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刑場上的婚禮》五度赴京展演,觀眾感動落淚

文、圖/羊城派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文瑤 謝納新

11月19日晚,革命伴侶“周文雍”“陳鐵軍”走進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向觀眾講述那段獻身革命的歷史故事。

這是2019粵戲越精彩——粵劇“世遺”十週年系列活動·北京優秀劇目展演活動之一,由廣州粵劇院下轄的廣州紅豆粵劇團演出的大型現代粵劇《刑場上的婚禮》。

粵劇《刑場上的婚禮》五度赴京展演,觀眾感動落淚

在北京展示粵劇獨特魅力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是中國南方的一大劇種,被周恩來總理傳神地譽為“南國紅豆”,深受群眾喜愛,享譽海內外。2009年,粵劇邁進新里程——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又逢粵劇“世遺”十週年,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東省藝術研究所、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聯合承辦的2019粵戲越精彩——粵劇“世遺”十週年系列活動(北京站)於11月19日—22日在北京舉辦。

此次系列活動涵蓋優秀粵劇劇目展演、粵劇圖片展覽、粵劇主題研討以及粵劇電影展映等內容。主要由三大內容版塊組成:“2019粵戲越精彩”優秀劇目展演;以“新時代粵劇的遺產保護與現代發展”為論題的藝術研討會;“情牽濠江——紅線女與澳門”走進清華大學圖片展。

《刑場上的婚禮》五度晉京展演

大型現代粵劇《刑場上的婚禮》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週年暨廣州起義80週年而創作,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大師紅線女任藝術指導,廣州紅豆粵劇團創排,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和梅花獎得主崔玉梅領銜主演。

粵劇《刑場上的婚禮》五度赴京展演,觀眾感動落淚

《刑場上的婚禮》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1927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周文雍、陳鐵軍假扮夫妻進行革命活動。廣州起義失敗後被捕,兩人寧死不屈,以刑場為婚姻殿堂獻身革命的歷史故事。

該劇以獨特的視角再現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歷史風雲,著重描寫了周文雍、陳鐵軍的愛情故事,從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的角度,突出藝術性、觀賞性。

歐凱明表示,粵劇版的《刑場上的婚禮》著重寫人寫情,全劇沒有空洞的口號,沒有臉譜化的正反面人物,而是通過濃墨重彩地描寫人的情感世界的變化,折射出該劇人文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亮點。

粵劇《刑場上的婚禮》五度赴京展演,觀眾感動落淚

廣州粵劇院董事長餘勇介紹,該劇歷演不衰,在全國各地演出逾600場,觀演人數達60多萬人次。該劇曾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特別獎”及第十一屆廣東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個獎項,是廣東省唯一一臺被文化部和中宣部選為建黨九十週年獻演的劇目。該劇本次是第五度赴北京展演,此前還曾先後在上海、澳門、杭州、成都、長沙等地巡演。

觀眾為主角革命精神而感動

本次演出,吸引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多所高校近兩千名觀眾到場觀演。其中,不乏眾多廣東籍師生特地前來捧場,感受鄉音鄉情。

粵劇《刑場上的婚禮》五度赴京展演,觀眾感動落淚

首都的觀眾郭先生看完《刑場上的婚禮》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告訴記者,以前已瞭解過周文雍和陳鐵軍的故事,而這次到現場觀看粵劇版《刑場上的婚禮》,自己被他們堅定的革命信仰,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動。

用粵語、用粵劇來演繹這段發生在廣州的革命故事,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當年歷史場景中,更加真實。另一位青年觀眾讚賞道:“《刑場上的婚禮》作為一部紅色主旋律題材作品,融入了現代元素,演繹出豐滿的人物形象,沒有刻板生硬的說教。我和身邊的觀眾都感動得掉了淚。”

來源 | 羊城派

實習生 | 宋玉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