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絡被一個綽號“梅姨”的女人刷屏了。
“梅姨”何許人也?
事情還要從14年前的2005年說起。
2005年1月4日,在廣州增城的一間出租屋裡,1歲男童申聰被兩名男子搶走。此後,被搶孩子的父親申軍良踏上了漫漫的尋子路。
2016年3月,此案犯罪嫌疑人周容平、張維平等5人先後落網,而這5人均是貴州綏陽縣人。
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張維平先後拐賣了9名男童,都是通過中間人“梅姨”找到的買家。
但這一系列案件的關鍵中間人“梅姨”,竟然沒有一張照片流出,其身份至今未能查明。
2017年6月,廣州市公安局增城區分局公佈“梅姨”的模擬畫像,向社會徵集線索。
不論“梅姨”是否真實存在,我們都應該提高警惕。
在我們父母的眼裡和心裡被當做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的寶貝,竟然淪為了人販子嘴裡最輕描淡寫的“貨物”。
而拐賣!變成了人販子之間最“正常不過”的交易!
而最終,我們最親愛的寶貝變成了人販子手裡花花綠綠的鈔票!任由揮霍!
你看見的“羊”,其實就是披著羊皮的“狼”。
一個不看到最後絕對不知道結局的防拐賣兒童公益廣告,盤點了人販子誘拐孩子的最新招數。
危險其實就在身邊,它無孔不入!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個朋友了緩解父母帶孩子的辛苦,僱了一名在居委會備案的保姆來幫忙帶自己剛滿一歲的孩子。
朋友夫妻當天出門上班,其父母出門辦事,孩子暫時交給這名保姆看管,出門不到十分鐘,父母突然想起忘記帶了一些東西,轉回頭要回家裡拿東西。
剛到樓道,看見保姆卻拿著行李抱著剛滿一歲的小孫子要走,孩子被保姆捂住小嘴,臉上的淚水清晰可見!父母立即搶過孩子,把保姆送到了派出所!
經調查,這名保姆是一個拐賣孩子的人販子!潛伏在朋友家兩個星期!那天正要稱家人都不在家拐了孩子出逃,就正巧趕上朋友父母折返回家!才沒有釀成悲劇!
其實事情想想都後怕,一個擁有居委會正牌備案的保姆竟然變成了人販子!如果當天父母沒有忘記帶東西回去取,那麼孩子的悲劇就釀成了!一個家庭也就不復存在!
為人父母,大於天的只有孩子。孩子丟了,父母的半條命也就沒了。
而在《失孤》裡,一位同樣孩子被拐賣了的母親,最後卻選擇跳河自殺。
劉濤還為此拍過一個宣傳片,警戒父母們人販子拐賣孩子的手段極其卑劣。
《失孤》海報有一句話可能非常能夠表達所有被拐孩子父母的心情:如果你看到我的孩子,請你告訴我,我有什麼都會給你。
這就是所有父母的心聲,只要孩子能夠回來,願意傾其所有,只要孩子還活著,就會一直找下去。
就像影片中老雷十五年如一日的在路上,沒有盡頭的尋覓。因為對於這類無法從內心深處原諒自己丟失孩子的父母而言,“在路上”是一種救贖。15年了,只有在路上他才覺得自己是個父親。
你永遠不知道,大人不留神的背後,有多少個虎視眈眈的人販子盯著。
還有更常見的是,走在外面總是不難發現,很多帶孩子的家長注意力卻放在手機上,對孩子不管不顧。
我見過小區一位爸爸,在小區一邊帶孩子,一邊玩手機,心不在焉,常常是孩子跑到遠去了都不知道。看得我替他捏把汗,這麼大意,真丟了孩子,到時候哭的地方都沒有。
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玩手機可以,但是隻要帶孩子走出家門,即使是在小區裡,注意力也要放在孩子身上。千萬不要讓自己的疏忽和大意,讓人販子有可乘之機。
看到過人販子被抓後有人問作案手法,人販子的回答是:“哄得聽的就騙,太機靈的就搶,不聽話的就打暈帶走,大人不留神就下手。”
人販子的手段又何止一種!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們提高安全意識當然是必要的,但是選擇一種正確的防範手段才是最重要的!
人販子並不會因為我們提高了安全意識而消失。
預防是避免孩子被拐騙的最重要途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下面這些內容,可以通過兒歌、童操、睡前童話、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
必須教會孩子幾件事
1.記住家庭地址、聯繫電話
一定要讓孩子熟記家庭地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及電話號碼,告訴孩子在迷路或被拐騙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同時模擬特殊情況和孩子一起演練。
2.不和陌生人說話
這是英國最重要的警語之一,要告訴孩子別跟陌生人說話,並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的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不給犯罪分子誘騙機會。
3.歲學會認方位
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要教會他正確認識方向。不妨學會這首歌謠:清晨太陽昇在東,夜裡馬勺北斗星,街道門牌要記清,會認東西南北中。
4.製作護身卡,家中留底,或交幼兒園、小學班主任保管
它也叫兒童身份識別卡,由澳大利亞警方發明,包括孩子的食指指紋,DNA,彩色照片、病案記錄、血型、父母聯繫方式等。此外,稍大一點的孩子,特別是走夜路的女孩還可帶全尖叫警報器或者哨子,遇到壞人時就能呼救,威懾壞人。
5. 走失時站在原地
告訴孩子一旦找不到爸媽,就站在原地不動,但不要坐下蹲著,以免太隱蔽父母找不到。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庇佑下健康成長,所有苦難的家庭最終都能團團圓圓!
讓天下所有父母的不再失孤!
閱讀更多 媽寶寶親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