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现在,网络上有一群人活跃在各大网购平台,让商家们闻风丧胆,他们就是:

“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羊毛党”这个庞大而隐秘的群体,是指一群专门利用互联网商家规则漏洞和优惠占小便宜的人。


“双11”前几日,有位脐橙卖家因为“被薅羊毛”上了热搜,这两天又因其“果农身份造假”的事被大家持续关注。他的事件引发了大家对“羊毛党”这个群体的注意。

“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一位“买家”这样说↓

“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从线上理财平台的注册返现金,到电商平台满减折惠券,都是他们的目标。其成员主要聚集在“羊毛党”贴吧、论坛、QQ群等网络社区。他们的行为已经形成了一条“网络黑灰产产业链”↓

根据某大型电商平台2018年5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羊毛党”已形成

15余个工种、160余万从业人员、产业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链,分工明确、合作流程成熟,并且逐渐向隐蔽、专业、精准方向发展。

“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专门为“羊毛党”提供优惠信息和系统漏洞的某网站

在此之前,他们还做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国内某运动品牌专卖店:

店长操作失误,将一件羽绒服标价49元,结果被4900多人拍下。店长希望买家能退款处理,并承诺会给予他们10元钱赔偿,但是只有1000多人退款。

国内某男鞋专卖店:由于系统原因,几双鞋均标价20元左右,结果被网友拍下一万多单,而且大部分人拒不退款,并投诉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在此,小编要提醒“羊毛党”们:请停止你们的这种做法,有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一)如果在明知商家是操作失误的情况下继续要求商家赔偿,或者威胁商家不给钱就差评,性质恶劣者,可能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羊毛党”为了恶意“刷单”,利用技术批量注册虚拟账号的行为,属于“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或者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

我国《刑法》第286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数据或者应用程序,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认定为上述条款中的“后果严重”:造成为一百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域名解析、身份认证、计费等基础服务或者为一万以上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累计一小时以上的;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

因此,无论是出于道德考虑,还是法律的约束,这种为谋一己之利而不顾一切的行为,都应该停止。

“羊毛党”狂下单,不是想买东西,而是为了“赔偿金”!已涉嫌违法


那么,商家因一时之失就应该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吗?“央视社会与法”回答你:并不是!

在我国法律上有个概念:

“重大误解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在网购过程中,商家这种标错价格的行为,属于“重大误解”,因此,可以此为由撤销买卖合同。

如果商家遭遇买家的恶意下单,应该怎样做呢?

最好的方法是与买家说明情况、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向电商平台反映情况,由电商平台协调解决,从而降低影响,减少各方损失。

最后提醒大家:别做“羊毛党”,守住个人行为的“底线”,切莫因贪一时的便宜而失了做人的“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