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鄉鎮治 康復回基層,醴陵“醫共體”緩解看病難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8日訊(通訊員 張靜文 李欣鈺 記者 李文峰)“目前,醴陵市4家市級醫院與18家鄉鎮(街道)醫院建立‘緊密型醫共體’,實行業務、人事、財務、績效、考核一體管理,基本形成了小病不出鄉鎮、康復回到基層的就醫格局,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近日,省衛健部門到醴陵市基層醫院調研時,該市介紹的醫改做法受到肯定。

在醴陵市中醫院楓林分院接受治療的一位患者說,過去,他到醴陵市中醫院治療,需自付費用3000元左右。現在楓林鎮衛生院與市中醫院建立“緊密型醫共體”,改製為市中醫院楓林分院。在分院治療不僅能享受市中醫院的醫療服務,還按照基層衛生院標準付費,自付費用不到400元。楓林分院負責人介紹,小病可在分院治療,而對大病患者實行“雙向轉診”,治療在上級醫院,康復回到分院,讓老百姓少花錢、少跑路,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據介紹,醴陵市現有市級醫院6家、鄉鎮醫院與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5家。為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年來,該市按照“公益不變、公產不動、公民不虧”原則,推動市級醫院與鄉鎮(街道)醫院建立“緊密型醫共體”。對“醫共體”,要求做到“四下四上”,即政策要下去、認識要上來,資源要下去、能力要上來,小病要下去、大病要上來,考核要下去、效果要上來。同時,確定“七個一”總任務,即籤一份有實質意義的協議書,每季度至少舉行一次有影響的義診,公示下派一批專家團隊,至少安排一個真正技術下沉的科室,投入一部分必需資金,投放一部分必需設備,實行統一的人財物管理。目前,已有4家市級醫院與18家鄉鎮(街道)醫院建成“緊密型醫共體”。

建設“緊密型醫共體”,改善了基層醫院醫療條件,提高了醫療水平,基本實現“治得好小病、管得住慢病、看得出大病、轉得了急病”的目標。今年1至10月,醴陵市18家進入“醫共體”的鄉鎮(街道)醫院,共接待門(急)診10.6萬多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8萬多人次,接受康復病人1315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1%、22%、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