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其實,寫這篇文章心情還蠻沉重的,記得上次看到一個年輕媽媽的寶寶,就因為自己的簡單猜測和判斷,惹得寶媽驚恐的哭泣,指責自己“沒有早些照顧孩子,孩子發育有些遲緩,還真的可能有自閉的可能”……當時立刻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怎麼可以亂講話?但再怎麼解釋,畢竟在寶媽心中已劃了一痕。

因為自己少有孤獨症孩子的看病經驗,這些年累積的知識也逐漸地剝落。重新翻書,再次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兒少病房的專業兒少精神科醫生學習,認真的瞭解,並刻意接觸一些案例。或許,自己的淺顯認識,可以和大家在這裡一起分享……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海洋天堂(李連杰孤獨症電影)


先看看孤獨症怎麼定義的?

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常見、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亞型,該疾病多起病於嬰幼兒時期,以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侷限的興趣及刻板重複的行為方式為主要表現,多數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發育遲滯

接下來想殘酷的告訴大家一下幾個現實:

1.孤獨症的孩子大都智力較低下。孤獨症的病兒僅有1/4智力正常,1/4屬於輕度智力低下,1/2屬於中至重度的智力低下。而且男孩孤獨症的精神發育遲滯比例是女孩的2倍。

大家熟悉的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講述了一個孤獨症孩子,電影中的孩子惹人愛,他長得聰明伶俐,在繪畫上有著特異的才能。其實,現實沒有那麼美好,從上面的數字我們也知道,這樣的情況少之又少,大大多數都不具有某一天賦!而且會比同齡兒童的智力明顯低下。極少數極少數的孩子可能存在“孤獨性才能”比如:音樂、計算機、計算、推算、機械記憶和背誦等方面天賦異稟。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地球上的星星——伊桑

2.照料孤獨症的孩子挺難。孤獨症孩子多數倔強,大都不太安靜,大都坐不住、動個不停。母親抱著時不能與母親身體貼近,在穿衣、吃飯、洗澡時掙扎、反抗,甚至容易尖叫。有時莫名其妙的哭或笑。

當然有一部分病兒確實特別安靜,不動聲響的躺著,不注意周圍的動靜,與外界無任何聯繫和反應。

3.孤獨症的孩子很“強迫”。近7成的孤獨症孩子有儀式性和強迫性行為。

如果孤獨症的病兒功能保持較好,可能不表現出類似強迫症的痛苦主訴或者剋制不住的掙扎等。但多數功能不好的病兒則情況不樂觀。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什麼樣的孩子可能是孤獨症?

1.得病時間上

國內外的研究和臨床經驗,兒童孤獨症多起病於

36個月以內,即3歲前!但多數情況是2/3的孤獨症患者出生後便逐漸起病,在1歲半時各項發育問題引起父母親人注意,2歲前開始就診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生長髮育

2.社會交往問題上

小孩子有什麼社會交往?其實不是這麼理解的。在嬰幼兒時期的社會交往可以理解為情感交流、互動、理解和聽從等。比如患兒突出的問題是,迴避目光,不與家長眼睛對視;對呼喚缺少反映,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者抱起時身體僵硬反抗;缺乏與人交往興趣、難以理解他人情緒和思想,對母親或主要撫養著不產生依戀,對陌生人恐懼;不懂規矩、難以建立友誼,迴避其它兒童等。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不感興趣

3.交流障礙上

病兒往往不會主動與人交談,不會維持或提出話題,只會反覆糾纏同一話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他們通常是在“對人”說話,而不是“與人”交談,語言上十分困難。有時候病兒會表現出哼哼唧唧、自言自語,自得其樂,甚至有時會說話很奇怪,語言中的刻板重複性及模仿性較多見。

當然,能講話算是好的事情,很多時候病兒語言發育很晚,甚至不發育,2歲時不講話。常常以哭或者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服或需要,缺乏面部表情的表達,很漠然的樣子。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漠然

4.興趣狹窄及刻板重複的行為?

