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詹青雲,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2014年參加第二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奪取冠軍,並獲最佳辯手。

2015年參加《精彩中國說》獲得節目總冠軍。2018年代表哈佛耶魯大學聯隊參加"2018華語辯論世界盃"獲得總冠軍,並且榮獲總決賽"最佳辯手"。

她開始被大家熟知,是在《奇葩說》的舞臺上,伶牙俐齒,說的對手無話可說,邏輯力異常,令人無可辯駁。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然而,詹青雲卻說:我小學時念書成績很不好。這個問題如果採訪我媽,她有特別多的話講。我可能按她的說法就是比較怪,但是我覺得應該就是傻而已。

那麼由笨小孩到哈佛學霸,詹青雲是如何逆襲的呢?通過《人物》對她的採訪,我們看到了學霸的煉成,主要是因為以下3點。

01、 從小熱愛閱讀。

詹青雲說:我在上學之前,四五歲時就可以講《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四大名著裡面的故事。

閱讀的好處有很多,特別是對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然而現在有很多孩子在寫作的時候,都會出現寫不出,沒東西寫,不知道用什麼詞語表達等問題,其實就是因為閱讀少,積累的少。通過閱讀,可以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增強思維,豐富見識,這樣一來就能提高他們的認讀能力和寫作水平。

培根曾說過: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熱愛閱讀,孩子將會受益一生。如何培養孩子熱愛讀書?可以學習著名音樂人高曉松的母親的做法。

高曉松的媽媽張克群是建築學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就是從她這裡來的。

高曉松的媽媽,非常熱愛看書,家裡擺滿了書,連走廊裡都是書,在家裡隨手都可以拿到書。高家的書櫃下面都是卡片櫃,看書得把筆記記在卡片上。

在這種環境薰陶下,高曉松從小就熱愛讀書,高考時,還以超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錄取線60多分考上清華。

02、 通過鼓勵,幫孩子塑造好的自我期待。

詹青雲說:

我媽媽是一個老師,她懂小孩子的心理,一直都是用鼓勵式的教學。她用算命的方法告訴我,我要先倒黴三年,到四年級就會成為全年級最棒的小孩。

我覺得這些鼓勵式教育真是可以自我實現的,我到四年級時,成績就真的變好了。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由此可見,父母的鼓勵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促進性的。那麼父母應該如何鼓勵孩子呢?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裡,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研究。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即表揚,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即鼓勵,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隨後,孩子們參加第二輪拼圖測試。

結果發現,那些在第一輪中被誇獎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分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自以為聰明的孩子,不喜歡面對挑戰。而且在第三輪測試中,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往往會緊張,或者選擇逃避。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鼓勵並不等同於誇張,鼓勵是激發、勉勵孩子重新振作精神;而誇張則是讚美、稱讚孩子的天賦。鼓勵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誇獎是對孩子天賦的表揚。

我們可以學習詹青雲的媽媽,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平時的努力。如果孩子暫時沒有取得好的成績,還可以告訴孩子:只要你堅持努力兩三年,你就可以成為一個非常棒的孩子。

03、 積極的心理暗示。

詹青雲在採訪中還說:在申請哈佛之前,我還在幻想我有一天申到了哈佛,衣錦還鄉,全家都非常高興的那個狀態,後來就真的申請到了。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鼓勵式的教育,詹青雲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吸引力法則》書中就提到:思想具有一種吸引相似能量的能量。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所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給我們吸引來我們想要的。這聽起來有點玄乎,其實就是通過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消除自己的緊張,肯定自己的努力得到相應的回報。

奇葩說詹青雲:笨小孩逆襲考上哈佛,不拼智商,根源在於這3點

比如說,我們很多時候堅持努力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績,這時我們就會感到沮喪,甚至自我懷疑或者選擇放棄。但是有積極的心理暗示的同學,就會堅信,只要自己一直努力,就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好成績,並繼續堅持努力。

又比如說,我們在考試的時候,會很緊張,擔心考試成績很糟糕。而積極的心理暗示,就會告訴自己,考試只是對自己以前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驗。如果自己已經掌握,那根本無需擔心;而沒有掌握的,那麼擔心也沒有用。

吸引力法則,更多的是通過自我心理的暗示作用,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為產生的自然結果。這和所謂的"空想"不是同一個意思。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心態好的學生,學習和考試都不會糟糕。懂得積極的心理暗示,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美好的東西,還可以幫助自己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勇往直前。

更多狀元學習方法、學霸學習故事、考試高分技巧,點擊我的頭像免費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