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飄香溢京華,粵劇展演綻百花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是中國南方的一大劇種,被周恩來總理傳神地譽為“南國紅豆”,深受群眾喜愛,享譽海內外。2009年,粵劇邁進新里程——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粵劇“世遺”十週年系列活動(北京站)11月19日—21日在北京舉辦。

此次系列活動涵蓋優秀粵劇劇目展演、粵劇圖片展覽、粵劇主題研討以及粵劇電影展映等內容。主要由三大內容版塊組成:一是“2019粵戲越精彩”優秀劇目展演,二是以“新時代粵劇的遺產保護與現代發展”為論題的藝術研討會,三是“情牽濠江——紅線女與澳門”走進清華大學圖片展。

“2019粵戲越精彩”優秀粵劇劇目展演

红豆飘香溢京华,粤剧展演绽百花

繼成功舉辦“廣州站”、“佛山站”的相關活動之後,“2019粵戲越精彩”“北京站”的活動也將於11月19日在京城啟動。“北京站”是此次活動最重要的一站,粵劇界實力最雄厚的廣東粵劇院和廣州粵劇院將派出多位粵劇名角、攜多個精彩劇目晉京獻演,向京城觀眾展示廣東省十年來傳承、保護、發展粵劇的成果。

红豆飘香溢京华,粤剧展演绽百花

廣東粵劇院本次晉京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獻演三臺大戲一臺摺子戲共四場,分別是19日晚的《白蛇傳·情》、20日晚的《還金記》、22日晚的《夢·紅船》以及21日晚的《粵劇摺子戲專場》。上述三部大戲是該院近十年來新創排且多次榮獲大獎的成功劇目,該院此舉堪稱是拿著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向北京觀眾彙報。該院本次演出陣容也非常強大,《白蛇傳·情》由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戲劇梅花獎得主曾小敏攜國家一級演員、青年文武生文汝清主演;《還金記》由文汝清攜青年花旦程君捷主演,《夢·紅船》由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粵劇文武生彭慶華、曾小敏、文汝清等主演,摺子戲專場則將該院眾多名角匯聚一臺,演出《紅梅記·放裴》、《柳毅傳書·花好月圓》、《戰巴丘》等多個粵劇摺子戲。

红豆飘香溢京华,粤剧展演绽百花

廣州粵劇院響應國家“戲曲進校園”的倡導,將在19、20日兩晚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獻演兩臺劇目,可謂陣容鼎盛、“梅花”紛呈。分別是19日晚由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歐凱明、梅花獎獲得者崔玉梅聯袂演出的《刑場上的婚禮》,20日晚由同是粵劇紅派傳人的歐凱明、蘇春梅(梅花獎獲得者)攜青年文武生陳振江擔綱演出的《搜書院》。這兩臺戲,前者是粵劇紅色經典劇目,至今演出已逾六百場,已讓六十多萬觀眾享受到藝術精神食糧,此次已是五次赴京獻演。後者則是粵劇“馬”(馬師曾)、“紅”(紅線女)流派經典劇目,“南國紅豆”的美譽即由該劇而來,時隔63年後再次晉京演出,歷經幾代粵劇藝術家不斷打磨、煥發出新時代審美特色。粵劇進入高等學堂,受到莘莘學子熱烈歡迎,他們陶醉在粵劇的韻美之中,紛紛讚歎:通過粵劇,讓他們更加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之美。

“情牽濠江——紅線女與澳門”專題圖片展覽

談到粵劇肯定離不開紅線女。2008年,紅線女被中國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劇代表性傳承人。她不斷在藝術實踐中求新、求變、求突破,用全身心投入的敬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表演藝術魅力,贏得了各界人士的讚許。為配合粵劇“世遺”系列活動,“情牽濠江——紅線女與澳門暨慶祝澳門迴歸20週年圖片展”將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開展,讓清華大學的學子們近距離了解粵劇一代宗師的藝術人生,從而感受粵劇的魅力。

“新時代粵劇的遺產保護與現代發展”研討會

作為本次活動的大軸——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新時代粵劇的遺產保護和現代發展”主題研討會,將於11月21日全天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領導出席研討會,並致辭發言。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學術單位的戲劇專家們,以及《中國戲劇》《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等雜誌媒體的資深學者們,與廣東粵劇界的藝術家們一起,暢談粵劇的古與今,為粵劇的傳承、發展建言建策。十年前,粵劇的“申遺”成功意味著粵劇的發展一個全新的起點。十年後的今天,社會發展促進粵劇藝術的發展,回顧更讓粵劇人充滿智慧和力量,文化強國的路上,我們昂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