病兒可能過度關注或痴迷於某一感興趣的物品或活動,這些物品通常是非生命物體如:紙盒、遙控器、換裝品瓶、繩索、文字、車標、轉動的物品等,而不同於正常兒童感興趣的玩具或動畫片等。

同時,他們還會以同一方式做同一件事情,如重複開門、反覆排列物品、堅持走一條路線,將物品擺放固定位置,長時間只穿固定衣服,支持少數幾種食品等。如果環境或周圍日常生活規則發生變化,則會煩躁不安。常常會出現摩擦、拍打、撞頭、咬硬東西、搖晃或旋轉身體應對。

另外,病兒對於疼痛或驚嚇,不甚敏感,或者說刺激麻木感。

還有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孩子會斜眼看似乎感興趣的東西,聞別人的頭髮或衣服,摸光滑的東西等。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特殊習慣


寶媽不怕,但我們怎麼越早的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有孤獨症?

這是這篇科普的核心!!!當然對於孤獨症的診斷,我想不在此過多討論,那是醫生專業上的事,我們能簡單識別,快速就診就是最好的!

準備敲黑板、劃重點了!

關於如何早期發現孩子有問題,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看黑板講重點

1.難於照料。嬰兒期睡眠少,喜尖叫。總要求被小車推著或者聽節奏感強的音樂才能安靜。嬰兒倔強,常在摟抱中與父母對抗、掙扎。當然有部分是過於安靜,無視於父母,餓了不舒服也無表達。在小車裡搖晃或者看發光的東西,一直如此。

2.迴避對視。7-8個月的時候尚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什麼人抱的反饋都一樣,不與親人眼神對視,忽略周圍人的存在,他們不需要父母的親暱,感情疏遠,喜一個人,不願有其它小朋友在身邊。

3.生長各階段有問題。到了某一年齡段,孩子達不到正常兒童能達到的,或相反想,在某一階段某一水平達到甚至超過同齡:如7個月會叫爸媽、2歲識字較多,但站立走路確是問題。這種發育的進度和次序發生明顯的紊亂。

當然可以使用特殊的檢測表來發現問題,比如著名的CHAT篩查表提示給我們:孩子的意向性手指東西(自閉症孩子常無)、眼與眼對視(自閉症孩子常無)和玩裝扮遊戲(自閉症孩子常不感興趣)這三個有關鍵性意義。


寫在最後,碎碎念

生孩子的時候,多數會說孩子漂不漂亮,誰誰誰可好看了。但對於自己的孩子,其實沒那麼多要求啦,大家有著一個共同的結論是:健康最重要!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健康寶寶

孤獨症會讓家長真的心碎!

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多一些知識和識別能力。

1.瞭解孩子。包括兒童生長髮育的基本規律,如體格生長髮育、神經心理和行為發育程序等。家長可閱讀一些通俗易懂的育兒科普書籍,從中瞭解一些育兒知識,比如孩子何時出牙,何時走路,何時說話,如何認生等。

2.關注孩子。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高、體重、營養並做定期體檢,也要注意孩子的感知、語言、活動、情緒、行為和社會交往,適度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特別是家族中如有類似病史、精神病史或出生前後、出生時有腦損傷等情況,更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發育、行為表現。

3.及早診治。如發現孩子有異常應及時和專科醫生聯繫。對於嬰幼兒行為異常和語言落後者,家長和兒童保健人員可以使用嬰幼兒孤獨症篩查量表進行篩查。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即使他不幸有了孤獨症,依然是給我們家長最好的禮物……

寶媽不怕,我們重新仔細看看孩子是不是孤獨症……

天使禮物



參考文獻:

1.陸林. 沈漁邨精神病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 227-246.

2.鄭毅, 胡佩誠. 兒童心理保健與諮詢-培訓教材.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1-20.

3.郭蘭婷. 兒童少年精神病學.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4.李凌江. 精神病學第3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232-255.

5.郝偉. 精神病學.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

6.TasseMJ, Luckasson R, Nygren M.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3. 51(2): 127-131.

7.Cristanf, Audrey T, Paul G. Pharmacotherapy for he Core Symploms in Autistic Disorder: Cur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 Drugs. 2013. 73(4): 303-314.

8.Dwayne D, Zachary W, Melissa LM. Melication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Pediatrics. 2012. 130: 717-726.

9.Jaiswal P, Mohanakumar KP, Rajamma U. Serotonin mediated immunoregulation and neural functions: Complicity in the aetiology of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 Neurosei Biobehav Rev.. 2015. 55: 413-431.

10.Kulage KM, Smaldone AM, Cohn EG. How will DSM-5 affect autism diagnosi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AutismDev Disord.. 2014. 44(8): 1918-1932.

11.杜亞松. 兒童心理障礙診療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 2013.247-2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