長114.8米,舷寬16.3米,吃水6米;4臺MTU20V8000M90柴油機,最高航速28節;艦員編制86人。

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超快速型;2座MK-38 Mod2 25毫米颱風遙控武器站,2挺12.7毫米勃朗寧M2重機槍;2座三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器,Eurotorp A244/S型魚雷。

4座八單元SylverA-50垂直髮射系統,裝填32枚Aster-15/30防空導彈;2座四聯裝RGM-84D魚叉Block1C反艦導彈發射器,同時預留4座四聯裝的安裝位置;1架S-70B反潛直升機。

可畏級右舷艦橋下方設有一個收容小艇的艙區,可搭載RHIB突擊艇。一開始可畏級尚未部署反艦導彈,因此頭幾艘在服役初期把小艇和負責收放的起重機設置在原本預定安裝反艦導彈的甲板,後續艦才把小艇與起重裝置移到右舷的快艇艙,並裝上魚叉反艦導彈發射器的支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