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凱:“學生習慣比分數重要”

王金凱, 1979年生,郎溪縣濤城鎮中心小學教師。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積極投身農村教育事業,兢兢業業,腳踏實地,任勞任怨。

嚴謹治學 探索實踐

作為一名一線教學的教師,在虛心向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名師學習的同時自己也認真鑽研,探索創新,在實踐中迅速成長起來。

教學中,他堅信“笨鳥先飛”的學習原則。每學期提前預習,利用寒暑假通覽教材,認真學習新課標,對照教學大綱規劃出整學期的教學計劃。新課教學時,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激發學生討論的慾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他大膽嘗試“舉三反一”的教學方法,探究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構建數學模型,從而形成技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即同一類型知識點反覆講解,講授重難點時力求深而透,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習題訓練保證質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

愛心澆灌 茁壯成長

在擔任一線教師及班主任工作的二十二年間,王金凱始終堅持“習慣比分數重要”這一教育理念,教書與育人並舉,先成人再成才。

“愛”是寬泛的、瑣碎的:每天早晨巡視教室,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學生有無身體不適;學生生病時,他帶第一時間他去衛生院看病;學生乘車的錢丟了,他馬上掏錢給學生乘車;外來打工的孩子衣服破舊,他將自己孩子穿過洗乾淨的衣服帶給他;留守兒童學習跟不上進度,他利用午休時間幫他們補課……。

2013年2月,王金凱班裡轉來一名叫小旭(化名)的插班生。上課紀律散漫,課後從不寫作業,與同學極不合群,而且愛與同學打架。他的這種行為引起了王金凱的擔憂,於是他及時地對他進行了家訪。在這次家訪中,瞭解到小旭因父母剛離婚,暫時寄宿在外婆家。在以後的日子裡,王金凱總是刻意的去關照這個孩子,在工作之餘儘量抽出時間給他補習功課,教會他如何合理利用時間。用自己的手機讓他跟父母通過電話交流,找回親情。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李文旭犯錯的次數越來越少,性格變得開朗起來,和同學相處的也越來越融洽。

近年來,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線的王金凱收穫了累累碩果:2011年9月獲郎溪縣“師德標兵”榮譽稱號;2016年9月獲濤城鎮首屆“最美鄉村教師”榮譽稱號;2016及2018年度兩次獲得郎溪縣“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榮譽稱號;2019年5月獲郎溪縣“第六屆骨幹教師”榮譽稱號;2019年9月獲安徽省“全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面對榮譽,王金凱謙虛地表示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將一如既往地堅守本職工作,向更高目標奮進,不忘初心,踐行“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

王金凯:“学生习惯比分数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