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說」“南開校長論文造假”這隻學術瓜該怎麼吃?

「牛角說」“南開校長論文造假”這隻學術瓜該怎麼吃?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有 18 篇論文涉嫌造假,論文實驗圖片也存在 PS 痕跡,一時引發熱議。11 月 18 日,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工作人員回應此事時稱,已經瞭解到網絡上有關曹雪濤院士的投訴,並會針對網絡反映曹雪濤院士的有關問題展開調查。18 日凌晨,曹雪濤在同行評議網站" pubpeer "發文,回應了爆料者 Elisabeth Bik 對他部分論文的質詢,表示正在仔細檢查手稿、原始數據和實驗室記錄,並補充說,"我仍然對這些論文中得出的科學結論的有效性、牢靠性以及研究的可重複性,充滿信心。"

對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來說,這種學術瓜是最不好啃的,因為吃這種瓜有門檻。尤其像我這種文科生,新聞裡說什麼我都搞不懂,就知道兩件事,第一,曹校長多篇論文被質疑造假,第二,曹校長當年還寫過研究氣功的論文。而這時候呢,我們就容易陷入一個思維誤區,寧可信其有。但是好在,有明白人替我們解答,我明白了,再跟大家叨咕叨咕。

曝出這件事的,是一個叫伊麗莎白的美國國學者,這位學者是個學術打假專業戶,所以我們不妨把她看做是英國方舟子。伊麗莎白質疑有中國學術權威論文涉嫌造假,但沒有指名道姓。而把曹校長名字點出來的,正是方舟子。而方舟子在學術打假領域,一貫是有信譽的,這就把曹校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牛角說」“南開校長論文造假”這隻學術瓜該怎麼吃?

網友質疑的焦點呢,主要集中在 3 各方面,第一個質疑,是否確實存在學術論文造假?第二個質疑,這些造假的論文曹校長本人是否參與了?第三個質疑,曹校長本人的學術能力到底行不行?

關於這 3 個問題,一位叫"畢導"的網友給出了很詳細的回答,我替大家把結論提煉出來。先來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曹校長本人的學術能力行不行?這問題其實不用質疑,在目前的學術圈,不太可能有一個南郭先生能夠混成南開大學校長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兩個位置都很燙,沒那個屁股你坐不下去。所以曹校長是名副其實的學術大牛。

再來回答論文造假問題,這些論文確實存在造假問題,主要集中在了 PS 圖片和數據的複製粘貼上。換句話說,沒有足夠的實驗數據,就把已有的數據複製粘貼一遍,這當然是造假。即使曹校長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他只是強調,數據造假並不影響結論的有效性、牢靠性和可重複性。

那麼這些造假跟曹校長本人有關嗎?當然有關。這些論文不是曹校長寫的,而是他的徒子徒孫寫的。如果把曹校長比作是一個門派的掌門人,如果徒子徒孫打著他的旗號到外面弄虛作假,你說這掌門人會沒有責任嗎?而且曹校長也從那些論文中受益了。一方面,那些論文都署了他的名字,而另一方面,這些涉嫌造假的論文裡,有 7 篇是在曹校長評上院士之前發表的,這就意味著這些論文為他的學術地位添磚加瓦了。

看這些涉嫌造假的論文,時間跨度很大,這就意味著這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已經變成一種學術風氣了。對於這種風氣,曹校長不可能不知情,所以我們只能認為他縱容了這種風氣,而且還從中受益。曹校長固然是學術權威,但是在學術道德上,肯定是有虧的。除了個人選擇之外,這背後還有一種力量驅使著很多學者急功近利,那就是把論文發表和職稱評定,和項目審批直接掛鉤。換句話說,你的收入和職稱,都和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有關。

2010 年,《南方週末》有一篇報道"教授的圍城",詳細地描述了教師職稱評定中所存在的種種問題。首先被套牢的是學校,"學校就是要項目數。這是教育部排名的硬件。"有的學校還設立"學術駐京辦"。接下來,學校的壓力就轉嫁到了教師身上,尤其是青年教師,文章稱:"潛規則是,有行政資源的校長和院領導,主持一些重大項目時,號稱"舉全院之力",其實只是掛名,實際操作的是青年老師和學生。"

這篇報道,似乎正好印證了曹校長和他手下徒子徒孫的共生關係,這關係倒像是李白的那句詩:君是女蘿草,妾做菟絲花,百丈託遠松,纏綿成一家。而讓人擔憂的是,靠著這種學術生涯成長起來的教師,將會成為新一代的既得利益者,然後繼續固化這套潛規則。

新文化報評論員 牛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